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激活帝王系统,开局召唤典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85章 小龙女的瓶颈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第885章小龙女的瓶颈 “三颗!” “便是六十年功力。” 聂政的眸中也是绽着一抹兴奋的光泽,宁凡微微颔首:“这昆仑灵丹着实有几分妙处,回头等你们实力提升上来了,去昆仑探探,看看能不能把丹方搞到手。” “呃!” 要离讪讪一笑,他们虽然自诩身法独步天下,可昆仑那等地方还真不是他们目前可以觊觎的,毕竟人家千年底蕴啊! “主上,此次不少江湖门派将目光放在了宫中藏书阁!” “似乎在寻找什么东西。” “哦?” 宁凡的脸上露出一抹疑色:“藏书阁中有什么值得他们觊觎的?” “不知!” 专诸摇了摇头:“据传,藏书阁中收录着前周大内武林秘籍,甚至有突破大宗师的速通之法!” 宁凡顿时有些嗤之以鼻,大宗师的速通之法? 倘若真有此法的话,如今大禹朝中的大宗师早就开始泛滥了,还至于为了几个小虾米在这发愁?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藏书阁确实是有些神秘!” 宁凡突然想起了那日在藏书阁中见到的那个老头,显然不是凡人,可他却是看不出丝毫的修为。 或许,可以请他出面? 若是如此的话,自己就不用动用核弹了。 或许,可以去一趟皇宫? “你们且退下吧!” “是!” 三人离去之后,宁凡朝着阁楼看了一眼,抬脚步入其中。 这几日他夜夜难眠,却终究是冷落了小龙女。 “咦?” 感受着阁楼内一股微不可察的内力波动,宁凡的脸上也是浮现出一抹吃惊,没想到小龙女竟然也要迈出那一步了? “公子?” 察觉到有人靠近,小龙女也是缓缓睁开双眼,看到宁凡的身影,脸上也是浮现出一抹笑意。 “不错,修为又有精进。” “还差一点!” 小龙女微微摇头,沉吟道:“总觉得差点什么。” “玉女玄心经也遇到瓶颈了。” “差点什么?” 宁凡也是愣了一下,以小龙女的资质,突破大宗师不该遇到瓶颈才是,可如今却是止步不前。 “双修?” 宁凡突然灵光一闪,小龙女也是微微一诧,脸上露出一抹嫣红:“定然是了,玉女玄心经的至阴之气入体之后,无法运转周天,只是徘徊在丹田之中……” “每每修行到关键之处,一道彻骨的寒意便会侵蚀心脉!” 说到这,小龙女的目光也是变得火热,宁凡微微颔首:“既然如此,公子便助你一臂之力!” …… 翌日一早。 宁凡便带着雨化田和典韦一同上朝,毕竟如今的禹王城中暗流涌动,不仅仅是他身边带着护卫,京中的一众朝臣都明里暗里增添了护卫。 “陛下,南境青云侯奏请修缮军营,要朝廷调拨银五十万两!” “南境常年无战事,镇南侯府这些年来自理属地,修缮军营还需向朝廷要钱?” 禹皇蹙着眉头看向徐昌:“自从前年太子命四境屯田,哪怕是北境和西境常年战事,也有巨大收获,他南境已经三年没有战事了,屯田与地方税收的钱粮,都未曾上缴国库。” “青云侯何故再次请朝廷调拨银两?” 听到禹皇的发问,徐昌也是微微颔首:“臣也是此意,故回信青云侯,修缮军营所需银两由镇南侯府自行筹备。” “嗯!” 禹皇面色这才缓和了许多,轻声道:“还有何事要奏?” “陛下,东境飞鸽传书,瀛洲向我大禹宣战!”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众臣皆是面露愕然,随之哄堂大笑! “哈哈哈!” “他区区瀛洲弹丸之地,有何胆量敢向我大禹宣战?” “简直是贻笑大方!” “陛下,臣请率兵攻入东瀛!” 李晋亲自出面请命,禹皇却是微微摇头:“前日太子已经议过此事,由水军攻取东瀛。” “太子,大禹水军何日出兵啊?” “父皇!”宁凡微微拱手:“如今东境战事依旧在筹备中,我大禹对东瀛的情报掌握甚少,儿臣准备半月之后亲征!” “嗯!” 禹皇微微颔首,沉吟道:“传旨,封周瑜为我大禹水军都督,总览水军一应军政,筹备东征事宜!” “兵部即刻调拨粮草军械,筹备战船,全力配合水军东征!” “遵旨!” 徐昌恭敬行礼,禹皇再次开口:“封戚继光为水军副都督,协助周瑜统御水军!” “户部调拨七十万两军费,以用东征!” “诺!” 宁凡一直装作一个透明人,默默地杵在角落中。 “陛下,这两日京兆尹上奏,京城之中多了数十起江湖命案。” “对我禹王城治安造成了极大的困扰,京兆府府衙中的衙役难以压制,请朝廷调遣高手协助。” 禹皇闻言眉头也是蹙起,环视一圈后看向宁凡:“太子以为此事如何?” “父皇,我大禹有律法,禹王城中禁止动武,江湖人也好,平民百姓也罢,不准带兵戈入城。” “既然有人触犯我大禹刑法,自当依法论处!” “不过,京兆府的衙役确实难以镇压,儿臣请此事交由我东宫处置!” “准!” 禹皇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后提醒道:“近日京中因为这些江湖人士动荡,柳渊!” “臣在!” “即日起,朝臣们的安危便交给你们御林军了。” “加大对百官官邸的保护力度,若是出了差错,朕拿你问罪!” “是!” 柳渊郑重点头,宁凡看向禹皇道:“父皇,东淮划分两州之后,也亟需朝廷派遣官员治理。” “儿臣以为,应当及早遣官员前往。” “中书省应尽早拿出章程,州郡官制与官员职位设立。” “此事刻不容缓!” 诸葛亮和商鞅等人也是郑重点头,如今东淮划分两州,可一摊子烂事等着朝廷擦屁股,不管是地方反贼还是东淮的朝廷遗老,都要一一处置。 如今房玄龄和魏徵也仅仅勉强维持而已。 “嗯,如今林相不在朝中,便交给孔明与商鞅操办此事!” “遵旨!” “父皇,儿臣还有一事启奏!” “说!”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