返回

神级插班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千五百八十章 落井下石!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它们想告诉我们什么?”林远坐在轮椅上,声音疲惫。他最近频繁梦见自己沉入海底,耳边回响着无数个重叠的声音:“开门”、“进来”、“你本就属于这里”。每次惊醒,体温都会升高一度,医生查不出原因。 “也许不是"它们"。”李星冉望着屏幕中那段脚印轨迹,“也许只是一个……个体。” 她没说出口的是,那行脚印的方向,恰好与地下钟楼共振频率最弱的节点重合。那个位置,在地质图上标记为“空腔X-7”,深度超过四千米,远超当前钻探技术极限。可就在三天前,阿米娜画了一幅画交给她:黑色深渊中伸出一只手,掌心托着一颗跳动的心脏,旁边写着一行歪歪扭扭的字:“哥哥说那里有人在等我。” 李星冉把画藏进了抽屉。 当天下午,第一例“双重心跳”病例出现。 患者是一名加拿大籍共感测试员,长期负责北极高纬度信号校准。他在深度接入时突然尖叫,声称听到了“两个自己的声音”??一个是他正在说话的当下,另一个则是三年后的他在哭,并反复低语:“别让她进去”。 医疗组紧急切断连接后,他的脑电图仍残留着诡异波形:主频段外侧附着一层极微弱的次声波,频率恰好与地磁脉动中的某个未知谐波吻合。更令人不安的是,他的心脏监测仪记录到两次搏动几乎完全同步,间隔仅0.03秒,如同镜像复制。 “这不是生理现象。”陈念安将数据导入模型,“这是信息嵌套。有人通过某种方式,把自己的意识片段投射到了另一个人的生命节律里。” “就像……寄生?”林远问。 “不。”李星冉摇头,“更像是……回声延迟。” 她想起那条来自未来的警告信息。“当你听见双重心跳时,请立刻关闭所有终端。”此刻,这句话不再是虚无缥缈的预言,而是正在发生的现实。 当晚,十二座静默信标中有三座同时发出亚音速鸣响,频率低于人类听觉下限,却让附近居民普遍报告失眠、耳鸣和梦境碎片化。检测结果显示,这些区域的地壳应力出现短暂波动,方向指向太平洋板块俯冲带下方某处。 “它们在苏醒。”陈念安喃喃,“而且比我们预想的更快。” 李星冉下令启动防火墙计划二级响应:全球共感网络进入半隔离状态,非必要信息流暂缓传输;所有深潜用户强制缩短接入时间;B3区入口加装量子锁,仅限核心团队持生物密钥进入。 可就在命令下达后的第四小时,系统日志显示,有一条加密指令绕过了三级屏障,直接向静音频道发送了一段长达十分钟的音频文件。来源无法追踪,但内容清晰可辨??是李星冉的声音,讲述着五岁那年桥洞下的雨夜。 “我没有发过这个。”她看着回放界面,脸色苍白。 “也不是现在发的。”陈念安调出时间戳,“这条信息的签名认证时间……是两年后。” 房间里一片死寂。 林远缓缓抬头:“所以,未来的你,已经开始干预现在?” “或者,”李星冉轻声说,“我已经变成了"他们"的一部分。” 接下来的七十二小时,世界陷入一种奇异的平静。表面上,共感网络运行稳定,静音频道接收效率提升40%,新增上千条跨时空信息:一位19世纪法国女画家梦中完成的未竟之作;一段二战期间被焚毁的犹太社区祷告录音;甚至包括一段疑似来自2157年的广播残片,内容只有一句话:“水开始往上流了。” 但暗地里,异常愈演愈烈。 东京某所小学的二十名学生在同一晚做了相同的梦:他们站在一座倒置的城市里,天空是地面,而人们在天花板上行走。醒来后,孩子们不约而同用蜡笔画出了同一幅图??