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夏刑案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23章:侄儿给姑上坟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此前,樊可被带走时,武承伺并不知晓。 因为樊可是被聂波和房斌二人、悄悄带到公堂上的。 公审时,大理寺各处又被严密把守,只准进、不准出。 故而,武承伺一直就没有得到消息。 等到樊可、在百姓们的欢呼声中、直接就在大理寺公堂外被斩首后,大理寺开放,武承伺才能闻讯赶了来。 可没找到狄映的人,只看到了其妻分离的尸体和头颅。 武承伺气得头脑昏胀,抱上樊可的脑袋,就去找陛下了。 狄映正好也在御书房。 他进宫的速度是慢悠悠儿的,给了武承伺足够的时间超过来。 又恰在武承伺到之前、进了御书房拜见了陛下。 老皇帝正在好奇狄映的到来,还没等出声询问,就见到抱着人头、血糊拉拉一身的武承伺。 老皇帝顿时不悦。 这太没有规矩礼数了。 遂出声喝止武承伺道:“站在殿门前回话。” 武承伺:“……” 他怒气冲冲而来,正想好好地找陛下告狄映一状,谁知殿门都不让自己进去。 他只得退到那高高的门槛外面,“砰”地一声双膝跪地,就大哭了起来。 老皇帝看看武承伺、再看看狄映。 一眉高、一眉低、耸着皱着、看狄映。 这种情况,老皇帝连问都懒得问了。 武承伺怀里抱着的那颗脑袋,绝对就是被狄映给砍下来的。 嗯,女子的头颅,那就是武承伺的什么人了。 别说老皇帝看不清那颗头颅的相貌。此时那颗脑袋上、血淋淋的、头发乱七八糟的、武承伺还侧抱着的,没人能看得清。 老皇帝就在认认真真地考虑、这次要把狄映给打发到哪里去了。 老皇帝不开口、没人敢出声。 只有武承伺在殿外哭,也不敢说话。 狄映就老神在在地站在那儿,双手揣在袖中、眼皮子耷拉着。 看到狄映这副样子,老皇帝心中就猜测:狄映这是稳稳的,显然这次又是武承伺理亏。 老皇帝随即就又在想:给武承伺一点儿安慰就罢了。 于是,就摆了摆手。 苏洪就代为喊话道:“请魏王殿外陈述。” 武承伺一听可以说了,立刻就哭嚎道:“圣尊啊,姑母啊,侄儿好歹也是被您给亲封的魏王啊。 可、可狄映他、他……他将侄儿的正妻、魏王妃说斩就斩啊……陛下、狄映他没有把吾等放在眼里、没有把皇家威严放在眼里、更没有把您放在眼里啊,陛下啊……” 哭得那叫一个肝肠寸断、伤心欲绝。 老皇帝:“……” 她“唰”地一下扭过脖子,瞪向狄映:“你斩的是樊可?” “昂。” 狄映双手揣着,就这样朝着老皇帝拱了拱手。 回话道:“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魏王妃谋杀她的亲妹妹、微臣就让她认罪伏法了。陛下,请相信微臣,微臣完全是依律对其施以的正刑。” 老皇帝:“……” 她噎住两息后,眼睛虚眯了起来。 看着狄映就道:“狄映,你的胆子是越来越大了。无法无天的程度、也越来越凶狠了。武家人、已皆是我皇室血脉,他们,已然头顶天家威严。 你一而再、再而三地对朕的武家人下手,朕对你也一忍再忍,却忍得你越来越不知收敛。 别跟朕说什么平等之词。 皇之所以是皇,就天然有着更大的权势、更多的待遇在的。 也就意味着:皇家人、天然就有着更被宽容的资格和权利。这个宽容的权利、指的就是要想动他们、就必须要得到朕的首肯。 你没有把他们放在眼里、更没有把朕放在眼里。” 狄映不出声,只掀了掀眼皮,然后又耷拉下,继续垂头站在那里。 这把做好了准备、瞬间想出了一肚子疾言厉语、准备跟狄映好好掰扯一番的老皇帝,给整不会了。 她抬手拍了下龙案,喝道:“狄映、你可知……错?!” 狄映回拱拱手,继续垂头一言不发。 老皇帝:“……交出相印,你回家种田去吧,朕圆你心愿。” “谢陛下隆恩!” 狄映面上顿时展现笑容,立刻就从怀里摸出文昌左相的印信、以及鱼符那些,双手呈递在龙案上,然后再揖手一礼、迅速退出大殿,风一般地跑了。 老皇帝:“……” 武承伺:“……圣尊陛下啊,侄儿死了正妻,您、您就只是裁撤了狄映的职位?” 正憋得不上不下的老皇帝闻言,一指远处,怒道:“你也滚。自己管教不好家人、还想推锅、祸害他人,谁给你脸了?滚远一点儿,非诏不得见!” 武承伺再也不敢多说一个字,只能灰溜溜地抱着樊可的头颅,滚出了皇宫。 而这件事情,还没有就此完结。 对于狄映破案有功、却惨遭一撸到底的事情被传出,众百姓们、怒了。 他们到处传扬着武承伺的丑闻、到处指摘着武承伺勾引人妻、管家不善、祸害他人等等的罪名。 说书先生编出故事、拐弯抹角地骂;乞丐敲着破碗、坐在街角里指桑骂槐;小孩儿跳着石头格子、唱着被有人心编出来的童谣、稚语童声地骂。 最狠的一句是什么呢? “侄儿会给姑上坟、你说好笑不好笑?” 一时间,武承伺的名声、臭不可闻。 御史的弹劾奏章、有些大臣们的弹劾奏章、雪片一般飞向了老皇帝的案头。 而那句侄儿会给姑上坟、你说好笑不好笑的话、也传进了老皇帝的耳中。 她遂在沉思良久后,发下旨意:永久剥夺武承伺的继承权。 武承伺吐血倒地。 自此一病不起。 二十日后,在持续不断的痛苦折磨中、病亡。时年:49岁。 老皇帝连大肆铺张为其治丧都不敢。 众怒依旧未散,老皇帝只能依旧以魏王礼葬之。旨意中还特特点明:不设路祭。 不为别的,是怕被人给砸了。 之后,为了安抚朝臣和百姓们的情绪,再次启动了狄怀杰,调任其为了洛州司马。 顺便,也应了狄怀杰的二次推荐,将张柬之、擢升为了秋官侍郎。 姚丛、擢升为兵部侍郎。 程挺、擢升为了右武威卫将军。 姚丛起初还闹别扭,不愿意升这个官儿,最后还是被宋文劝说着、才给接受了下来。 他们数十人、几乎每次都是因着狄映的倒霉而升迁,这简直就是陛下在挑拨他们的关系。姚丛就是这么想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