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夫人当家:都别躺,给我起来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37章 太子妃的讨论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太子殿下每个月的休沐都会亲自往鹿山行宫跑一趟。 也不摆什么储君的排场,只是带着几名暗卫,轻装策马,在那边陪帝后住一夜,跟他们说说近来朝中和京都发生的各种事。 太子也知道,皇后娘娘有自己的信息来源,但他作为人子,陪父母聊聊天,请他们给一些建议,也是尽一份孝心。 帝后也很盼着每个月能见太子一面,尤其是皇帝偶尔清醒偶尔糊涂,糊涂的时候便把他认作大皇子,每每都拉着他的手,说让他淘气的时候避着些他母后,免得挨罚。 皇后娘娘总是在这时候笑着摇摇头,也不揭穿他们父子当着自己的面说悄悄话。 “母后,儿臣听姐姐说陶神医已经回京都了,那父皇这边她可说什么了?” 皇后娘娘面容慈和。 “陶神医当初一回京都就被你姐姐送到鹿山行宫来了,也陪我们住了不短的日子。 她的行医手法确实不同于她师兄,很是有些惊世骇俗。 若不是颜儿极力推荐,本宫看着还真有些不敢用呢。” 太子殿下也笑了。 “母后说的是,陶神医在擎州的时候就是这般,之前她和姐姐一同医治那些阿芙蓉成瘾的人,给人家开的药才叫吓人,那患者直接问姐姐,说这位神医是不是想毒死他算了。” 皇后娘娘被他逗笑了。 “这位神医虽然行事出人意表,但确实医术高明,配合之前习衡大夫的治疗,圣上的病情好转了很多。 你别看他刚刚糊涂了一会儿,但不用担心,很快就会清醒了。 而且陶神医和习衡大夫研究出了一套针法,已经教授给了这里的太医,日后照着这个法子每三日为圣上施针,可以有效缓解他的病情。” 看着父皇和母后一切都好,太子殿下也放下心来。 皇后娘娘笑着看向他。 “你六姐姐的事情本宫也有所耳闻,你处理得很好,有你护着她们,圣上与本宫都是放心的。” 太子:“都是书颜姐姐的功劳,若不是姐姐明察秋毫,儿臣还不知道六姐姐竟然在自己府里受了这么大委屈。 也多亏姐姐懂些医理,才能救东儿于危难之中。 现在想想,还真是有些后怕。 不过母后放心,儿臣已经着宗人府安排下去了,日后每三个月都会拜访各个公主府,亲眼看看姐姐妹妹们过得如何。 日后灵儿那里,儿臣也会加倍关心的。” 皇后笑着拍了拍他的手。 “你这孩子也不用太在意了,自来皇家公主都是千娇万宠着长大的,她们都知道自己的身份。 像你六姐姐这般性子的,整个皇室也就这一个了。 若是天家的女儿都能让人欺负了去,那只能说明是本宫没把她们教养好,哪里是你这个做弟弟的责任呢?” 太子笑了笑,知道皇后娘娘也不是客气,这次的事情确实是小概率。 “对了,本宫还听说之前有人算计你的婚事?” 太子殿下闻言一哂,无奈地摇摇头,把前因后果都跟皇后娘娘解释了一遍。 皇后娘娘半晌无语,这可真是……竟有这样让人啼笑皆非的事。 不过既然提到了这些,她也就开口问了一句。 “虽说让你大婚还为时尚早,但你若有喜欢的姑娘,现在也可以相看起来了,到时候母后帮你给人家递个口风,也省得被旁人抢了去。” 太子到底还是个少年,闻言有些不好意思。 “母后,儿臣现在还没有想这些。” 皇后娘娘笑了一会儿,突然开口问道: “你觉得镇北侯府的姑娘如何?她们是你姐姐教养长大的,人品能力都是一流,而且你们在擎州也一起待过好长时间,彼此间也熟悉。 镇北侯府的出身,也配得上太子妃之位。” 太子吓得直接站了起来。 “母后,万万不可!镇北侯府的姑娘们是儿臣的晚辈,如何能乱这个辈分!” 皇后娘娘先是被他吓了一跳,继而又笑出声来。 “你这傻孩子,你也不看看,如今京都之中与你年龄相仿的姑娘,哪个不是比你小一辈? 你是你父皇最小的儿子,可不就是容易比其他人辈分高嘛。 再说咱们皇家也不讲究这个。 你如此反对……是不喜欢她们? 灵儿是年纪小些,本宫看婉儿虽然长你几岁,却正合适。” 太子无奈地笑笑。 “母后,这话您同儿臣说说就算了,可千万不要传到书颜姐姐耳朵里,不然她以后怕是都不让我上门了!” 皇后娘娘笑了半天。 “如何那丫头还能厉害过本宫的太子殿下了!”看書菈 太子也陪着笑了一会儿,然后正色向皇后娘娘解释道: “母后,您了解书颜姐姐的为人,姐姐心中有乾坤,她从来不在意一宅一府,而是放眼整个大晟天下,才能助表兄横刀立马,助儿臣与皇兄们争锋。 儿臣斗胆说句大不敬的话,您也是有这样的能力的,如果不是这大晟后宫困住了母后,您的成就怕是姐姐也望尘莫及。 所以您看,这京都贵眷人人艳羡的至高之位,对像您和姐姐这样的女子来说,反而是囹圄。 方寸之地,难展羽翼。 肖婉与肖灵两位姑娘都是姐姐精心教养的,之前在京都的时候便延请名师,后来到了擎州更是直接把人送到荆夫人身边。 姐姐不说对两位姑娘寄予厚望,但肯定没有想过把她们送进后宫。 成为太子妃,对任何一个家族来说都是助益,但唯独姐姐当家的镇北侯府并不在意,甚至避之不及。 儿臣正是因为与两位姑娘相处过,便更明白她们都无意于此。 儿臣能给的尊荣与地位,她们凭自己的本事也能挣得到。 而且……儿臣明白,至高之位上也有许多无奈。 父皇一生心中唯有母后一人,但仍然免不了要纳几位妃嫔,来平衡朝堂与世家的势力。 镇北侯府的家风便是一生一世一双人,儿臣不知未来如何,只是现在的能力确有不足,怕是给不了任何人这样的承诺。 正是因为有一起长大的情分,才不想破坏现在的关系。 只要不是儿臣,镇北侯府的姑娘们嫁入任何一家,儿臣都能成为她们的后盾。 儿臣觉得,这才是书颜姐姐想要看到的,才算是儿臣报答姐姐的方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