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惊鸿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2章 甘愿受罚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崔祯莫名松了一口气,他避重就轻的开口:“母亲是寄了封家书给我,也没说什么,只道幼弟出生,要我取字的事。” 李惊鸿是看过杜兰泽那封信件的,于是颔了颔首,“那就没提到我?” 她停住脚步,待崔祯上前之后和他一道并排走。 青年闻言缄默片刻,半晌才道:“也问候了你最近好不好。” 其余的,他便难以启齿了,他也曾给母亲表达过他入赘李家只是一时的缓兵之计,谁料母亲却揣着明白装糊涂,似是认定了这门亲事一般。 “婆母如此关心咱们,我想着不如找个时机去探望探望她,正巧你幼弟出生,怎么也该去见一面不是?”李惊鸿笑逐颜开,忙提议道。 崔祯一愣,“小姐忘了,我流放庆元县无法去别处。” “嗐,这算什么大事啊,给你随便拿一个身份文牒不就混过去了,再说了,不是还有我吗。” 她还能不知道这些城门守卫? 每日在城门口混天熬日子,哪有闲心一一查看。 崔祯微微蹙眉,似是觉得她话中不妥遂提醒道:“你这话别在外面乱说。” 李惊鸿连连点头,又忙问道:“所以,咱们何时去探望他们啊?” 崔祯心中想到了什么,淡淡开口:“再说吧,只怕他们也不愿被外人打扰...” 李惊鸿闻言蓦地想起上次他们在庄子外送杜兰泽离开时忽有衙门的人过来给自己传信,杜兰泽那位现任丈夫却要随时准备拔刀的警惕心。 他们在防备官府的人。 县城的天德书院里人头攒动,一群身着天蓝色书院院服的少年们围在甲字班课室的门口,相互挤着不知在看什么稀奇的东西。 “听说了吗,甲字班来了一个秀才呢!”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对身旁众人窃窃私语道。 天德书院在县城里算是蒙学,最小的学生五、六岁,最大的也只到十七八的年纪。 也只专注于辅导学生考取秀才、举人这些功名,再往上...这书院里的先生也教不了了,有些先生都还只是个秀才呢。 “这么厉害?从前怎么听说过,是哪家的小孩啊?” “他是李家二房今年刚刚过继来的公子,还是从京城来的呢...” 外面的小孩子叽叽喳喳,坐在窗户边的李浮舟烦躁的揉了揉脑袋。 “李浮舟。” 陈夫子苍老而严肃的声音忽然在上方响起,李浮舟这才回过神来,发现不知何时夫子已经来到他近前,全课室的学生都在看着他。 他忽然想起些什么,忙去遮盖案上的书,却被陈夫子苍老的手先一步夺了过来。 一本《齐民要术》大剌剌的出现在众人眼前。 “老夫在讲《孟子》,你竟在看这些杂七杂八的无用之物...” 陈夫子冷哼一声,“哼,有些人就仗着自己那点天资便开始在学业上散漫懒怠,殊不知总有江郎才尽泯然众人之时。” 说着又看向众学子中唯独低头看书的李哲彦,“倒不如学学你的堂兄,已经取得了秀才功名依然不骄不躁,脚踏实地。” 陈夫子的声音浑厚,一下子便传到了课室外面,在外面围着的孩子们闻言面面相觑。 李家大公子李浮舟虽是甲字班课业第一名,但其实在念书上并不如其他学生那般努力,每到休沐他总是第一个出书院大门,他在课上看得那些奇奇怪怪的书都被夫子没收了一箩筐。 依照夫子所言,就是天赋使然。 “学生上课看别的书固然不对,这个学生甘愿受罚,但有一点先生说得欠妥,” 李浮舟略带少年嘶哑的嗓音从室内传来:“科考写策论要纵观大局,只四书五经未免过于片面,况且《齐民要术》也并非什么杂七杂八的书,而是讲述农耕与生产的,所谓‘食为政首",谁说它对科考便毫无用处?” 这是姐夫和他讲的,此前姐夫在他的包袱中发现了这本书,当时他也像此时这般慌忙遮掩,可姐夫的涉猎却比他还要广,不仅没有批评他不务正业,还很支持他将书中所学用在文章上。 陈夫子用戒尺狠狠打在少年的手心上,少年不闪不避,乖乖受罚。 “你向来歪理一套一套的,老夫便等着瞧,看你还能散漫到几时?” 蒙学的学生们是不需要住在书院的,故而一散学便三三两两的往家跑。 三两个学子聚在一起聊得便是今日在学堂里的新鲜事。 “那李浮舟也真是狂妄,都要考县试了还在课上看话本子,还顶撞陈夫子...” 这小孩子也是道听途说,将杂书默认为了话本子。 “我瞧着兴许过段日子,甲字班的榜首就要易主了。” 书院外的柳树抽着嫩芽,一身浅黄色袄裙的少女拎着食盒款款站在树下。 她身边的婢女秋叶喜笑颜开,捂着嘴道:“二小姐,您方才听到了吗,大公子在书院里不好好念书天天看话本子呢。”.net 李敏仪虽然心头莫名有些幸灾乐祸面上却斥责道:“别胡说,都是一家人,大弟若是不好,我们也讨不了好处。” “那不是还有哲彦公子呢嘛...”小丫鬟噘着嘴嘟囔。 是的,她李敏仪现在也有弟弟了,她们二房也不再是孤女寡母。 正说着,身穿书院院服的李哲彦从门口出来,看到李敏仪小跑着过来,“二姐。” 李敏仪淡笑着将手中食盒递到他的手上,“哲彦,今日在书院如何,是否还适应?” 李哲彦眸光一转,“我倒是还好,只是浮舟他...似乎不甚愿意与我说话,今日课上夫子发现他看闲书,又恰好拿我作了对比,我瞧着他似是记恨上我了...” 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落寞,好看的眉眼耷拉下来,这可把小丫鬟秋叶气坏了,恨恨道:“大公子自己不争气竟还给我们哲彦公子脸色!” 李敏仪瞥了她一眼,她才低下了头。 “我知晓了,这绿豆糕是母亲做的,你和大弟分着吃。”她目光闪了闪,又道:“你说的事,我也会告知家里人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