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朝奸臣,要扶我做千古一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59章 大楚无罪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酒馆老板亲自将张绍送出了门口,他目送着那袭青衣缓缓消失在街道的角落之中。 良久过后,那些原本潜藏在周围的陌生人,竟都纷纷现身而出,然后对着门前拱手道:“拜见大人!” 这样的一幕,着实有些惊讶了。 只见刚才还老实巴交的中年男子,居然抬手拂面间露出了一张无比俊秀的脸庞。 他那眉心赫然有着一颗暗红的朱砂痣,点缀的是阴柔。 大楚境内海纳百川,有司汇英才,共分三六九! 千面郎君萧别离,正是奉了王寅的法令前来为张绍“送行”。 “任务失败,我辜负了司长的期望。”恢复真身后的萧别离,不由得摇头苦笑道。 因为他始终没有获得,来自张绍的承诺。 也许对方早就发现了自己的身份,又或者对方是觉得奉魔一事有些无可原谅,谁知道呢。 如果是说假如,王寅要知道了他今天的所作所为,会给日后的张绍带来某种致命危险,不知会不会感到后悔!!! 这些使臣回国后,各国竟都出奇的安静,皆没有放出任何开战宣言来。 齐、赵、魏、韩,他们安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都在等大秦表态。 大家是否能够组成伐楚联盟,便只看秦国的态度如何。 但是那头古老的雄狮,却让人感到失望非常。 秦国不知什么缘故,居然容忍下了大楚的奉魔行为。 大楚明明已经成长为仙人掌,事到如今却还要选择捧在手心吗? 魏皇为此,直接雷霆震怒数日之久。 他真是恨不得现在就跟楚国开战,方能卸下心头之恨。 可是人啊,在现实面前得低头才行。 单凭大魏一国之力,想灭掉如今刚刚吞下燕国的大楚,是多么困难和无望。 即便能战胜,自己的根基恐怕也要被毁去八九不可。 只因那位至今还隐藏在幕后不愿露面,却能逆转轮回光阴的神秘超凡,实在太叫魏国忌惮了。 小扇引寒风,悠悠冬日长,这个冬天想要伐楚是不行了。 只等来年开春再看看局势,有人迫切希望局势能够明朗下来。 急,那便是慢! 魏国很急,大楚不急。 半月时间就这样悄然过去,御书房不光建好了,还一如当初的模样。 那些被砸烂过的桌椅和花瓶,都像是复原了般。 为让楚风顺心,做臣子的难免要费些心力。 少年此刻正准备趴下休息一会儿,门外却及时响起了声音。 “陛下,王寅大人求见。”小太监扯着尖锐的嗓子高声喊道。 楚风听见呼喊并不觉得意外,他只是很无奈。 自己的左相啊,最近简直比他这个君王还要勤奋哩。 “宣!” 楚风在小七的帮助下,快速整理好仪容后便立即沉声道。 房门被小太监给轻轻推开,年轻的身影旋即快速迈入其中。 “陛下,有一个好消息,有一个不算是太好的消息,你想先听哪个?” 如今还愿意这样跟楚风开玩笑的人,确实不多了。 如有五指之数,那便谢天谢地。 嗯,王寅总是要算在这其中的。 有些乐章一旦开始,唱的就是君臣有别。 要相信,未来的楚风只会越来越孤独,这是一定跟肯定! 楚风微微抿嘴,继而转头看向身侧的妮子。 旋即大笑道:“小七,就由你来替朕选吧。” “看看到底是先听好的,还是先听不算太好的。” 影七闻言,顿时很认真的歪头想了想。 她真不聪明,想问题总是要歪头。 “王寅大人,我想先听坏的。” 小七很单纯,他不愿看见陛下在最后会怀着一肚子怒气,所以要先听坏的,然后再听好的。 王寅眸中有悲光掠过,遂沉声道:“张绍,死了。” 寥寥四字,震惊太足。 “咔擦!”楚风手中那杆精美的玉石毛笔,应声段成两半。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蕴含小小的大道理。 原意为,“故事的结局总是这样的,花开两朵,天各一方。” 死了? 影七刹那间捂嘴,她似乎也不愿相信。 那日朝堂之上,那道狂妄的影子和声音,无疑还回荡在这位女孩的脑海中。 正如王寅一开始所说,这个消息不算坏,但也确实好不到哪里去!! 楚风瞬间扔掉手中碎裂的玉笔,起身朝王寅发出厉声询问。 “谁..杀..的。” 两人共同中意的人儿,时隔半月过后就这般没了。 张绍身份特殊,背靠秦国这棵苍天大树。 观九州之内即便是他这位大楚的无上君王,也不敢贸然朝其下毒手。 更遑论对方具有纵横一脉独有的高强实力,超凡不出何人能杀得了这位天骄大才?! 面对楚风的询问,王寅一时间有些难言起来。 最后他还是开口答道:“十日之前,秦国朝堂发生巨变。” “据魏忠贤安插在深处的探子,传来的密信上所说,张绍是死于秦皇..多疑。” 剩下的话,王寅实在不愿再多说。 “哈哈哈,竟是他杀的,竟是死于多疑?!”楚风捶击案牍,眼泪都像是要笑出来了。 少年赶紧擦擦眼角,随后曲指掸落掉水滴。 难道太开心和高兴不成,我想未必是! 人怎会落得这个下场,在场除了小七以外,大概都已心知肚明。 尤其王寅,他瞒着楚风派出千面郎君去伪装成小酒馆老板,进行过请求。 请求对方回国以后要帮着说些好话,这无疑是间接要了那位纵横家的性命儿。 两人都还不知道,张绍到底在秦国的朝堂之上讲了些什么。 身为君王,诛杀臣子这种事楚风也做过,所以他比王寅更加懂得里面的故事跟凶险。 龙有逆鳞触之则死,张绍肯定说了不该说的话,出格了。 楚风的猜测很对,可于事无补。 很多人不需要再见,因为只相互路过而已。 但是能遗忘掉么,当作什么都没发生过心安理得么,应该不能的。 “启禀陛下,臣这次从楚国回来惶恐未达预期,辜负了陛下跟大人们的信任。” “可臣在这遥远的来往路途中,真的遇见过很多有趣之人和事,他们大都告诉臣,回国以后要多说不要少说。” “臣在家想了一个晚上都没有想明白,但就在刚才却突然想通了。” “所谓纵横,不过纵横来,不过纵横去,不过纵横生,亦不过纵横死。” “张绍所言,无愧于心。” “启禀陛下,大楚..无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