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象升,别闹!你家女儿我不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4章 捷报御览,召其入宫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其余人虽然也想独揽奏报之功,但一想到自身的文笔,当即便不说话了。 开玩笑,人家阮知州是两榜进士,在这些人里,除了卢督师,谁有他的文采好? 回答是肯定的,没有。 众人的态度也是一致的,阮大人文采斐然,当仁不让,来,快写吧。 俺们还等着署名呢。 阮丰身受众望,当即叫人拿来笔墨纸砚,略作思索,落笔而书。 期间更是文不加点,笔不间断。 众人只听得笔声沙沙,纸页翻腾! “书成,请督师过目。” 仅过了片刻,阮丰就拿起墨迹未干的报捷文书交到了卢象升手里。 卢象升略扫几眼,连大叫三声:“好,好,好!” “阮大人,才思敏捷,不愧为三甲进士!” 其余人见督师对其赞不绝口,当下也不再看,排起长队等待署名。 作为首功者苏武,署名当排第一。 苏武见群情亢奋,当下也是大笔一挥,写下两个大字,苏武。 接下来,便是入援兵马总督卢象升。 但见他接过文书之后,眉头微皱,提笔迟疑了片刻,方才落笔。 接着是知州阮丰,其亦是出神后才署上名字。 其余人都纳闷了,哪出问题了,督师,阮知州怎么都皱眉了。 难道,奏报有问题... 待文书传达他们手中时... 尼玛,苏武这小子,也太不地道了。 拢共就这点空白,你老两个大字,几乎全占。 我们的名字写在哪?夹缝里吗? 怪不得督师迟疑,敢情是在找位置... 众将官心中把苏武骂了个遍,但最终也只能把自己的名字写的比蝇头还小。 希望皇帝能认真看,不然这名字白署了... 待一众文武皆署名之后,卢象升便派兵即刻传于京师,奏报皇帝。 接着又命人安排红土堡军士的扎营地,苏武这才得到些许时间休息。 昌平距北京城只有七八十里路,传驿兵飞马疾驰,只用个把时辰便至。 明朝奏报分为两种形式。 一是以个人名义上奏的,称为奏本。 其他类都称为题本。 题本里的内容多为公事,需一式两份。 一份是由通政司直接送到宫内,交由管门的官员,呈递到皇上的办公桌上。 而另外一份则会交给六科廊坊抄录。 而奏本则是直接递给管门官员,由管门官员传递给皇帝。 皇帝看完、处理完之后,才交由六科廊坊抄录登记。 不过,不论是题本还是奏本,都需向上传递。 要经过通政司、文书房备案、皇帝御览、内阁票拟、皇帝批红(明代中期以后,多由司礼监秉笔太监代)和六科抄录等部门参与。 程序复杂而又繁琐。看書菈 因此崇祯皇帝特意下旨,简化流程,凡虏寇军情,直呈御览,任何部门、个人不得阻拦。 这类军情奏报,处理完后也不需下传六科,直接就可着有司办理。 所以,这封奏报到京师以后,只经过管门官员手后,便直送御案。 这时已是十月初七戌时三刻,晚上八点左右。 崇祯皇帝朱由检正在家宴。 皇后周玉凤、贵妃田氏、袁氏、太子朱慈烺、皇子朱慈炯、朱慈炤、皇女朱媺娖等都在宴席之上。 说是宴席,但菜不过六道,酒不过一壶。一大家子围坐一起,这些菜估计都不够吃的。 不过皇帝家宴本也不在于吃喝,更重情感交流。 饭桌之上,崇祯皇帝朱由检面南而座,妃嫔坐于两旁。 皇帝对面是太子朱慈烺,其年方才十岁(虚岁),二月时,也才刚出阁读书。 其人白皙而美,善应对,其足骭骨皆双,且举止端凝,音亦亮。 崇祯皇帝对他十分喜爱,在教育上更是下了血本。 席间,崇祯皇帝还特意考校了朱慈烺的功课,其对答如流。 朱由检对此大喜,连连夸赞:“春哥儿,美玉也!” 朱慈烺不骄不躁,回答道:“玉不琢不成器,儿臣还需父皇鞭策。” 朱由检听了更是高兴,假以时日,这孩子成就定能超过自己。 坐在朱慈烺旁边的皇子朱慈炯、朱慈炤一个五岁,一个四岁。 两位皇子年龄尚小,听到美玉,都吵着闹着要朱由检赏赐。 朱由检难得享受这天伦之乐,大笑答应。 九岁的皇女朱媺娖从小就聪慧,见朱由检难得高兴,当即也加入进来,抱着他的手臂撒娇。 周皇后、田贵妃、袁贵妃、也是掩嘴浅笑。 一家子其乐融融,笑声不断。 这时殿外伺候的太监王承恩大步而来。 “皇爷大喜,大喜啊!” 朱由检闻声放下朱媺娖道:“何事?” 王承恩走到朱由检三步前跪拜道:“禀皇爷,卢督师来报,大同左卫道红土堡操守苏武,对阵建奴斩首四十六级。” “哦,是他!”听到苏武的名字,朱由检来了兴趣。 前段时间,回来复旨的太监曹化淳可是对此子大加赞赏。 当时自己因为建奴入关的事情焦头烂额,并没有时间去关注他。 没想到这才多少日子,这苏武又能斩首建奴了! 了不得! 崇祯皇帝朱由检接过奏报,仔细读阅。 但见其上曰:入卫援兵总督卢象升严夙兴夜寐,总揽全局...总兵杨国柱、陈国威等调兵谴将,刺探敌情...知州阮丰以备军械,供应粮草... 红土堡操守管苏武,于九月三十夜,亲率兵马六百,围奴敌哨探于... 苏武身先士卒,连斩三人,身中数箭血流三升,仍疾呼杀奴... 托皇上之洪福,红土堡军士全歼来犯奴敌,实乃... 其白甲兵两人红甲兵十人,牛录额真一人,领傕一人,合计斩首四十六级。 ... 再往下是两个歪歪扭扭的大字,然后一堆蝇头小字。 临近一看,原来是文武官员的署名。 “这么多人附名,不像是假的。” 朱由检自语,多少年了,他从未在奏报上看到过全歼二字! 虽然苏武斩获只有几十级,但这些都是真奴。 大明于建奴大小战斗上千次,如果每次都能斩首几十级,女真建奴也就不存在了! 崇祯皇帝朱由检心情更加舒畅,又让王承恩朗读一遍。 在座的太子朱慈烺眼神放光,我大明将官也有敢战之人。 皇女朱媺娖崇拜英雄,当她听到苏武身中三箭,仍疾呼杀奴时,其心震动。 朱由检前几日就有意招卢象升入宫垂问,只因杨嗣昌等人言前线战事紧张,督臣不可轻离而作罢。 今日得此捷报,朱由检再也按捺不住。 “宣卢象升进宫觐见!” 王承恩跪拜称是。 “等等,把那个苏武也叫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