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在养成游戏里娇养了妈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三十五章 开个作坊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积分能兑换物品,能兑换钱币。” “那换而言之,钱币能充值积分吗?” 系统能给她灌鸡汤,她还不能反过来给系统洗脑吗? 都要被大树撞死无路可走了,还不允许她发疯? 系统卡壳,半天没有回应。 俞非晚趁热打铁,一鼓作气不遗余力的忽悠系统。 “似乎有道理。” “不过,你有钱币吗?” 俞非晚愕然。 好吧,她忘了,她活脱脱是个穷鬼。 “系统,你说话再这样尖酸刻薄,我就要把你上交国家了。” “我窝囊,我是小趴菜,但我的国家不是。” 系统:…… “还请玩家认清现实。” 俞非晚一怒之下,怒了一下。 “非晚,非晚。”老太太俞晴伸出手在俞非晚面前晃了晃,带着一丝慈祥的微笑。 俞非晚从沉思中回过神来,抬头看向一脸关切的老太太。 “走,先让你申爷爷和邵爷爷商量商量。”老太太俞晴拉着俞非晚的手,步履稳健地向外走去。 在巷子里,老太太语重心长地对俞非晚说:“非晚,你也千万不能失了平常心。” 她的话语带着一丝担忧,但更多的是一种对孙女的疼爱和呵护。 老太太继续说道,她的语气坚定而沉稳“真相一时半刻难以查明,那就等三年五载,又不是等不起。” “要学会耐心等待,不要因为一时的冲动而做出错误的决定。” “毫无胜算的情况下,以卵击石,才是最愚蠢的。” “奶奶知道你想帮忙,可奶奶更担心你在着急之下伤了自己,奶奶不希望你去冒险。” “你有正义感,善良心软,这都是人性的闪光点,奶奶也很为你骄傲。但是奶奶更希望孙女能够保护好自己。” 老太太的神情温柔而慈祥,轻轻地拍着俞非晚的手背,字字句句都在潜移默化告诉俞非晚不要过于急躁和焦虑。 “那些不合常理的东西,用起来要慎之又慎。”老太太顿了顿,话语带上一丝警告和提醒。 老太太的话语虽然隐晦,但是俞非晚完全能够听懂。 她知道老太太是在担心她暴露了自己的特殊能力。 之前的晴天霹雳已经让老太太胆战心惊,老太太更害怕她会搞出更稀奇古怪的东西被人察觉到。 “奶奶。” “让您担心了。” 俞非晚弯了弯眉眼,故作轻松道“奶奶我懂的。”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对吧?” “我不会胡来的。” 没错,就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 刚才竟然忘了把这句狠话放给系统!她的 她的贫穷只是暂时的,随着林海宏这个天才少年的不断长大,积分也会翻倍的增长,她注定是要过挥金如土的日子的。 等会儿回去,就给林海宏兑换一些高深的教材课本。 小时候,小发明小创造。 长大了就是大革新大发现。 老太太很是欣慰“你心里有分寸就行。” 俞非晚眨眨眼,小声道“那我能再降下一次晴天霹雳吗?” “再来一次,董家老太太那里是不是更好套话。” 老太太摇摇头,口中道“过犹不及。” “董家老太太不经吓,奶奶不想看到非晚的手上沾染上业障。” “非晚,奶奶怕害了你。” 她能替来历成谜的孙女做的事情很少很少。 只能日日祈祷孙女可以无灾无难心随所愿。 董家老太太年纪不小了,加之做了亏心事,被雷劈后,身子和精神就一直不大好。 再来一次,恐怕就直接被吓得一命呜呼了。 她的非晚是要修行有成的仙人,不能沾染了人命。 “回家。” 俞非晚默默地任由老太太牵着,回到了那熟悉的院落。 空气中隐隐约约弥漫着初夏的气息,带着一丝丝清新。 北方的初夏,比之春日,少了点点凉意。 比之盛夏,多了慵懒的舒适。 院落四周的景色与俞水山出院时大不相同。 原本绿意盎然的树木,现在已逐渐展露出夏日的色彩。深绿的叶片中,点缀着些许金黄色的阳光。 屋后的菜园子里,西红柿秧上,结着一个个绿色的结实小圆球,仿佛是初夏的象征。 黄瓜秧上开着一朵朵娇小别致的小黄花,它们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散发着一种独特的芬芳,时不时有蜜蜂落于其上。 只要过几天,小黄花后就能长出黄瓜。 李兰在菜园子里弯着腰,细心地拔着菜园子里的杂草。 温馨又绚烂的画面,冲散了俞非晚心中的沉重。 “婆婆,您回来了。” 李兰直起腰,拍了拍手上的土“我跟水山正想跟您商议商议做小买卖的事情。” “这些日子也出去转了转,我和水山还是决定开个豆腐作坊。” “水山有点豆腐的手艺,绝对不比外头市场上的差。” “可以给办红白喜事的人家整卖,也能走街窜巷的零卖。” “最主要的是,成本比较少,风险低。” “坐吃山空,每天在家干坐着,我跟水山都开始心慌了。” “婆婆你要是同意的话,我就去找些废砖,跟水山在后院的空地上砌个简单的灶台,用来专门煮磨好的豆浆。” “现在做豆腐,比以前省事多了只需要提前一晚泡好豆子用机器磨浆、煮浆、卤水点豆腐,然后装好压实成型。” 老太太并没有多做犹豫,她深信不疑地说:“水山做豆腐的手艺,我是相信的。” “他以前就曾尝试着用磨盘做过豆腐,并且在这方面下了一番功夫。后来他在萌生了开一家豆腐坊卖豆腐的想法后,还特地拎着瓜果去跟十里八村做豆腐的老家伙们学了一段时间。这些老家伙们都是做豆腐多年的高手,他们的经验和技巧都让水山受益匪浅。” “他想开个豆腐作坊,也不是一日两日的事情了。” “我这个当娘的还能不知道?” 老太太接着说:“你 们夫妻俩的事儿,你觉得靠谱,他又肯干,就行。” “不管最后能不能成,都得先试试。” “就像你说的,总在家干坐着,也不是个事。” “人都是越歇越懒,在家躺久了就真废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