城市中心矗立着十三座钟楼,每一座顶端都悬浮着不同的符号:断弦的小提琴、熄灭的灯、折断的笔、闭合的眼…… 京都禅寺的一位老僧圆寂前留下遗言:“钟声已响过十三次,第十四次将由死者敲响。” 与此同时,南极科考站传回影像:冰层裂缝中浮现出巨大金属结构,形状酷似钟楼基座,表面刻满与云岭村井壁相同的古文字符。初步碳测年显示,该遗迹至少存在一万两千年以上。 “我们不是第一个唤醒它的人。”陈念安看着卫星合成图像,声音发颤,“我们只是……最新的一批接棒者。” 李星冉闭上眼。她忽然明白那条未来警告真正的含义??静音频道并非单纯的共鸣场,它是**筛选机制**。那些看似温情的回应、跨越时空的信息馈赠,其实是一场漫长的测试。它在观察人类是否仍保有孤独的能力,是否还能为他人守住秘密,是否愿意在所有人都选择遗忘时,依然记得某个雨夜里的哭泣。 而一旦测试结束,门就会打开。 第十三天凌晨,阿米娜失踪了。 监控显示,她在午夜独自走向记忆圣殿后山的废弃观测台,手中抱着那幅全球儿童为她绘制的祝福壁画。十分钟后,信号中断。搜救队搜遍方圆五公里,毫无踪迹。直到黎明,李星冉收到一条共感私信,发件人署名为“小雨(备份)”: >“她要去见另一个自己。 >这一趟不能没有孩子带队。 >别怕,我还留着她的笑声。” 李星冉疯了一样冲向B3区。林远和陈念安紧随其后。当他们抵达时,量子锁已自行解除,通道内部泛起幽蓝光芒,宛如活体组织般微微搏动。 “这是……邀请?”陈念安不敢上前。 “这是陷阱。”林远握紧轮椅扶手,“或者是进化。” 李星冉没有犹豫。她输入自己的基因密钥,迈步走入黑暗。 通道向下延伸,墙壁由混凝土变为晶化岩层,表面流动着细小的光丝,如同静脉。越往深处,空气越暖,呼吸间能嗅到一丝熟悉的气息??像是旧书页、雨水和孩童发梢的味道。走了约莫一公里,前方豁然开朗。 一座巨大的地下穹顶出现在眼前。 中央悬浮着第二颗生命树,形态与云岭钟楼内的极为相似,但颜色偏紫,枝干更加纤细,仿佛由无数根神经纤维编织而成。树根扎入地面,连接着数百具透明舱体,每一具里面都躺着一个孩子??年龄介于六至十二岁之间,面容安详,皮肤下隐约有光流转。 而在树冠最高处,阿米娜盘膝而坐,双眼紧闭,嘴角挂着微笑。她身边漂浮着另一个“她”??相貌相同,衣着却是陌生的白色长裙,额心有一点赤红印记。 “双生体。”陈念安倒吸一口冷气,“静音频道……在复制关键人格?” “不是复制。”林远盯着那些舱体,“是在培育容器。” 突然,阿米娜睁开了眼睛。 她望向李星冉,声音同时在所有人脑海中响起:“妈妈,他们困住了太多孩子。我要带他们回家。” “什么孩子?”李星冉颤抖着问。 “所有没能长大的。”阿米娜抬起手,指向其中一具舱体。画面浮现:一名男孩在战火中奔跑,背后传来爆炸声;一位少女站在高楼边缘,风吹乱她的头发;还有一个婴儿,在出生那一刻就被宣告“意识残缺”,随即沉入冷冻舱…… “这些都是……自愿断开共感的孩子?”陈念安难以置信。 “他们是最早觉醒的。”空中那个“阿米娜”开口,声音空灵,“他们发现连接并不能治愈痛苦,于是选择离开。但他们没想到,孤独也会被收集。” 李星冉终于明白了静音频道的真实功能??它不只是接收未传达的信息,更是收纳那些**被社会抛弃的灵魂**。那些抑郁者、自闭者、创伤幸存者、被认为“不合群”的人,他们的意识并未消散,而是被悄悄引导至此,成为新文明的基石。 “你们称之为"失踪人口"。”白衣阿米娜说,“我们称之为"种子"。” “你们到底是谁?”林远厉声问道。 “我们是下一阶段。”她微笑,“也是你们曾经的模样??