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皇兄你就安心的去吧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88章 宗藩条例〔下〕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 "还有呢?! " 约莫半柱香过后,窸窸窣窣的议论声终是缓缓消失不见,一名身穿官袍的官员忍不住出声询问道。 他虽然不似张老头能够近距离观瞧信函上的内容,却也知晓当今天子一向不喜欢繁文缛节。 一眼望去,那信函上的内容至少有数百字,绝不可能仅仅概述了对于 "靖江王 "的处罚。 更何况,天子会有如此决断,本就在众人的预料之中,毕竟大明最为讲究的便是这所谓的 "血脉正统 "及 "更迭有序 ",严禁紊乱宗统。 靖江王朱履祐的所作所为,无论换做哪位天子,都逃脱不了被废为庶人,押送至凤阳高墙之下的命运。 "南阳唐王府.. " 眼见得身前众人的情绪已是有些高涨,沉默不语多时的老张头赶忙点了点头,像是得到了某种鼓励一般,微微颤抖着双手,仔细辨认着信函上的内容。 嗯? 听得此话,混在人群中的几位官员脸色便是微微一变,以至于彼此之间下意识的交换了一个眼神。 相比较身旁这位 "懵懂无知 "的百姓们,他们这些在朝的官员们更清楚诸多隐藏于水面之下的 "潜规则 "。 一般来说,凡是被废为庶人的宗室藩王,通常都是在封地上无恶不作,惹得天怒人怨,以至于当地官员们都是无法忍受,冒着事后被宗室藩王报复的风险,主动向朝廷揭发。 事后经由朝廷调查之后,确认其弹劾的内容无误之后,便会广发天下,将涉事的藩王废为庶人。 通常来说,只要这名被废为庶人的宗室藩王膝下有子嗣,其身上空闲出来的王位便会自动顺延到其子手中,只不过出于安抚百姓们的情绪以及达到震慑的作用,不会允准其子即刻袭爵,而是搁置一段时间。 但也会在圣旨中特意说明一局,诸如 "王府事务照旧 "亦或者指认某一名宗室 "署理 "王府事务。 待到民怨消除之后亦或者碰上皇帝大寿,皇子降生等喜事的时候,才会允准其子承袭王位。 但现在,天子在将靖江王朱履祐废为庶人之后,并没交代其王位的归属,既没有命令由其长子 "梳理 "靖江王府,也没有令 "玉哥 "承袭王位。 天子这是要做什么? 但不待他们多想,老张头有些沙哑的声音便是骤然响起,令他们赶忙暂且将此事揭过,仔细倾听。 "南阳唐王朱硕熿年老昏聩,纵容其幼子朱器塽弑兄杀侄,即刻废为庶人,押送凤阳府。 " "其子朱器塽赐死。 " "朱硕熿余下诸子因无法和睦兄弟,团结弟兄,不准袭爵! " 哗! 此话一出,人群中便是一阵哗然,不少人的脸上都是涌现了一抹错愕之色,尤其是几位通晓朝廷 "潜规则 "的官员更是满脸的不可思议。 如若说刚刚天子对于 "靖江王 "的惩处还给众人留有一丝悬念的话,那么对于唐王府的处罚便是 "简单明了 "。 年老昏聩的老唐王直接被废为庶人,为非作歹的福山王朱器塽被赐死,这些都在情理之中,没有什么意外的。 但不准朱硕熿的其余子嗣袭爵便有些 "杀人诛心 "了,这岂不是意味着传承了两百余年的唐王府,即将成为过去,消失于历史的长河之中? 既大同代王,成都蜀王被降为郡王之后,终是要有 "亲王 "被一削到底,身死国除了吗? "嘿,张老头,还有呢?! " "这可不是咱们想听的。 " 短暂的议论过后,众人便对 "唐王府 "的失去了兴趣,毕竟虎毒还不食子呢,当今天子又是 "兄友弟恭 "的承袭了皇位,岂会对如此骇人听闻的事情草草揭过。 如今落到这份下场,也是那老唐王咎由自取,不值得旁人同情。 更何况与 "手足相残 "的戏码相比,毫无疑问还是 "谋反 "二字更有吸引力,而且还涉及到了一位宗室郡王。 而且这郡王还不比旁人,如若不出意外,既有可能便是下一任 "鲁王 "的人选,身份贵不可言呐。 "山东兖州泰兴王朱寿镛深受皇恩,却是不思进取,暗地里与白莲叛贼多有来望,图谋不轨。 " "赐自尽,其子不准袭爵。 " "鲁王作为鲁藩之主,负有失察之罪,即日起降为郡王,以儆效尤! " 轰! 相比较半柱香之前,这一次人群中爆发的惊呼声更加尖锐,在场百姓无不露出惊容。 近些时日广为流传的 "传闻 "竟然是真的?贵为皇亲国戚的泰兴王朱寿镛居然真的私下里与白莲反贼有所来望,暗中行不轨之事? 一时间,本就词穷的百姓心中只剩下了 "荒诞 "二字,他们已是不知道该如何形容当下的心情。 "宗室条例! " 像是没有听到耳畔旁响起的惊呼声一般,围墙下的老张头自顾自的朗读着信函上的内容,但其脱口而出的四个大字,却是令得喧嚣的人群顿时安静了下来,就连几位官员也是下意识的闭上了嘴巴,猛然瞪大双眼。 这宗室条例可是在嘉靖年间出台的一项专门用以遏制宗室的 "律法 ",尽管其象征意义大过于实际意义,但终究 "聊胜于无 "。 看样子,天子这是不满宗室为非作歹,想要进一步修改这宗室条例了? 一念至此,不少曾经遭受宗室欺压的百姓便是下意识的握紧了拳头,只觉喉咙深处有些沙哑。 难道说,这些为非作歹的宗室们终于要受到惩处了吗? "从即日起,大明刑罚统一,凡有宗室不法,当地官府可自行审理,事后报予宗人府知晓即可。 " "各地宗室均可自由经商,务农,科举,做工,出城,再没有半点限制。 " "宗室名下之土地,产业一并纳税。 " "宗室更迭,照仿前汉,行推恩之策!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