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在古代帮我爹造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00章 逃往盛京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赵益就率领大军打到了石城。 这一路上,乾朝的兵马基本上是闻风而逃,除了临门那一战辛苦一些,其他时候阿庆都觉得不像是在打仗,反而像是行军多一些。 这仗打得比阿庆预期的顺利多了。 算了下还没有攻下的城池,阿庆觉得指不定明年就能跟李少珩成婚。 西北军距离保宁城越来越近,东都百姓的恐慌也越来越大。 韩钰的后宫已经送出一批嫔妃皇子女,有门路的人家也跟着大部队赶往盛京。 石城离东都不足千里,朝廷的许多大臣都急了。 “皇上,西北军的势头太猛,如今已经到了石城,我们是不是该撤了?” 如今的局面,再说这样的话也没人去追究了。 大家都惜命,知道韩钰早有打算迁往盛京,他们提撤离也很正常。 撤离是大势所趋,就算西北军不杀俘虏,可他们这些为朝廷做事,为韩钰卖命的朝廷命官就算留下来,也没有什么好结果。 江南的那些官员大户的下场他们看得很清楚,留有一条小命有什么用,辛苦积累几代的家财被西北军扫荡一空,那比要他们的命都难受。 跟着逃去盛京,多少还能保住一些东西。 韩钰扫了下首的众人一眼,此刻没有人敢接话。 金碧辉煌的大殿中落针可闻。 韩钰说道:“一个月之后迁往盛京。” 众人听了这话,心中虽觉得一个月太久,一个月说不定西北军都攻破东都了,可韩钰已经下了决定,没人敢站出来质疑。 金秋八月,大军攻破保宁城。 此地距离东都还有三百里。 阿庆站在高高的城墙之上,眺望远方。 登高望远,人会不自觉冒出一种说不出的豪迈气势。 她望着辽阔的远方,笑问立在她身边的赵静,“四弟,你说后日史书上是否会留下我的名字?” 这天下注定是她赵家的天下。 她跟着父亲征战十来年,明面上的功勋虽比不上父亲身边的几员大将,可她的贡献也不比旁人少多少。 她以女子之身走到如今,即使家中给了她不小助力,可若没有她自身的自律刻苦,她也无法取得如今的成就。 阿庆不免也犯俗起来,等她爹登上皇位,就是封侯拜相的时刻,爹会给她的爵位吗? 还是就赐个有封地的公主就行了? 阿庆不知道。 赵静说道:“史书上必定有你浓墨重彩的一笔。” 听到赵静的笃定的话语,阿庆嘴角露出笑容。 于丛辉与大头共同带兵攻打鲁地,那边的战事虽有波折,但总体来说也算顺利。 捷报频频传来,赵益这边也即将进入尾声,西北军将士气势大涨,都期盼着能尽快打进东都去。 乾朝的臣子们在西北军占领保宁城之前已经赶往盛京,还剩韩钰和几个心腹大将留在东都迟迟未走。 皇宫里的妃嫔孩子们也走了,本是热闹团圆的中秋夜,此刻皇宫里却安安静静的。 独自一人站立在皇城墙上的韩钰也不免感到一阵凄凉。 心腹太监躬身对他禀道:“皇上,保宁城破了,大臣们都已经离开,皇上当以龙体为重,也该启程了。” 偌大的皇宫,韩钰满打满算,也才住了五年。 如今就要迁都了,他心中空落落的。 他有太多的不甘心,只可惜时也命也,一切冥冥之中已经有了定数。 他的前半生只顾着复仇,以至于夺权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仍然沉浸在仇恨里,行事也略显极端。 等他回过神来,手下得用的人已经不多了。 若是没有赵益,其他小小叛乱根本成不了气候。 可惜了。 见他没有回答,心腹太监想继续劝说,韩钰却开了口。 “寅时就启程吧。” 打不过就跑很正常,他当然不会蠢得留在东都等死。 能多活一日是一日。 韩钰的心情实在太过低落,以至于情绪浮于面上来。 心腹太监安慰道:“皇上,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还会东山再起的。” 韩钰轻笑一声。 “东山再起?不会了。” 只要有赵益在一日,他们便没有东山再起的可能。 除非赵益死了。 败就败了,他不自欺欺人。 韩钰留下心腹大将沈新年镇守皇城。 寅时初,东都西门在上面的示意之下悄悄打开,一队人马悄无声息出了城门。 韩钰的仪驾赶往盛京。 赵益这边是第三天才收到东都送来的密报。 “韩钰逃了。” 韩钰出逃的消息不过一刻钟,便传遍整个西北军营。 连大奎冷声道:“看来他还算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注定要败北。” 东都没了主心骨,这仗就好打了。 金秋后的江南,天气非常爽朗。 花氏正在查看管事送上来的账目,窗外的树上却有几只乌鸦在咕噜咕噜不停的叫唤。 “真晦气!王妃,奴婢这就拿竹竿给它们赶走!” 乌鸦叫,霉运到。 这是苏木从小知道的俗语,说明乌鸦代表厄运。 花氏抬眼望去,却像阳光洒在正飞过枝头的乌鸦翅膀上,它的羽毛发出五彩斑斓的光彩。 没想到一身黑的乌鸦在阳光下竟然是这样的颜色。 花氏一时觉得它的叫声也不是那么难听了。 她止住苏木,“算了,万物有灵,既然它喜欢落在这里,那就随它去吧。” 乌嬷嬷略一思索,开口道:“王妃,古有"乌鸦报喜,始有周兴"的传说,今也有"乌鸦反哺"的寓言,看到乌鸦,未必都代表霉运。” 苏木不认同乌嬷嬷的话,不过花氏都让她别管了,她也不敢再多嘴。 花氏笑道:“嬷嬷说得对,我记得有一本书上还写了,在远古时期乌鸦可是有吉祥和预言作用的神鸟。只是几只鸟儿而已,大家放宽心吧。” 树上的乌鸦还未飞走,兰雅浓的贴身丫鬟坠儿便急匆匆上门有事禀报。 “王妃娘娘,世子妃晕过去了!” 花氏一下站了起来,“怎么回事,叫大夫了吗?” “已经差人去请大夫了,世子妃说有点气闷,便想出去走走,结果还没走到水榭,人便晕了过去。” 花氏匆匆忙忙跟着去了兰雅浓的院子。 苏木气冲冲找了根专门用来打柿子的长竹竿,唰唰两下就把树上的黑乌鸦赶走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