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从1987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11章 没关系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朝阳路一号院东西长一百米还多些,南北宽有六十多米,占地有十余亩。 院子前面就是朝阳路,向西一公里就是市府南大门,院子东边是云河,北边是一个小公园,西边就是军山路,顺着这条路向北三公里多就到了秋城大厦。 无论是交通还是环境都非常好。 本来是苗家的一处住宅,当初应该是一处带有东西跨院的四进四合院。 后面的小公园,其实就是苗家当初的后花园。 只是那地方已成为公共用地,易飞想要也要不回来。 要是再要回来。 整个院子占地有三十亩了。 那就太要命了。 目前,建筑主体已经建好了。 当初本来想着尽快盖好,做为赵秋城的婚房。 所以工人两班倒的干活。 后来虽然他仓促结婚,住在另一处的一个小院,但工程进度并没有拉下。 两座稍带欧式的小楼,地上三层,地下一层,还带有地下停车库。 当初易飞画出效果图时。 赵秋城看了也没有觉得什么,可是当主体起来后,再去看就觉得有些不妥了。 院子太大。 房子也太引人注目。 如果在郊区有这么大的院子,倒是没啥问题。 朝阳路一号基本上是在市中心。 现在还没有装修和绿化。 全部建好后,说不定就有人拿这说事。 “主体建好了?我还没去看过。” 易飞说道:“小哥,你多虑了,没啥问题的,如果有人质疑,就说是我妈妈建造的。” 他也不太当回事。 就算有人告,又怎么样。 地皮是苗家的祖业,是他从市府办了正规手续要回来的。 丽飞旗下的公司都是合法经营,他就没准备做违规的生意。 就算有人来查,也没啥好担心的。 二三十年后,帝都都有人建有占地十亩的新四合院。 可能近两年会有人说三道四吧,不理他们就是。 赵秋城笑道:“阿姨真是一个好的挡箭牌,易飞,全弄好得花多少钱。” 易飞这家伙就是变化快,能充分的利用手中的资源。 和他妈妈相认后。 有些不好明说的事,一律推到他妈妈身上。 哪有那么多钱?妈妈给的。 开价值上百万,甚至几百万的车,妈妈给的。 把这自己住处建的像宫殿一样,妈妈给建的。 苗惠昕是港城富豪,有钱,是过来投资的,一下就能把所有人的嘴堵得死死的。 “本来院子就是她的,钱也是她的。” 易飞说道:“没算过花多少钱,罗勇都没算过,反正就是盖呗,小哥就是做工程的,这个你问我,我也不清楚,主体花不了多少钱,装修花钱更多吧,反正丽飞公司现在不缺钱,可着我妈妈年前给我的那笔钱造吧。” 以现在的物价,造好也就几百万吧。 这次建房都是丽飞公司花的钱,罗勇需要什么就找郑韵。 易飞交待过郑韵,公司没钱了,就找自己,不是还有一千万存款吗? 易飞突然觉得。 说钱龙、洪文他们是暴发户。 自己其实也一样。 现在住的院子也挺好的,够宽敞,装修也够豪华。 只是当时装修时,自己并没有参与。 罗勇虽然比较超前,但在易飞眼中,这院子装修还是有些土。 缺乏现代感。 收回朝阳路一号院后,整个楼房的外观都是他设计的,装修效果图他也给了罗勇,却是没想过,这房子盖好后有些太扎眼了。 全建好,难免有人眼红。 眼红就会做一些出气的事,说一些出气的话。 也没多大关系,就说是妈妈建的就是了。 但是现在想想,自己比他们还能显摆。 赵秋城说道:“全建好了,算算多少钱,花多少咱俩平摊。” 房子建得都左右对称、易飞说过,那院子是他们俩的。 易飞说道:“用得着算这么清楚吗?” 