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念步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1章:半山寺的禅茶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日子过的非常快。 尤其是当你专注于某个事情的时候,时间就如同流沙,从你的指缝里急匆匆的溜走。 对于光阴飞逝如电,陈少陵很是心急。 白天,在林翰学府,他挑选着认为有用的科目,聚精会神的认真听讲。余下的时间就是专注看书,再也没有像之前那么觉得难熬。 晚上回到家中,运气吐纳,修习道法,制作符箓,抽空再琢磨琢磨炼丹的事情,忙的不亦乐乎,更是感觉时间短暂不够用。 他恨不得躲进个什么异界的空间,可以把一天掰成几瓣来用。 如此循环往复,很快几天过去,又是一个周末。 头天晚上,陈少陵睡的很晚,加上制作了数张符箓,神羽之气消耗不小,整个人昏昏沉沉的。 他原本打算睡个懒觉,到中午再起床去西山。 但奈何心中有事,反而脑子里如同揣了闹铃,时不时响一阵,结果清醒的更早。 天刚蒙蒙亮,陈少陵跳起身。洗漱过后,换了冬天的校服,一个半长款的大衣,通体黑色,只在胸口绣着林翰学府的标识,倒不怎么显露身份。 照照镜子,人俊衣帅,只是头发这些天长了很多,零散细碎,还好,只干扰到浓密的眉毛,还遮不住神情专注的星眸,反而配上英挺的鼻梁,倒更显得成熟许多。 简单的自我陶醉数秒,陈少陵这才裹紧大衣,走出家门。 易城的冬天,并不算冷,更符合一个清字。 天很清,碧色之后是鱼肚白。 街道很清,行人稀少。尤其经过前两天的大雨冲刷,树叶仍翠,路石无尘,整个世界显得清新明快很多。 人也很清,冷风一吹,头脑清明,开口呼出些雾气,居然也清冽的很。 陈少陵刚站到路边,慵懒便散了大半,伸手拦个出租车,说清楚目的地。 原打算暖和着再迷糊一会,不想司机是个急性子,加上路上车很少,只用了二十分钟,就飞到了西山脚下, 付了车费,跨出门外,呼吸着西山更为清冷的空气,陈少陵举目四望,心生感叹。 山脚观峰,人不过蝼蚁。 西山若海,巍峨连绵。 奇峰迭起,直入云霄。 西山是大夏国中北部最为绵长的燕山山脉的一部分,也是最为奇骏的那部分。 这个时段的西山,还笼罩在迷蒙的云雾中,越往高处,雾气越是浓密,甚至肉眼可见的喷涌着,朝半山腰倾泻下来,颇有“万里昆仑谁凿破,无边波浪拍天来”的磅礴气势。 陈少陵胸中凛然,雾气缭绕下,却又感觉有些迷茫,他大口呼吸着,边振臂,边举步朝山上走去。 时间尚早,同路拜山的人却并不少,三三两两。 陈少陵脚下速度不快,他知道雾气盈满,单凭脚步是走不出去的。 人在雾中,如堕仙境。 陈少陵忽然想起那个讲堂中的梦境,那虚无缥缈的九重天上,是否也是如此的幻妙景象呢? 行得两三里路,山色突变,石板,绿植如覆胭脂。 眉头一挑,陈少陵仰头朝天上望去。 迷蒙中,目尽处,猛然跳出点点红霞,正如利剑般,刺透挑穿,然后划破天际。 太阳在地平线那里跃跃欲试,能看出来,今天又是一个温暖的天气。 冉冉升起,这词听起来就会让人充满希望。 陈少陵心情活泛了很多,双手插兜,踢踢踏踏,边登山边欣赏风景。 “你在山的那一边,我在这圪梁梁上站,叫一声妹子你么听见,哥哥心里胡盘算……” 与吹笛子差别较大,陈少陵唱歌有点遗传老爸的意思,在不在调上不好说,那乡土味道倒是把握的浓淡适宜。 也不知道是阳光还是微风,吹散了满山雾气,或者可能是陈少陵的歌声把它们吓跑了,不过片刻,西山露出了原本的清秀,苍松翠柏,绿意盈然。 转过一段山路,有风吹过,陈少陵顺着气息来处,望向半山腰。 那里,有突出的硕大石台,就好像一片倾斜向上的叶子,石台上红黄相间的寺庙,就像叶子上的露珠,染着朝霞,熠熠生辉。 看山路还远。 直到陈少陵头上溢出了细密的汗水,才站在那颗露珠之前。 半山寺。 依在半山石台之上,上有悬崖万丈,下有空谷千尺。 翠绿点缀着青灰,继而掩映红黄,浑然一体,倒是处处彰显着佛门,山寺一体的理念。 