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宦海官途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759章 分化敌人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秦峰第二天依旧是繁忙的一天,不过却也乘坐着当天最晚的一班回沙洲的航班回了沙洲。 秦峰知道现在的沙洲就是暴风雨之前的宁静,随时都有可能爆发一场恶战,所以他不敢离开沙洲太久。 秦峰回到沙洲的第三天,在市政府里召开了一个沙洲市重大项目恳谈会,由市政府牵头,召集沙洲市所有重大项目相关负责人一起开会,这个会议由副市长孙元伟主持,属于闭门会议,不对外公开。 这个会是在秦峰出发去西都之前与孙元伟在办公室研究对策时决定的,让孙元伟主持召开这个会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让孙元伟在会上对这些沙洲重大项目建设的负责人传达市政府的态度。 沙洲市的建设系统在丁文博和邵宏利的操控之下,已经完全畸形,腐败问题非常的严重,同时也被筑起了高墙大院,不走丁文博和邵宏利的路子,根本就没办法进入沙洲市的建设系统,也就更不可能从沙洲市的基建领域找饭吃。 所以整个沙洲市建设系统都被丁文博和邵宏利把持,而能够进入沙洲市建设系统的多多少少都与丁文博和邵宏利有各种各样的利益关系,当然,背后也都有立新集团的影子。 而这些重大项目就更是不可能脱离丁文博和邵宏利的掌控,也就是说,沙洲市所有的重大项目都与丁文博和邵宏利有直接关系,基本上都属于蛇鼠一窝,这也就是秦峰一定要把刀砍向沙洲市重大项目的原因。 因为已经烂透了,秦峰准备一刀全部切了,一了百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但是自从得知了邵宏利和杨志杰在背后布置的针对他的阴谋之后,秦峰决定换个打法,不搞一刀切,而去搞内部分化。 秦峰从孙元伟那详细了解了一下沙洲市目前这九个重大项目承建方的情况,如秦峰猜测的那样,这九个重大项目每个都与丁文博和邵宏利有着紧密的联系,因为不经过丁文博和邵宏利的同意,根本就不可能接下这个项目。 虽然都与丁文博和邵宏利有直接或者是间接的利益关系,但是这里面却又分为两种。 第一种就是与丁文博和邵宏利有直接利益关系的,说的更明确点就是丁文博和邵宏利自己的人承接的项目。 第二种则是与丁文博和邵宏利有间接利益关系的,这种要么是给丁文博和邵宏利送了大钱才拿到的项目,要么就是沙洲市其他领导或者是省里某些领导打过招呼,丁文博和邵宏利必须得给个面子,才给的项目。 第一种情况没什么好说的,那是秦峰必须坚决彻底打掉的,但是第二种情况,秦峰现在决定视情况严重与否放一马。 如果真的搞一刀切,就等于是上了邵宏利和杨志杰的当,到时候整个沙洲市建设系统都会把秦峰当成敌人,从而坚决抵抗秦峰的政策,这会给秦峰带来太大的压力。 但是如果给第二种情况一个机会,放一马,把矛头只对准第一种情况,那第二种的还会跟秦峰拼命吗?甚至于秦峰再拉拢他们一下,他们为了保住项目保住利益会不会站到秦峰这边来? 就算拉不过来,只要对方不跟着邵宏利和杨志杰在这个节骨眼上跟秦峰为敌,这对秦峰来说就是大好事。 从敌人内部瓦解敌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对象,秦峰的建议得到了孙元伟的支持。 所以孙元伟今天召开了这个会,在这个会上孙元伟会把市政府的态度逐一表明,要求各个项目配合检查,有问题的自己主动交代问题,但凡主动交代问题的都会选择从轻处罚,自己主动整改,通过验收的继续施工,不受任何影响。 这些自然都只是表面上的政策,实际上是什么意思,这些人心里都清楚。 因为只要市政府有赦免的机会,那就说明事情会有的谈,既然有的谈,那这些人肯定会想尽千方百计去主动找孙元伟以及相关人员寻求从轻发落的机会吗,到时候孙元伟就会秦峰的意思跟他们说,怎么选择怎么做就是这些人自己的事了。 不过秦峰想,只要这些人不是大傻子,就不可能去死心塌地跟着邵宏利和杨志杰来对抗政府。 当然,这种情况只是针对第二种情况,第一种绝不可能来找孙元伟,即使找了,孙元伟也不可能赦免他们。 这摊子事秦峰全部都交给孙元伟负责,秦峰只看最后的结果。 而另外一边考核的事陈国华这几天一直在处理,秦峰回来的第二天,陈国华就把他针对对方阴谋而制定了一整套的应对措施向秦峰进行了汇报。 秦峰认真地听取了陈国华的汇报,最后不得不佩服,他选的这个秘书长能力是真的不错。 在大方向大策略上,秦峰自然比陈国华要高出几个段位,但是在处理具体问题上,陈国华能力要在他之上。 而就在秦峰从中江回来的这几天时间里,沙洲市公安局组织了百日严打具体行动,由市公安局局长姜云鹏亲自组织,各县各区相互交叉开展行动,由市局统一指挥,行动之前任何人不知道具体内容。 随后每天晚上突击对沙洲市指定的娱乐场所进行检查,而被检查的娱乐场所无一例外,全都是杨志豪手底下的娱乐场所。 杨志豪手底下的娱乐场所这么多年从来就没被警察检查过,也从来没有警察敢进去检查。 就因为知道没有警察敢去检查,有恃无恐,所以这些场所里什么违法活动都有,而且明目张胆。 活动进行了三个晚上,三个晚上查封了十二家大型娱乐场所,抓获违法犯罪分子一百三十七人,收缴违法所得资金三千多万元。 这次的严打行动,新闻媒体跟踪拍摄报道,广泛宣传,赢得了沙洲老百姓一致好评,因为沙洲市已经十几年没有出现过警察抓坏人的新闻了,更没听说过有人敢封杨家的场子抓杨家的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