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夏刑案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91章:官场人情、前世今生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他车逸实对武振国好、也跟了武振国好些年了,武振国也护着他好些年了。 车逸实在家、也从来都没有被父母长辈给打骂过。出了门了、考上进士了、就被武振国给护着了。 今日这突然的一记耳光、打得车逸实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上,俱都崩溃了。 武振国也了解车逸实。 见其吐血晕厥,也不管什么府会了,就赶紧命人将其给就地抬起、安置去了自己的公事休憩房内,再紧急召来了全州城大大小小的大夫,来排队为车逸实诊治。 可车逸实这是心病啊。 大夫们来了,也只能为其开些安神开窍的药物,希望车逸实心里的这口闷气、能从嘴里、或者是后门菊花里、往外喷出去。 气顺了,人就该没事儿了。 顺便,大夫们再给车逸实敷了敷脸。 但他们并不知道,他们小小声地议论和讨论病情时发出的声音,让先被扎清醒的车逸实给听见了。 在听到大夫们说、要想办法让他肚子里的那股气、从嘴里吐出去的时候,车逸实又“哇”地一声,吐出了一大口乌血。 羞辱啊、奇耻大辱啊!! 大夫们:“……” 他们还没来得及向刺史大人解释这其中的医理、就被武振国下令全部拖出去、打了个半死。.. 不是武振国不想杀他们帮车逸实出气,而是不能。全杀了,就没人给车逸实医治了。 不过,因着车逸实这一病,武振国倒没顾得上处理霍良学了。 霍良学其实也没等武振国来处理自己。 他回去公事房后,也把官印一摆、官服一去、换上了身常服,就走了。 这官,他也不干了。 他要去找连泾,然后俩人一起跑路。 武振国明面儿上没法杀他俩,但那样不讲律法的人、会只想着在明面儿上杀他俩吗? 肯定不会的对吧? 所以他俩得先逃命才行,还得带上全家一块儿逃。否则,以武振国的性子、他俩的府上、绝对会鸡犬难留。 可牵家带口啊…… 趁着武振国守着车逸实之际,霍、安两家连日连夜地逃,也终究没能逃出太远。 次日太阳还没爬出地平线、他们就被全部押上了菜市口的刑台之上。 是的,武振国根本就没有和他们再多说一个字、多见一面,直接抓到人后、就将他们齐齐给绑到刑台上去了。 不审、不问。 只等午时三刻、就要砍下他们一百多人的脑袋。 为什么要等午时三刻呢? 因为历朝历代有一个说法:午时三刻、阳光最盛之际。此刻身死之人、魂飞魄散。连转世投胎的资格都没有了。 这是最狠最绝的处死方式。 就是让人连变成鬼回来报复的资格都没有。 被押跪在刑台上、顶着脖子后面的亡命牌,连泾苦笑着。 他看看地面上的影子,再艰难地转动着脖梗,对着父母道:“亡命牌插背、孩儿无法挪转与您二老叩头请罪,爹、娘,对不住…… 您二老抚养、教养孩儿多年、却最终被孩儿牵累、要身首异处…… 对不住……是孩儿不孝……若有来生、孩儿定当全力弥补、全力侍奉,只愿做您二老的马前卒、座下椅,再不敢为您二老的血脉儿女。” 曾有人:生前对不起父母,待父母死后,他们说、愿来世再做你们的儿女。 其实,这真的跟咒人也没什么两样了… 这辈子被你祸祸得还不够、还等下辈子?这是多大仇、多大怨啊? 人说:上辈子欠了债的,就会成为对方的爹娘;上辈子的仇人、这辈子就会变成仇人的儿女。 这才是最大的复仇方式。 毕竟:只见父母呕心沥血照顾孩儿、没见孩儿长孝久侍的。 父母是孩儿们的支柱的时候,他们的存在、会是孩子们的渴望;当他们病瘫卧床、成为负累的时候,孩子们就没有一个会希望他们能长长久久地活下去的。 久病床前无孝子。与孝不孝无关、与承受能力有关。 连泾的父母,听到儿子的这番话,老泪纵横。 他们怨吗?有一点儿吧。 连泾的脾气爽直、刚硬,多少年了,也没能改掉。加之上一任汾州刺史、是个好的、是个非常有容忍度的,所以连泾才能一直平安无事。 但突然换了个被全国朝百姓唾弃的恶官,连泾的这性子、就注定了会牵累全家。 连泾的父母、对此是早有预料的。所以,只有一点儿怨。 怨什么呢?怨这茫茫天地、没有公道;怨这九重天上的老天爷、没有睁眼。 他们老老实实做人了一辈子,老了老了、却被这么一道晴天霹雳、给劈得不能善终…… 连泾看着父母的眼泪,痛彻心扉,只得偏转脸,再去跟自己的妻子、孩子们道歉…… 可插在脖子后面、直达腰际的亡命牌、就像是索命小鬼的手,压得他们跪不直、站不起,就连扭动脖梗、想多看看家人、都很艰难。 耳边,只能听得到一片痛哭之声、充满着惧意。 谁不怕死啊? 而事实上,人并不是武振国下令抓的。 是车逸实借用了武振国的名头,下令让府兵们去抓的。包括直接推上刑台也是他干的。 车逸实气不过,他一定要让连、霍两家赔命来。 他不怕武振国知道了会生气。 是的,当连、霍两家人被押在刑场上时,武振国就知道了。 没有生气。 就是有点儿不悦。 国朝十分看重读书人,因为出一个、不容易。女帝正式登基后、更是将朝廷的权力抓得很集中。 八品以上的官员、都得由朝廷任命。哪怕是各王的封地内、说的是由着他们自己任命官员,但事实上,就连县尉之职、也得报批吏部核准。 读书人所受到的礼遇、也是非同一般的。 从童生开始,就有免税田,就可享有一定的特权,更遑论秀才、举人、进士等等。 武振国再怎么嚣张无忌,也不敢公开对读书人、对当朝官员这般斩杀。但他为了安抚车逸实的情绪,就默许了。 只是召集了几个幕僚、商量着此事要如何善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