尤其寺庙旁的石壁上,两棵劲松崎岖蜿蜒,中间搭着一个独立的小木屋,明明随风而颤,但你用心去看,却分明不动如山。 这间木屋,传说是两千年前,高僧顿悟之所。 木屋悬空,无藤无路,普通游客是爬不上不去的,四步武以上,倒是能跳上去,但寺庙把木屋列为禁地,自然不会允许有人这么做。 陈少陵眯眼观瞧,摸着胡茬心下琢磨,说不定,正是因为这个木屋别致的风景以及神秘的传说,后来才拓展兴建了半山寺。 除了神秘的木屋,山寺的位置也足够险峻独特,更显庄严肃穆。 易城西山,七寺两观,其它的庙观,要么在山脚缺些仙气,要么在山顶缺些人气,这半山寺就成了香火最盛的寺庙。 这不,才八九点钟,这里已经有些拥挤了。 陈少陵怕迟了更难挤进去,于是不再抱着胳膊瞎想,快跑几步,抬脚迈过高高的门槛,在人流中左钻右闪,艰难向前。 游览的,烧香的,跪拜的,祈福的,俱是虔诚无比。 入山门,门殿左右哼哈二将,人太多就别去瞻仰和打招呼了。 进门石板路,左边是钟鼓楼,右边是祈福树,更是游客如潮,也就别往两边挤了。 陈少陵干脆径直往前走,前殿供奉天王殿,深三间,阔三间,俱是单檐歇山顶式建筑。 再穿过院落,就是中央大殿,重檐歇山顶,清瓦补心,绿琉璃剪边。 正中五彩泥塑释迦摩尼说法坐像,螺髻罩顶,两耳垂肩,月眉凤眼,鼻直口阔,威严慈祥。右侧迦叶,左侧阿难,四周壁画环绕着,栩栩如生。 由于烧香跪拜还需要排很长很长的队,陈少陵实在慵懒,就只能行到殿中双掌合十,默默的为父母和爷爷祈福。 转过殿来,面北方向,居然还有雕塑! 这让陈少陵不觉一愣。 五彩悬山,群峰叠嶂,祥云缭绕。左右有白象和金狲,居中飘洒彩色观音像,左足踏莲,右腿曲起,双手抱膝,左搭右腕。 且不说观音像的色相严美,只论那双妙目,神意如电,无论你从哪个方向望去,都感觉她在俯视着你。 菩萨因何倒坐? 陈少陵啧啧称奇,瞻仰半天也不解其意,只好随着人流继续往前。 后殿戒坛,有双面铜佛,面南阿弥陀佛,面北是药师佛。再绕过去,硕大广场后面,才是禅殿,讲经堂,法堂和禅堂。 绕了整整一圈,陈少陵边走边用心感悟着老爸的气息,却没有丝毫发现。 自小,他就常听老爸提起这个寺庙,显然老爸对此应该是十分熟悉的。 当然,他也并不指望在半山寺就能找到老爸。 老爸不可能跑到这里躲着家人非要出家,那特么只有许仙才那么干,陈少陵只是想着最好找出些蛛丝马迹,或者能明白送佛向西究竟是怎么回事。 又溜达了好一会,陈少陵觉得有些尿急,看僧房旁边的厕所一直有人排队,便顾不得许多,偷偷摸摸的跳到后院。 这里没有任何游人,他矮着身子,来到拐角处,两间僧房中间,隐秘的角落里,对着破砖乱瓦,解开裤子,迅速的释放掉。 刚抖动两下,身后突然传来一声咳嗽。 陈少陵吓的一个激灵,以他四步武初品境界,能神不知鬼不觉站到他身后的,那至少说明这人的境界肯定在远在他之上。 陈少陵迅速整理衣服,跳回身,但并没有蓄势待发,既然实力差距过大,陡然搬弄拳脚倒显得小气。 眼前两三米外,一个须发银白的老和尚,慈眉善目,后背微驼却仍显得气度不凡,此刻正在笑眯眯的望着他。 见他回过身来,那老和尚双手合十,笑道:“小施主,天雨虽大,不润无根之草。” 这和尚身着宽大灰布僧衣,很有得道高僧的派头,但就是说话有些端着,显得有些油腻。 陈少陵用心打量,很难看出他的境界,要么没有,要么就非常高。 陈少陵屏息回礼:“老师傅,佛法无边,难渡无缘之人。” “老衲半山寺慧明。” “嗯,我叫陈少陵!” 慧明眉头似有似无的颤动两下,开口说道:“十几年前,也有陈姓施主,抱一小儿,在此无端行雨,记得似乎也唤作少陵!” 陈少陵面色大囧,抓抓后脑勺:“这个,实在记不起来了,你是要两次合并,一起罚款么?” 慧明哈哈大笑,摇头道:“行止由心,无扰无争。既无关善恶,何来的罚惩。” 陈少陵微松口气,拱拱手,转身就想走,突然想到老和尚说起的当年的陈姓施主,连忙跳到老和尚面前,把慧明吓了一大跳,不自觉的后退一步。 “老师父,你刚才提到十几年前那姓陈的,你跟他很熟么?” 慧明眯了眯眼睛:“依稀,似乎,好像,额,不熟。” 