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回档1986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173翠屏村卖猪了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丘陵地带,本来地气就热,薄薄的土层和草皮挡不住地下岩层反射的热量,每年翠屏乡这几个地方收麦子都比其他地方要早上几天。 七月流火,说的是天气转凉,可对于翠屏村村民来说,阳历七月老天倒是真的像是每天都往下流火。 今天的翠屏村更热,不仅天气热,老百姓的心里更热,因为第一批生猪要出栏了。 一大早,颜霞家就和其他人家一样忙起来了。 小孩子拿着扫帚到处打扫,坑坑角角都不放过,像是过年过节一样。 大人忙着给猪圈内冲水冲凉,然后调配饲料,让肥猪们走之前饱饱地吃上一顿。 等到收猪的公家人来了之后,可就不能喂了,饲料可没有猪肉值钱,现在往猪肚子里喂的东西卖的可都是猪肉的价钱。 老百姓谁都会算这个账,颜霞家二十头猪喂了几十斤猪食,最起码也能多赚个几十块钱,这个钱不赚白不赚。 只是这个事大家都清楚,所以天将近午,食品站收猪的车队才姗姗来迟。 颜霞家的大槐树下聚拢了翠屏村的大部分村民,无论家里有没有猪卖,都兴奋地围在一起讨论着。 颜爸嘟哝着食品站收猪人的不讲信誉,说好了一早就能到的,结果快中午了才来,早知道早上就晚点喂猪了。 经过一上午的消耗,现在猪肚子里的猪食差不多都变成屎和尿了,这些东西撒出来可不值钱。 众人齐声附和着,然后说起有钱之后的打算。 卖了这批猪之后,翠屏村大部分人家里算是有钱了。 有钱人就得有有钱人的样子,所以几百块钱的电视机就成了有钱之后的首选。 因为想看电视,连颜家小孩子出来都有人巴结着。 颜艳家现在可是村里晚上最热闹的地方,不就是因为有台电视机吗? 郝刚说过一头猪差不多利润有一百元,颜霞家养了二十头,一下子卖完这进账可就是有二千元,翠屏村谁拿过二千元的钞票在手中过。 颜霞也在忙乎,头一个过磅的就是颜霞家的猪,她家最方便。 颜霞倒还是没什么,本来兴高采烈等着卖猪的弟弟妹妹看到自家的猪被赶上了拉猪的车,摸着猪圈墙都哭了。 尽管小孩子都知道养猪是为了换钱的,可平时放学后也是一把草一把草地精心喂养的,现在长大了,来人把猪拉走了,心里不由自主地就难受了。 多高兴的日子,小孩子哭什么哭,颜爸很是不满。在大人们的眼里,再好看的肥猪都不如满把的钞票好看。 颜爸瞪着眼睛,“把你弟弟妹妹都带到屋里去!” 很显然,这话是对颜霞说的。 颜霞其实也红着眼睛,但很听话地一手一个领着小孩子们进到屋里。 其他家其实也差不多。 没拉猪之前兴高采烈的,猪被拉上车后,小孩子都哭哭啼啼的,甚至有几个妇女也不比小孩子强多少。 男人们讥笑着:“哭!就知道哭,一会数钱时不要笑啊。” 过完磅后,就是付钱的时候了,大槐树下更热闹了。 楚孝义也挤在大槐树下,边上有人在大声呵斥:“颜艳家的,你家又不卖猪,你挤个啥?” 颜艳家主要是喂鸡,在楚孝义的侍弄下,颜艳家早就卖了好几茬肉鸡了,钱是早到了腰包里。 楚孝义把眼一翻:“以后我们家卖鸡时你不要过来看。” 这都几个月了,楚孝义早习惯了翠屏村人在身份上的打压,外乡的女婿在老丈人家呆着不走的很少见,翠屏村民难得有这样的玩具来戏耍。 还是用颜霞家的小方桌,老徐不知道从哪儿冒了出来,带着财务趾高气扬地坐在主位上。 老徐一边接着村民们奉上的香烟,一边大声嚷嚷:“今天翠屏村都有钱了,不要有钱了就忘本了,不许赌博、不许嫖娼。” 村民“嘎嘎”地大笑起来,老徐你老不正经,这些话能当众说出来吗,这儿还站着一大群老娘们、小媳妇呢。 果然,几个小媳妇红着脸,但几个年龄大点的妇女冲着老徐高喊:“徐书记,咱翠屏村没那样的人,你还是担心你们广塘人的大腿根吧。” 