他现在都搞不清,秋城公司和丽飞公司算不算一家公司。 “说的也是。” 赵秋城说道:“那你忙吧,我去和杨林聊会。” 要说他不喜欢朝阳路一号院,那是假的。 虽然主体刚刚落成。 但也能想像出完全建好的模样,易飞似乎对住房的要求就是大,院子大,房间大,那两座主楼,单层面积就有四五百平米了。 两座主楼中间,还建了个室内游泳池。 看装修效果图,庭院更是搞得像花园一样。 庭院的一半室相通。 车库的上面可以种植花草,四周及庭院前半部分则可以种大型树木。 两座楼还都有电梯。 就算花自己钱,就算收入合法,引人争议也是不可避免。 他妈妈建的,倒是个好的说辞。 余春芳说道:“易飞,你去和他们聊天吧,我来做饭。” “还是我来吧。” 易飞说道:“一会刑厂长他们也来,每样菜得做出两份来,余老师手上没劲,炒起来很费劲。这屋有点热,余老师去丽丽房间休息会,茶室里被他们抽烟抽得烟雾缭绕的,不抽烟的人没法呆。” 他做饭更喜欢做些煲汤类,由于家里人多,厨房安装了四个灶头,做起饭倒也挺快。 余春芳笑道:“那行,我去看会电视。” 她在这,也帮不上多大的忙。 刑志东和林儒山两人来了。 他们离得近。 就是步行走过来,也就是十多分钟。 刑志东看到易飞在厨房炒菜,“小易总亲自动手呢,有什么要帮忙的没有?” 易飞说道:“不用,两位领导去茶室喝茶,很快就好。” 江怀东他们也相继来了。 董文昌进门把带的两瓶酒放在桌子上,“小易总,我是真的服了,你果然料事如神。” 他过了年就把自己库房的积压品全收走。 还让自己又生产了一批。 董文昌一直很疑惑,丽飞公司很少做商业贸易。 他收这么多日常用品干什么。 就他在临东的那十来个小超市,也卖不了那么多啊。 小超市经营的还是以瓜果、蔬菜为主。 现在董文昌明白了。 市场上的日常用品目前成了抢手货,生产根本供应不上。 积压品都成了香饽饽。 易飞只需把他收的积压品批发出去,转脸就能赚好几倍,甚至十倍。 为啥人家能赚钱? 这毒辣的眼光可没有多少人有。 董文昌私下也觉得易飞可能在省府得到过暗示。 但这话无论如何是不能说出去的。 就算是,那也是人家的本事。 没这个魄力,就算听到什么消息,也不敢大量囤积。 万一压在手里,可怎么办? 易飞笑道:“董厂长后悔了?” 后悔也正常,搁自己也后悔,然而没有卵用,这世上没有后悔药。 易飞知道,杨叶只所以敢大胆收货,她是准备好赖账的准备的,年底卖不出去,货就不要了,爱咋地咋地。 那些厂家却没人敢赖账。 “小易总,你这说的哪里话。” 董文昌说道:“别说现在的价格,就是再涨十倍,我也不会后悔,只是觉得你太神奇了,几乎有未卜先知的能力。” 后悔,他是不会后悔。 压在他手里,就是现在能高价卖出去,和他董文昌也没啥关系。 想把钱弄到自己手里,不但冒险,还不太好弄。 卖给易飞。 他自己的好处可是一分不少。 郑韵没有给货钱,但是把答应他的钱早就给了。 所以贵便宜,他都不在乎。 易飞边炒菜边说道:“我哪有未卜先知的能力,我要是有这种能力就好了,我只不过平时喜欢看报、看新闻,对国家政策、市场形势都认真分析过,偶尔就能抓住一两次发财机会。” 他其实就是有未卜先知能力。 对报纸、电视新闻的相关报道,然后去分析。 能分析出这些东西才怪。 再过些年,那些所谓的专家对各事情进行预测,有多少能实现? 网上教人赚钱的人更是层出不穷。 那些人。 哪个不是对相关政策讲得头头是道。 真能赚钱,他自己为什么不去做,而教给别人,通过收些培训费赚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