陈少陵目光牢牢盯住眼前的老和尚,心中有些疑虑,但总不能把老和尚抓起来,严刑拷打吧。 “我爷爷说他送佛向西……” 慧明身子明显哆嗦了一下,朝西边看了看,沉默不语。 “他会不会在你这,或者从你这里……” 说着,陈少陵踮起脚四处张望,好像僻静的僧房绑着什么人一般。 慧明一愣,嘿嘿笑了:“小施主,来半山寺里,祈福求助的人很多,但像你这种四处翻找的,还是头一个。你是说这寺庙藏了人,还是说我佛把人渡走了呢?” 这? 陈少陵有些泄气,是啊,总不能把整个寺庙翻个底朝天来找吧,再说就算跟这半山寺确有牵连,自己又该如何处置呢? 慧明看着陈少陵似乎有千言万语要说,大手一挥,说道:“小施主,不妨到茶房一叙。” 陈少陵皱着眉头,迷迷糊糊的跟在老和尚身后,来到禅茶门外,瞟见从里面走出的香客,出声问道:“这个禅茶,是免费的么?” “半山寺,不见钱俗……” “喔!”陈少陵点点头,抬腿就进。 “刷卡即可!” 噗! 幸好还没喝上茶。 陈少陵随同慧明,转到一间雅致的房间,两人对向盘坐。 门窗隔绝了寺庙的喧闹,丝竹禅音伴着禅香缭绕,人很容易进入静我,忘我的境界。 陈少陵心情平复许多,只是,他觉得这老和尚说到禅理的地方就端着,说到凡俗的地方却有些猥琐,真的是跌宕起伏,让人难以琢磨。 有小僧上了茶,陈少陵试着抿了一口,没品出啥滋味。 顿了半晌,他又开口道:“老师父,我想请问,究竟什么是送佛向西呢?” 慧明目光如炬,摇晃着头,双手叠放:“佛在诸天,不只西东。是我婆娑世界释迦如来,生于大夏之西,众人皆常说送佛送到西,大致借此意,以喻行功德需尽全力。” “喔,老师父你怎么不喝茶。” “额,太贵,一会老衲喝别的……” 陈少陵脑袋顿时有些懵,听起来自己要挨宰。 现在这寺庙,商业化的太厉害了,半山寺还算不错的了,有些寺庙,只有物业,没有和尚。 “对了,老师父,摩尼殿,观音为何倒坐?”陈少陵思量片刻,又继续问道。 “那还不是那混蛋……”老和尚脱口而出,然后突然收住口,神情略显有些紧张,双掌合十,朗宣佛号:“阿弥陀佛。” “观音倒坐,只叹众生不肯回头!”老和尚声音沉稳悠长,能探到人心。 陈少陵如醍醐灌顶,若有所思,手中的茶端了许久,竟然忘记喝。 “那这寺庙应该叫回头寺!” 陈少陵惊叹于那尊菩萨像的妙相庄严,更惊叹佛法的高深玄妙。 慧明呵呵一笑,起身踱到窗前,望着西山:“山行一半,有没有回头,尚不可知。” 说着,转过身,对着懵懵懂懂的陈少陵,双掌合十:“小施主,也许,等你下次再来,这招牌换了也说不定。” 高人都这样,说的你迷迷糊糊,无论你怎么理解,都很有道理,但实际上一点用处没有。 这种对话还是很费神的,陈少陵再要了一杯茶,说了几句,一饮而尽,然后起身告谢。 老方丈也不挽留,拢着僧袍,送到禅茶室外。 陈少陵行礼告辞,走出几步,就听得慧明在身后小声念诵:“得失随缘,心无增减,违顺风静,冥顺于法。” 陈少陵强忍着不去回头,撇撇嘴,心中嘀咕道:“狗屁随缘,我这个人虽然是随心做事,但也算有所图谋,生活要是没有苦乐,那还有什么意思!” 快步往外走,游人香客依然络绎不绝,摩踵擦肩。 陈少陵挤出寺庙,方才想起,不对啊,我的茶钱还没付呢。 摸出腰包,他翻了一阵才发现,昨天收拾东西,只带了零散的打车钱,没有那黑卡。 至于手机,对于他这种孤家寡人来说,带手机就是纯粹方便别人,所以他才一直拖着没买。 是老和尚忘记了么? 想想可能性不大,他忽然想起那老和尚说,再来的时候招牌会换,难道,难道这老和尚算准我还登门么? 回头? 嘿! 陈少陵来了兴趣,眉飞色舞,露出戏谑的笑容,心中寻思,我偏偏不再登门,我看你如何算计我。 至于禅茶钱,因果机缘,他不想欠,以后找人还了就是…… 这一趟登山,听了半天云山雾绕的话,毫无收获,陈少陵叹口气,无心风景,就要下山。 没走出两步,他就发现,多数出山的游客,都绕到山寺的西侧,并且,排起了好长的队。 难不成有施粥之类的? 陈少陵很是好奇,但也不去排队,而是径直跑到最前面去看。 竟直接呆住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