在农村,上点年纪的妇女那是荤腥不忌的,这种话题,老少咸宜。 老徐根本不接妇女的茬,接下去你就等着离题万里吧,论辩论这种话题,老徐还真不是对手。 “不过大家要记着士林饲料的好,知道这钱是谁帮咱们赚的。该借的借,该还的还。” 下边一迭声的应和声:“那是,那是。” “好,下面我们算账啊。颜老二家。”老徐大声叫着户名。 “在在在。”颜爸忙不迭地答应。 财务看着账本:“颜老二家,总收入6213元,生猪总重和等次你们等会去食品站那边核对,我这里不细算啊。赊欠饲料和前期建猪圈欠款六千元,这次还完还是留一点?” 颜爸嘴巴哆嗦着,看了看颜妈,然后回头坚定地说:“还完。” 这次还完了,下次再挣到手的可都是自己家的了。 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在老百姓眼里根本不是一回事,能不欠账的坚决不欠账,这是老百姓流传几千年的传统观念。 还完了账家里还能剩下二百元,暂时够用了。 至于电视机,先到大哥家去混几天,反正坚持到年底就有钱了。 老徐对颜爸的决断很满意,资本家也不想一直把钱赊欠在外面,士林饲料急着上新的生产线,用钱的地方多着呢。 再说了,好借好还,再借不难,老徐心里已经把颜家列入优质用户行列了,下次有什么好处肯定要优先考虑的。 “龚老三家。” “到。”一个稍显苍老的汉子站了出来。 “龚老三家总收入3200元,你们家是还完还是留点?” 财务仍然保持一贯的问话流程,前面有颜老二家做样子,后面的村民都是有样学样地选择还完。 虽然有人还在想着电视机的事,但为了不被别人看不起,还是咬着牙选择了一次性还完。 “我能不能不还?”龚老三有点怯怯地问。 “刷”地一下,一圈人的目光都钉在了龚老三的身上。 羊群里跑出个狼来,这是想坏了翠屏村的名声啊,龚老三想干什么? 名声是大家好不容易才挣来的,翠屏村可是夸下过海口,谁要是不守规矩,不用老徐出面,翠屏村自己都能把他生吞活剥了。 感受到周围不善的目光,龚老三有点慌了,在农村最怕的就是被孤立,孤立后连亲兄弟都不会招呼你。 果然最先开口的是人群中的龚老大:“老三,你想干什么?” 龚老大说话明显很不满意,带着质询和怒气。 “大哥,我原来胆子小,人家都是按照二十头规模造的猪圈,我才够养十头的,我想这次不还,把钱留下来把猪圈扩大一点。” 龚老三有点害怕,自家老大都不满意自己,更别提别人了。 “你先还了再说!至于扩大猪圈的事,一码归一码,不要坏了咱们翠屏山的名声。”龚老大直接下了命令。 在个人和集体之间,大部分人是分得清的,人人都有私心,但私心不能损坏了别人的利益。 翠屏村民谁不知道钱是好东西,可大家都选择了把钱还清,为什么?还不是因为士林饲料的态度决定了翠屏村人的利益吗? 凭什么海川那么多的人,士林饲料选择了首先扶持翠屏村,那是情分。 这份情分要是没了,吃亏的可就是所有人了。 龚老三算是触了翠屏村其他人的逆鳞,龚老大连翠屏山的规矩都搬了出来。 龚老三有点舍不得,三千块啊,一辈子也没见过这么多的钱,一转手这就要没了。 哭丧着脸,龚老三无奈地说:“我还完。” 村民们恢复了笑脸,大家都一样多好,我还完了你也必须还完,别想搞特殊,在翠屏村,规矩就是这么简单。 老徐站了出来,吸了一口烟,打打嗓子:“咳咳,我说两句啊。” 大家静了下来,领导要讲话,必须要认真地听,老徐嘴里说的东西可是有用的很。 “翠屏村是我们士林饲料最先扶助的村,也是关系最近的村。” 村民们交头接耳起来,别指望村民有多耐心,听到关系到自己的话,一定要先交流讨论的。 “那是,咱们翠屏村和士林饲料是什么关系,咱们村有贵人。” “就是,颜霞和郝刚关系好着呢。” 众人七嘴八舌,纷纷演绎颜霞和郝刚的关系,倒是把颜霞闹了个大红脸。 我和郝刚真的没什么啊,不对,是郝刚和我真的没什么啊! 颜爸脸上笑开了花,夸奖颜霞那就是夸奖他,在村里身份和地位自然就提高了,以后说话咱也有话语权了。 