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六零,咸鱼女主带全村发家致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97章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一行五人抵达新牛棚跟前的时候,就看到夕阳余晖下,清河大队的社员们用牛车、板车给农场里头的人拉来了干草和柴火。 有手巧的社员随意的找了一处草垛坐在那里编干草垫子,天凉了总不能让那群伤员睡水泥地上吧。 不过才编了一点,棚屋里面便走出了一些来自农场的女人和老人。 这群人很聪明,只是在棚屋里整理东西照顾伤员的时候看了那么几眼,就学会了怎么编织干草垫子。 他们坐在社员旁边,手里握着干草,心头滚烫。这一刻他们心里头清晰的认识到这群‘陌生人"给他们送来干柴和干草,又帮他们编干草垫子的意义是什么。 “谢谢......” “谢啥?俺们既然把你们留下了能帮的忙肯定帮。”社员们笑容朴实纯粹:“一块好好过日子就成,都不容易。” 简单的一句话却填满了他们心底最深处的缝隙。 棚屋外,红霞下随地坐了成片的人,他们低声诚恳的道完谢之后便跟坐在社员们的身旁做起了一样的事。 远远的看起来,竟也分不出什么区别。 原本只是一时心软,其实心底还把他们当做外人的社员们在听到他们因为这点小事主动道谢、还老老实实的也跟着自己动手之后,心的距离莫名的靠近了一点。 虽然只是个开始,但农场的人不会理直气壮的坐在那看社员干活,并且还会主动有眼色的干活这件事非常得人心。 乡下人心里没那么弯弯绕绕,只要是勤快眼里有活还懂事的人,他们都会觉得‘这人还怪好的"。 因此农场的人在得了社员们的笑脸后,心里的压力都渐渐烟消云散了。 “哎哟,老爷子,你这手可真巧,比俺编的还好看呢。”老实巴交的男社员凑过去看:“咋俺编的就没花样呢。”.. 被搭话的是个骨瘦如柴的老爷子,老爷子被搭话之后受宠若惊,他动了动嘴皮子,无声的张合着,好一会才找回了声音。 “就从这里绕过去,再穿过来......”老爷子教学的时候眼底还有几分残留的困窘。 他以前大约算是个做细活的匠人,刚才发呆走神的功夫,手下无意识的就用干草编制出了花样子。 可后来像是他这种用金丝银线镶嵌点翠做首饰的老师傅竟也会被人举报是封\建\残\余,奢\靡\浪\费,更可悲的是店里的学徒居然偷了他的东西送给鬼子,后面就有人批他说他不仅仅投\机\倒\把,还是个不折不扣的卖\国\贼。 天地良心,他一个半截入了黄土的老家伙有什么理由去叛国? 但,他没办法。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也是那一刻他才深深的明白,什么叫做墙倒众人推,什么叫有口难言。 流言可畏,能让人颠倒是非、是非不分,能轻易置人于死地。 曾经被他精心保养的、如心血一般的作品被面色狰狞的狂欢者随意的砸倒在地,混乱中他的心血被踩到扭曲变形,发出咯吱咯吱的碎裂声。 恍惚间他不知道是什么被踩碎了。 也许是他的那张要面子的老脸与身体的关节,也许是他大半辈子的理想,也许是他的尊严与血泪。 总之什么都没了。 剩下的也就是一条命和那要人命的手艺。 “真的欸,好看好看,明年夏天编凉席俺就这么搞,俺媳妇肯定喜欢。” 兴许是社员们发自内心的赞赏让老爷子堵在心口的郁气缓缓散开了些。 他勉强的勾起嘴唇,扯动了面皮,太久没有笑过的脸上露出了一个僵硬的笑容。 老爷子的眼里泛起了些许水光摇晃,如果不是因为这个眼神,大约没人能看出他是想要真心的笑一下表示感谢。 正在男社员埋头问能不能直接用编昆虫或者其他小玩意的时候,身后忽然响起了其他社员们的惊呼。 “小姑奶奶!” “是小姑奶奶来了!” “小姑奶奶来这干啥?咋手里还抓着四只野鸡和两只肥兔子呢?” “啥?那多重啊,还不快去帮小姑奶奶拎!” 