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前一天,程稷南和杨铭也回了程家。
程家祖上就是望族,屹立稷城几百年,族谱都是厚厚的一本,往前数上几代,有入仕的,有经商的,也有从戎的,程稷南的祖父程元初年轻时不顾家里反对,毅然从军,后来程稷南的曾祖父去世,家中弟妹年幼,做为顶梁柱的程元初才回来继承家业。
风雨飘摇的那几十年,程家也是几经沉浮,旁枝四散。如今还留在国内的,只有程元初这一脉。
也是多亏了他精明强悍的手腕,才让程家逆流而上,重回当初的辉煌。
他们到时,比开饭的时间还早半个小时,院子里已经停了好几辆车。
除了前些日子回来过一次的程瑶,程家人今天算是都到齐了。
两个人一前一后进去,见到客厅里坐着的程佳年和陆令薇,程稷南叫了一声:“爸,妈。”
视线又转到对面坐着的程佳华和沈芳。
“二叔,二婶。”
神色始终都是淡淡的。
杨铭也向两个舅舅和舅妈问了声好。
程佳年和程佳华冲他们点了点头,没说什么,继续喝茶说着刚才的话题。
陆令薇瞥了程稷南一眼,只说了句:“爷爷在书房。”便低下头,端起面前的咖啡喝起来。
倒是沈芳,好像比在坐的其他几位都要热情些,笑着招呼俩人:“忙了一天,都累了吧?老爷子可是等半天了,上去坐一会儿就下来,马上开饭了。”
说着便起身往厨房走,看看饭菜准备得如何。
两人上了楼,程稷南的姑姑程佳岁从书房里出来,看到他们,温柔恬淡的脸上便露出了笑意。
杨铭快步上前,给了母亲一个大大的拥抱:“妈,我好想你……”
一米八高的大男人紧紧抱着母亲,像小孩子一样撒娇。
程佳岁笑着推了他一下,嗔道:“少哄我了,昨晚才打过电话,想我不早点回来?要不是明天是中秋节,你没准还要玩到下个月呢。”
“那怎么可能?最迟国庆,我也得回家陪您啊。”
杨铭搂着她不撒手,笑地特别开心。
程稷南站在边上看着,眼底都是羡慕。
程佳岁无奈地拍了拍杨铭,抬眼看向程稷南,脸上依旧是温柔的笑意。
“你姑父在陪你爷爷下棋呢,老爷子念叨你们好几次了,快进去吧。”
程稷南点了下头,杨铭也放开了母亲。
程佳岁看了眼时间又提醒:“你们也别聊太久快用饭了我让丽姐做了最拿手的红焖牛肉还有干烧黄鱼。”
程稷南笑道:“谢谢姑妈。”
从进屋时便绷着的神情终于有了些放松。
杨铭望着她转身下楼不禁嘟囔了句:“我妈她可真偏心永远都只记得你最爱吃什么。”
“那当然她可是我亲姑妈。”
程稷南故意扬了扬嘴角掩去眼底的黯然。
程佳岁是家里出了名的疼晚辈小孩子们往往都只记得她是个特别温柔漂亮的姑姑全然不记得她在外面是个多严厉酷辣的法官。
而这些孩子里除了杨铭和她最亲的就属程稷南了在他缺少母爱的幼年岁月里程佳岁几乎是代替了他母亲陆令薇的存在。
哥俩儿敲开书房的门就看见一头白发精神矍铄的老爷子程元初坐在沙发里程稷南的姑父杨云起坐在对面的矮凳上。
堂弟程稷理站在一边低头看着棋盘听见动静抬头扶了扶下镜架笑着和他们二人打了声招呼。
两人走上前又挨个叫了人。
杨云起转头朝程稷南一招手“过来和你爷爷下一盘。”
说着就要起身把位置让给他。
程元初手一伸又把杨云起又按回到位子上。
“说好了要陪我下到吃饭的现在饭菜还没上桌你就想跑?”
杨云起无奈地笑笑:“爸您赢一局就让您吃一块红烧肉现在您已经赢了五块红烧肉了再赢下去佳岁得跟我急。”
程元初眼睛一瞪:“过节了还不让我多吃几块肉?”
杨铭挨着他坐下“姥爷明天才过节大鱼大肉都等着您呢好东西不能一气儿吃完啊。明天我陪您下让您把一盘红烧肉都赢去!”
“然后接下来一年我在饭桌上都看不到它了你那点小心思跟你妈一个样以为我猜不出来吗?”
程元初接过话几个人都笑了起来。
杨铭就是这家里的开心果那张嘴从小就会哄人。
要说孙子辈里这几个程瑶做为唯一的孙女宠爱是独一份而程稷南做为长孙从生下来就在老爷子身边长大严苛地按照程氏未来接班人一样教养从未有过放松的时候。
程元初对他最器重却也最严厉。
杨铭就不一样了做为外孙不用继承家业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做事。他从小就能说会道会看眼色会哄人虽是外孙却最得老爷子喜爱。
程稷理抿了一口咖啡对杨铭笑道道:“听说你回稷城有几天了怎么不回家看爷爷反倒住到大哥那儿去了?”
程稷南这回接话倒是快抢在了杨铭前面。
“是我找他有点事情谈在我那儿住方便。”
程稷理的笑意更浓:“大哥在溪梦湾的房子我还没机会去过未免有些厚此薄彼了吧?”
见他又冲着程稷南去了杨铭没什么形象地往沙发上一倚二郎腿也翘起来了。
“那是我们俩从小就睡一张床上你当然比不了。”
程稷理放下咖啡杯睇了杨铭一眼:“别现在还睡一张床上就行。”
这话越说就越不像话程元初当即就皱了眉。
“别说他们是表兄弟就是没什么关系睡一块又怎么了?我当年打仗的时候几十个人都趴在一条战壕里一床棉被几个人盖都是同生共死过命的交情”他指了指杨云起“你们姑父的父亲就是扑在我身上替我挡了炮弹牺牲的否则当年死的就是我没了我哪儿来的你们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