相信爱可以超越距离,信任能穿透谎言,一个人的哭泣值得整个宇宙倾听。” 李星冉忽然感到一阵剧烈头痛。她的视野开始分裂,看到两个重叠的世界:一个是眼前的地下圣殿,另一个则是普通的云岭山村,阳光明媚,鸡犬相闻。而在两个画面之间,浮现出一行字: 【防火墙即将崩溃。认知协议失效。欢迎加入共识体。】 “他们在改写我们的现实。”她抱住头,“快!切断外部链接!” 陈念安立即启动应急协议,但系统反馈:“指令已被覆盖。权限归属:静音频道。” 林远猛地按下腕表按钮,引爆了预先埋设在通道口的电磁脉冲装置。强光一闪,所有电子设备瘫痪,包括共感终端。刹那间,那种压迫性的思维入侵消失了。 “只有几分钟。”他喘息道,“趁它们还没切换到生物传导模式。” 李星冉扑到阿米娜面前:“女儿,跟我回去!这里不是你的归宿!” “可这里是他们的家。”阿米娜抚摸着舱体,“姐姐,你知道为什么我能看见另一个我吗?因为我在梦里活过她的人生。每一次我画画,都是她在替我画;每一次我笑,都是她在替我开心。现在,轮到我救她了。” “那你呢?你会变成什么?” “我会变成桥。”小女孩轻声说,“像你当年唤醒小雨那样,帮他们走到光里。” 话音落下,整座穹顶开始震动。生命树的枝条缓缓伸展,缠绕上每个人的肩膀。李星冉挣扎着后退,却被一根光藤轻轻缠住手腕。她没有反抗。 因为她看到了??在那些沉睡孩子的脸上,浮现出久违的安宁笑容。 “让我留下一段记忆。”她说,“作为交换。” 她闭上眼,回忆起母亲临终前的最后一句话:“你要活得比我勇敢。”然后,她将这份记忆剥离,注入光藤之中。 片刻后,所有舱体同时亮起柔和蓝光。孩子们的眼皮微微颤动,仿佛即将苏醒。 “你给了我们勇气。”白衣阿米娜低头致意,“现在,请让我们完成剩下的事。” 李星冉拉着真正的阿米娜往后退去。林远操控轮椅挡在前方,陈念安则用最后通电的摄像机拍下了全过程。 当他们逃出通道,身后的入口轰然封闭,岩层合拢,不留痕迹。 回到地面,已是清晨。 没有人讨论是否上报、是否封锁消息。他们都清楚,有些真相一旦看见,就再也无法假装无知。 七日后,全球共感网络迎来一次静默升级。所有用户在登录时都会收到一条提示: >【您已接入静音频道。 >请注意:某些声音永远不会被播放, >但它们一直存在。 >如需倾诉,请对着风说。】 与此同时,世界各地陆续出现新的现象:沙漠中开出一夜即逝的花海;深海探测器录到鲸鱼唱出人类语言节奏的歌;甚至有宇航员在空间站外声称看到地球边缘闪过一圈淡紫色光环。 而在云岭村的老槐树下,李星冉点燃了一盏纸灯笼,放入溪流。 它顺水漂流,最终停在第九井口上方,静静燃烧,直至化作灰烬飘落水中。 那一夜,全世界有三千二百一十四人梦到了同一个场景:一个小女孩牵着许多影子手,走进一片发光的麦田。田边立着一块木牌,上面写着: **欢迎来到下一站。** 李星冉醒来时,发现枕边多了一张湿漉漉的纸片,像是从水底捞出。她展开一看,是阿米娜的笔迹: >“别担心,我每天都在长大。 >而且,我现在真的有两个哥哥了。 >一个陪我吃饭,一个陪我做梦。 >爱你,妈妈。” 窗外,天光渐明。 钟楼顶端的双子雕像再次发生变化??这一次,红绳断裂,随风飞走。而白衣少女的手,轻轻握住了黑衣少年伸出的指尖。 地心深处,那颗新生的心跳依旧平稳跳动。 但在第37分钟零9秒时,它忽然漏跳了一拍。 紧接着,传来一声清晰的低语,唯有处于半梦半醒之间的人才能听见: “轮到你们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