老徐挥挥手,制止了村民们已经开始离题万里的议论。 “下一步士林饲料要扩大生产,李厂长说了要上百万吨级的生产线,所以以后咱们不会担心饲料供应不上了。” “这养猪的利润大家也看到了,扩大养殖规模是下一步肯定要进行的事,李厂长说了,准备最迟明年在翠屏村支持出几个万元户出来。” 村民们又乱了,“万元户”是什么概念?在早几年“万元户”是要上报纸的。 翠屏村要出“万元户”,听口气还不是一个,由不得村民们焦躁万分。 有人大声喊着:“怎么支持?支持谁?徐书记你可不能偏心啊。” 颜爸心里一片火热。 “万元户”啊,凭自己闺女和郝刚的关系,怎么也得占一个扶助的名额吧! 翠屏村很少见的全村都飘起了肉香,这是过去只有逢年过节才能遇到的景象。 老徐没有跟着财务回去海川,那边有李青安排好人接洽下面的工作。 用老徐的话说,看着那么多的钱不是自己的,心里难受,还不如在翠屏村窝着。 吃着颜艳和颜霞尽心尽力做的小菜,喝着楚孝义恭恭敬敬满的小酒,不香吗? 这股卖猪的狂风前后刮了差不多大半个月,几万头生猪一起出栏可是不小的工程,海川食品公司经受了不小的考验。 平均每天几千头牲口,这个可不能留在食品站。 好在提前做好了准备,除了海川本地的屠宰场和冷库留下充足的库存外,其余的都迅速转移到了外地。 物价虽然没有完全放开,但市场物资流通已经初现峥嵘,尤其是城里的老百姓是捧着钱找东西,海川这点生猪根本不够周边几个城市消耗的。 郝刚对市场的判断是精准的,生猪市场的坚挺让海川的养殖户脸上充满了笑容,过去有几家手里能存款啊,现在随便拉出一家来都能捧出几百块。 “下半年的生猪市场还要火爆,你说的靠养猪养出一堆万元户的说法还真的可能出现,士林饲料下半年的生产你可得盯紧了,这已经不是士林集团私事了,这是在办公会上通过的关系到海川发展的公事。” 张恩树坐在小马扎上,打量着手中的小螃蟹,一边琢磨从哪儿下嘴,一边教育郝刚。 “我只管挣钱,海川的公事和我有什么关系,你是领导我又不是领导。” 好好欣赏风景,品尝小螃蟹不好吗?郝刚心里腹诽张恩树强加在自己头上的责任,想转移话题。 瞧瞧旁边正忙乎着的叶金,郝刚拿过一个螃蟹攥在手里:“干爸,帮我也烤烤。” 叶金正在向李光华献殷勤,没好气地对郝刚说:“这么大人了,没学会什么叫尊老爱幼吗?你不给我服务也就罢了,怎么还要我给你烤螃蟹。” 郝刚根本不搭理叶金的说教,接过李光华递过来的螃蟹,甜甜地叫了声:“还是干妈好!” 弄得李光华扭曲着个大红脸,答应不好,不答应也不好。 叶金叹口气,把烤好的螃蟹又给李光华递过去。 老树逢春,新叶更盛,叶金遇到李光华,把前面几十年积攒的雄性激素都释放了出来,这不多久的功夫就把李光华提升到准夫人的火候了,离正式结婚估计也要不了多久。 本来叶金是听郝刚说翠屏山野炊风味一绝,于是带着李光华忙里偷闲来翠屏山过二人世界的,结果在翠屏村遇到了被张恩树强拉来视察的郝刚,四人就结伴来到了翠屏山顶上。 张恩树看到郝刚和叶金打情骂俏,不准备接话,当然饶不了他,继续说下去:“春蕾这孩子走了多久了,是不是该回家了。” 黄春蕾去美丽贱两三个月了,几个月时间显然不算什么,但张恩树现在提起明显带着威胁的意味。 郝刚立刻转脸把螃蟹塞到张恩树手里:“张叔,春蕾姐过得正舒服呢,好容易出去一趟,怎么也得到年底再回来。” 张恩树早熟悉了郝刚这狗腿的个性,慢条斯理地说:“我想春蕾回来帮我处理一下这生猪养殖的事,还是自家闺女用起来省心啊,最起码不会不听话。” 郝刚知道张恩树是有意见了,忙说:“春蕾姐一个大姑娘,你让她整天和猪打交道哪行啊,这不是有我吗,有事您说话。” 黄春蕾金融专业的高材生,懂什么养猪,难道这几万头猪算个账还要金融专业的本科生才能算的清,借口找的也太烂了。 “(我是新手,不知道怎么看投票人的名字,刚才看到有月票和捧场了,感谢支持!感谢鼓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