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整座大山都是我的猎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百一十九章.黑虎救驾 黑虎丢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他们在研究你。”小川咬牙,“这些人,根本不是冲着药材藏来的,他们是想搞垮整个体系,从根上拔。” 李长根蹲在地上,看着那个自称“工作组负责人”的男人,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谁派你们来的?森源资本?还是背后那个生物公司?” 那人冷笑:“你以为你能挡得住吗?资本要的不是一棵树、一根参,是要把你们这套"土办法"变成商业模式。你们拒绝合作,我们就只能……替你们改革。” “改革?”李长根站起身,雨水顺着帽檐流下,模糊了他的眉眼,“你们管毁掉山魂叫改革?” 他不再多言,挥手让人将三人押送派出所。临走前,他对小川说:“把所有影像资料备份三份,一份交陈志明,一份寄国家林草局纪检组,最后一份……烧了。” “烧了?” “留着是祸根。”他望着漆黑的山林,“有些东西,知道的人越少,越安全。” 风波暂息,但李长根知道,这只是风暴前的宁静。真正的敌人,早已渗透进体制的缝隙,打着“发展”“科学”“公益”的旗号,步步蚕食。他们不怕暴力,只怕舆论;不怕封锁,只怕曝光。 于是他做了一个大胆决定:公开《山典》部分内容。 不是全部,而是精选十三个章节,涵盖药材识别、动物习性、气候预判、地形勘测等实用知识,整理成册,命名为《青山守山手札》,以共保会名义正式出版,并免费赠送给全国一百所乡村中学与自然保护区。 他在序言中写道: >“山不属于任何人,但它需要主人。 >我们不是它的主人,只是它的看护者。 >若有一天我们倒下,请让这本书成为后来者的灯火。 >山不会说话,但我们可以说。 >只要还有人愿意走进森林,蹲下来听风、摸土、数年轮,那么,这座山就永远不会死去。” 书一发行,反响远超预期。多家媒体跟进报道,《中国环境报》头版刊登评论:“当现代科技沉迷于数据建模时,有人仍在用双脚丈量大地。”更有数十名大学生自发组织“寻山志愿团”,申请来青山学习传统守护技艺。 李长根没有接受采访,只是在某个黄昏,独自爬上鹰嘴岩。夕阳熔金,群山如海。他掏出《山典》,轻轻摩挲着封皮,然后将其放入一个铅盒,埋进岩石裂缝,浇上融化的松脂密封。 “该传的,我已经传了。”他对空旷山谷说,“剩下的,交给时间。” 当晚,“夜话山魂”如期举行。篝火熊熊燃烧,秀兰讲完一味止血草的辨认方法后,小川站起来,从怀里掏出那枚铜牌??正是两年前李长根交给他的那一块。 “叔,这两年,我一直在想,为什么您选我。”他声音微颤,“我不是最聪明的,也不是最强壮的。但我记得第一次跟着您巡山,走到老埯子时,您让我闭上眼,用手摸泥土的温度。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什么叫"山在呼吸"。” 他单膝跪地,将铜牌举过头顶:“今天,我想正式拜师。不是因为敬佩您的勇猛,而是因为我相信,这片山值得用一生去守。” 四周寂静,唯有火堆噼啪作响。 李长根缓缓起身,接过铜牌,又从怀中取出一把新制的猎刀,刀柄缠着红绳,刃口映着火光如血。 “从今往后,你便是李氏山门第四代执刀人。”他将刀递出,“持此刃者,不为杀伐,只为守护。若有违誓,天地共诛。” 小川双手接过,重重点头。 那一刻,围坐的年轻人一个个站起,纷纷解下随身物件??有的是祖传烟斗,有的是母亲缝的护身符,甚至有人摘下大学校徽??全都放在火堆前。 “我们也想加入。”一人说,“哪怕不做铜牌弟子,也愿做一名无名守山人。” 李长根望着这群年轻人,眼角泛起湿润。他举起酒碗,声音洪亮:“好!既然你们愿与山同命,那我宣布:自今日起,青山共保会设立"薪火盟",凡自愿签署守护誓约者,皆为同盟成员,共享知识,共担风雨!” 酒洒入火,腾起一团烈焰。 歌声再度响起,比以往更加嘹亮。古老的调子穿越林海,惊起一群夜鸟,振翅飞向星空。 而在千里之外的某栋写字楼里,一份文件正被悄悄销毁。屏幕上最后残留的文字依稀可见:“青山项目……受阻……建议启动B方案:制造内部矛盾,瓦解领导层信任……” 火焰吞噬纸张,映出一双冰冷的眼睛。 但那双眼睛看不见的是,在遥远的大山深处,十二把猎刀已悄然围成一圈,刀尖朝外,如同荆棘,守护着那片永不熄灭的绿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