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滚出家后:初中学历的她,发财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4章 赚钱与库存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蔡田亲自拿着一个包袱送妻子到了李家门口。 探头对车上的人说了两句,李响推车门下车。 两人闲聊,没料到竟然聊出来了点别的。 蔡田毕业的学校前身就是李响所就读的中央美术学院。 蔡田也是完全没有料到。 “没想到我们竟然还有这样的缘分……”蔡田一脸感慨。 在这个大院里,他和谁都不亲! 过去一些事情的遭遇让他整个人,心有点冷。其次就是……蔡田其实瞧不上那些莽夫。 说白了,这些人就是机会赶得好。 他是知识分子家庭出身,本质上交朋友也得看对方的层次。 外面聊得火热,屋子里隋竟波撩开窗帘偷看了一眼,这李响什么时候又打上了蔡田? 据说蔡田可是要高升了,前些年因为特殊原因被耽误了,现在正是用人的时候,听老李说资历方面很是过硬。 片刻过后,李响开着车送了周晓光回郊区。 李妍家。 李妍将自己的被子替李娟铺好。 “我叫李妍。”她做了自我介绍。 李娟有些腼腆,说话的时候不敢去看人的眼睛,声音也小,说:“我叫李娟。” “我俩都姓李,我听周阿姨说过你的年纪,我比你大一岁你叫我姐吧。” 李娟狠狠点头。 李妍又说:“在这家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你别拘束。当然了我得把话说明白,等我手里这批货买完咱们就得去广州进货,广州听着响亮,可我们没钱就得吃苦,买不到座票就得一路站着过去,要站几天几宿。” 这点,她并不打算隐瞒李娟。 如果李娟是个能吃苦的人,那就是她李妍的好帮手。 如果不能,那她虽然现在答应了周晓光阿姨照顾李娟,以后也有可能会反悔。 李娟猛地抬头:“姐,我什么苦都能吃。” 她妈说她生下来就是为了吃苦,和人蔡馨的命不同,人家蔡馨生下来是为了享福。 小姐俩说着话,那头周晓光送了衣服以及钱过来。 这钱吧……她是嘴上答应了蔡田就给一百,最后还是给了1600. 穷家富路,多给些钱孩子总能好过一些。 “你想吃什么穿什么就和你李妍姐说。”周晓光又看李妍:“以后我每个月都来给你送回钱,你有什么事情解决不了也可以来单位找我。” 既然把孩子托付给李妍,她就得拿李妍当个亲戚一样的走动。 “阿姨,你放心吧。” 李娟送周晓光出门,最后眼泪八叉回了屋里。 初到一个陌生的空间,这让她有些不太习惯,晚上李娟竟然失眠了。 翻来翻去,就是睡不着。 黑暗中李妍的声音突然响了起来:“睡不着?” 李娟有些不好意思,道:“姐,我吵醒你了吧?我现在马上就睡。” 李妍的手从被子里抽了出来,她看着房顶淡淡说道:“想说说自己的事儿吗?” 李妍听过李娟的故事,她觉得好像哪里有些怪。 但也只能安慰对方一句,快睡吧。 第二天晚上,两人骑着车直奔文化宫夜市。 李娟她不会招呼客人,见到客人问价只会腼腆一笑,但她还是有些作用,她能看货! 李妍之前想了很久,怎么样才能把这凉鞋全方位展示在购物者的面前,还真被她想到了,搞了个架子然后用床单作为底色,凉鞋就悬挂在床单上。 一晚上热闹非凡的文化宫夜市,人就像蚂蚁一样的涌了进来。 左侧摆摊的小老板,看了看李妍那高高悬挂的架子,夸赞道:“还是你聪明,能想出来这样的好办法。” 他们卖鞋就想着放在盒子上。 右侧的大姐笑呵呵打探:“我看你这一晚上就没停气的卖,卖了几十双有吧?” 谁家摆摊也没见这家卖得这样好的! 还有,那凉鞋属于钢城大大小小的商场,都没有! 独一份。 李妍笑眯眯回道:“哪有,都是小本买卖,一双鞋我都赚不到一毛钱。” 李妍晓得财不外露的道理。 和东北人的那种豪爽没心眼比起来,李妍的性格更有点偏向南方人,就是骨子里带着一点点的贼。 这个贼不是说不好,就是有防备之心。 大姐打趣问:“这凉鞋都在哪里上的货啊?我看着可比我这些货好多了,等我也上点跟着你赚点。” 李妍笑:“就批发市场呗。” 大姐细问:“哪个批发市场啊?” 李妍随口道:“哪个批发市场都有。” 上货地点这不能说! 每家都有每家的进货渠道,进的货好进的货与众不同就很容易吃开市场,她去广州进货也是吃了很多辛苦,怎么可能别人随随便便给个笑脸,她就将实话全部说出来? 那不能够。 大姐笑:“这孩子对我有防备啊。” 李妍右侧的大哥说:“人家赚的都是辛苦钱,你打听一句就得告诉你?你得多大的脸!” 李娟手上一顿,她听到这话只觉得不好,害怕这两人打起来,好在没有。 “娟儿,给我找个码……”李妍前头卖着鞋,时不时回头喊李娟干活。 又是十点半,小姐俩驮着半袋子的货往回赶。 遇上那种上坡路,李娟就跳下车帮忙推车,等要下了坡她再上去,如此反复。 回到家,李妍累得手指都不愿意动。 李娟忙进忙出,把柴火塞进灶坑里,点上火。 农村大炕就是这样,哪怕外头气温已经暖起来,可屋子里温度还是偏低。 这炕又阴又潮,睡前不拿着火熏一下,长时间睡下来估计腰板早晚会出问题。 “姐,下回我们也进鞋子吗?我看鞋子特别好卖。”李娟一脸好奇问。 李妍苦笑,拿着货底子给李娟看。 “外人看到的都是好卖,你瞧瞧我们剩下的这些号码。” 进货都是一套号,从小码到大码都得带着。 搞批发的人也不是做慈善的,不是一套号又是另外的价格,一套号肯定是最优惠的批发价。 那不可能每个鞋码都特别好卖,一个鞋码没人买就连着永远没人问,没人问没人买这个鞋码就剩下来了,剩下来卖不出去这就成了库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