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夏刑案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85章:人头滚滚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陶辽却反而站住了脚,望向了祖大人。 及至见祖大人点了头,他才赶紧抬脚跑出了公堂。 百姓中,有少少的一些人、鼓掌喝起了彩来。但有更多的人、却皱起了眉毛。 有人小小声嘀咕:“听闻狄大人审案中、每每总有反转。但就是能让人看得更爽快、听得更舒畅。可毕大人这个反转……怎么让我这心里说不出的别扭啊?” “是啊是啊,我也感觉好难受似的,像是被人突然给撇了个对折一样。哪里还会有通畅感?” “哎你们说、毕大人会不会本来就是故意来找祖大人的茬儿的?见没找过、就生硬地转了个折啊?” “嘘……你可真是的,什么话都敢说。” “嗐,其实要我说、应该不至于吧?祖大人是好官儿、毕大人也是好官儿,不至于不至于的。” “行了,你懂什么,赶紧散了散了,回家去吧。” “……” 就这样,大家伙儿小声议论着、脚下纷纷就散去,都走好远了,也没见多少人的脸上露出傻乎乎的笑容来。 这最后出现的这个反转,实实在在是让他们感觉不到多少畅快来啊。 最开始的时候,祖大人释放陶辽时,大家伙儿心里还有种通透感,这怎么让毕大人用这种方法一解释,反而难受了呢? 想不通啊想不通。琇書蛧 祖望之也没想通毕子墨闹的这是哪一出。 是想借这桩案子趁机体现他“小狄映”的名副其实呢?还是又想怎么的了。 看着毕子墨洋溢着愉悦的笑容,摆摆手很大度地跟自己说了再见就走了之后,祖望之将案子剩下的程序走完。 就回去了自己的书房,立刻提笔给狄大人将近期发生的所有事情、都详详细细地写了下来。 再托宋大人转递。 没找驿站。 反正祖望之早已有个认知:要想什么秘密能准确地被送到狄大人的手上,找宋大人就对了。 正好,宋文也有书信想传给狄大人,便一并收下,在转了八十个圈儿后、交给了郝刚。 而此时的狄映,正在晋州城的一间客栈内为杭子睛诊治。 小姑娘小小的身体,遭遇了太多的摧残和折磨了,高热退下去很困难,狄映也不想她的高热退得太快太彻底。 就一边利用针灸之术、一边通过药物辅助,让小姑娘体内的高热、维持在一个水平线的下方。 只要不过热就可以。 然后雇了马车,慢慢地带着小姑娘回去洛州。 同时,狄映还在马车内一边处理着各类拐卖案件。 从狄映下令彻查那些藏污纳垢的处所之后,洛州城菜市口的刑场上,一颗颗脑袋就没有停止过滚落。 看得百姓们都喊不动了。 他们就搬了小马扎,团坐在刑台的周围,一边乐津津地看着,一边儿还有府衙的差爷们给他们倒水添茶发饼。 感觉格外的舒爽和痛快。 台上斩的可全是人拐子啊,百姓们最最痛恨的人拐子啊。 这让他们不吃不喝不睡都宁愿守在这里盯着看的啊。 何况还有差爷们提供着吃喝?他们就连一步都舍不得挪开。 人拐子们、无论买的还是卖的,那一颗颗的脑袋、一汪汪的鲜血,都像是这三伏天的一桶桶冰水,浇得百姓们简直每一根汗毛都在欢舞似的。 从本州的人拐子、到外州的人拐子;从卖方到买方……源源不断、沥沥不绝。 这样的场景令人无法想象,但就像厚重的乌云被撕破了一个大大的口子,就有阳光照射进了国朝所有百姓们的心头上。 让人感受到了暖意和希望。 当然,也让坏人恐惧、让恶人颤栗。 尤其是那些收受了好处的、为那些罪恶势力撑起保护伞的官员们,更是日夜难安、灵魂发抖。 他们知道:狄大人一定会在处理完那些恶人之后、刀锋转而就对向他们。 弹劾狄映的奏章、就如雪片般地飞向了老皇帝的龙案之上。 这个篓子居然捅得这么大、居然直接就用这样霸道蛮横的方式杀了个人头滚滚、血流成河。所涉之地,几乎已经快要抵达大都城。 老皇帝也震惊了。 她拍着撂在地上、都快到她胸口的一叠叠弹劾奏章,从齿缝间往外蹦字儿。 “狄怀杰啊狄怀杰,你、你、你……” 她不知道该怎么说、更不知道该怎么骂。 说狄映有错吗? 她想把脸皮甩去地上后说、都说不出口; 说狄映没错吗? 这简直、简直…… 最后,恨恨地再道:“哪有这么干的啊?!” 这就好比:贪官满地走、哪能一刀砍的道理一样。 全砍完了,还有谁做事呢?还有谁敢做事呢? 抓大放小的道理不懂吗?不懂吗? 而且国律中哪有一条:人拐子必死、买方也必死的?哪有啊? 狄映、狄映、就愣是敢!! 这时,“小狄映”毕子墨来求见了。 老皇帝的嘴就撇到了天上去。 挥手让人进来。 她倒要听听,这个以狄映为模板闻名朝野、高升一品的毕子墨,在这种时候又能说出个什么花样儿来。 如果不出意外、一准儿就是来为狄映说好话的。 果然。 毕子墨一进来,行完礼后就道:“国朝人口基数是重中之重,人拐子打之不尽、杀之不绝的最大原因:就是利益巨大、却又几乎不用承担生命的代价。 加之不易追查、无人细究,那么,这样的行业只会越来越兴起。这是对国朝百姓们的一种巨大危害。 狄大人就曾说过:一个人口的走失、伤害的不仅仅是被拐走的那一个而已,而是一个家都会被毁掉,其后会牵扯到的生命和危险,则不计可数、无法预测。.Ь. 狄大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以身涉险、大范围查察与惩处,绝对是为了国朝的人口长远发展计。 微臣以为:此风可涨而不可刹,请陛下明鉴。” 老皇帝:“……” 她看着对方,眼神虚了一下后,提醒道:“你这也是在冒文武百官之大不韪。” “只要于国朝、于社稷有利,微臣的性命、无碍矣。” 毕子墨慨然而答。 单手负背、腰背挺直、声若洪钟、铿锵有力。 看得老皇帝就想起了狄怀杰的样子。 却看得侧后的苏洪、微不可察地皱了皱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