原本安静祥和的棚屋跟前立马就热闹了。 众人口中喊着的小姑奶奶一声比一声更响亮,像是比赛似的,惹得农场的那批人都好奇的张望着‘小姑奶奶"。 顺着社员们的视线看过去,他们又看到了那个看起来灵动活泼的小姑娘。 小姑娘精致的眉眼被落日余晖的耀眼衬的越发好看了,像个小神祇似的,接受信徒的簇拥。 刘润知捧着一盆因给伤员擦拭过身体而弄脏的污水,僵着身体,有那么一瞬,看着那个小姑娘时他心口竟然会生出一种自惭形秽的感觉? 就连他自己都不明白那种情绪是从何而来。 “叔叔婶婶们好呀。”阮似锦甜甜的笑着招手:“锦宝刚才去抓到野鸡和兔子啦。” 说着小姑娘炫耀似的将手里的东西晃了晃。 “哎哟哟!不愧是咱清河大队的小姑奶奶!厉害!就是厉害!” “那野鸡野兔烤熟了可好吃了,小姑奶奶你带回家去吃吧。” 社员们七嘴八舌的说着,农场的人都感到很奇怪。 那可是肉啊。 在生产大队里所有的东西不是都归集体吗? 尤其是肉,不应该是人人都抢着吃的吗?怎么还一直劝小姑娘带回家去吃? 难道真的单纯是因为她辈分长吗? 阮似锦摇了摇头,语气乖巧道:“锦宝不吃,这个是锦宝想留给外公外婆补身体达。晚一点等锦宝晚点去山上打肉肉给叔叔婶婶们吃哦!” 众人闻声先是一脸‘原来是这样啊"的神情,可紧接着就有人发出疑问了:“小姑奶奶,你外公外婆不是......” 上了年纪的男社员还没来得及说完,就被身后的一只大手堵住了嘴,用力之大差点快把他脸皮子给扯烂。 所有人都干笑着打着哈哈,只有被捂住嘴的在手舞足蹈的挣扎:“还是咱小姑奶奶孝顺,都晓得给外公外婆送吃的了。” 说完几个社员把想说话的那个社员围起来压低声音道:“你说啥呢,你难道忘了建国媳妇她当初的事了?” 都是一个生产大队的,当初建国带了个‘瓷"姑娘回来,大家咋可能不清楚? 这城里姑娘跟乡下姑娘是不一样的,哪儿哪儿都不一样。 一开始大家伙还以为建国那小子是去城里念书被城里工人家庭的有钱女孩看上了。 可后来他们也隐约瞧出了点不对劲。 这建国媳妇不怎么出门,也不走亲戚,甚至连婚事都没大办。 那个年代城里子女都是有傲气的,走哪都会停直了腰板溜达炫耀的。没傲气的可能就是倒了霉的了。毕竟附近的\大\地\主\有几个还是善人呢,也被\批\斗\/给斗死了,一家老小连个全尸都没能留下。 大家伙都记得大队长的恩,所以对建国媳妇的事从来不乱嚼舌根,将这事都埋在心里呢。因为他们心里头清楚有些去参与\批\斗\都是拿人家泄气呢。其实人家哪有那么坏?可有些受过恩的为了自证清白都会去踩一脚恩人吐两口口水。 所以他们哪怕知道建国媳妇的事也从来没说出去,那群人太吓人了,他们可不敢招惹。 后来又有了小神仙哭出了灵雨救命的大事,那就更不可能再说了。 万一建国媳妇的娘家也倒霉遭难了呢? 原先清河大队的社员们还不知道那有钱人遭难了会有多惨,可现在农场的人都出来了,他们的心里已经知道了会遭遇啥。 像是他们跟农场的这批人都不熟都被整的心里酸不溜秋的只想帮点,那要是小姑奶奶的家里人也在受苦,小姑奶奶这么小可咋受得了啊。 身后的苏家人见此有些拘谨。 苏家父母原本想教小姑娘说不认识苏家人,可又觉得这个谎言随着时间必定会被戳破,为了隐瞒一段时间让小姑娘学会撒谎,这样的付出大家对苏家人来说明显是不可取的。 也因此他们就想着走一步看一步吧。 可现在,小姑奶奶不知道为啥忽然想到孝顺外公外婆了,这可咋哄啊? ———— 人是清白的也没有用,造谣全凭一张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如标题一般。如那个年代一般。 桃子不怕且刚是因为收入少就赚着全勤的几百块交电费而已,每天写六千到八千字全凭爱好。没什么财富要守着所以无所畏惧。 理解生活不如意的人想要发泄,但自己脑子里想出来的东西收到这种\恶\评真的让人有些反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