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之种田为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43章 农忙了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这顿晚饭吃完,已经是月上中天。 但王大牛和周震死活不愿意住下。 一个是家里的活计放心不下,另一个店里的事情脱不开身。 王氏倒是也理解,并未多留,张罗着给两家各分了一篮子土豆和一篮子辣椒。 土豆这东西,李家人都很爱吃,招待人的两顿饭都没落下这道菜。 自然也没少对着王家和周家各自讲了一番吃法。 两家人得了这稀罕东西就很有些爱不释手。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倒是也都没推辞。 只是王大牛不断嘱咐:“千万记得多留些种。” 他也是问过李秋言,知道这东西高产。 明年也想跟着种点。 红薯的甜头,整个王家坳可是都吃到了。 李秋言闻言点头如捣蒜:“我知道了大舅,留着呢。” 状元烤场用的土豆大多都是中等个头的。 最好最大的土豆都放在窖里做种。 李家常常吃的,都是些歪瓜裂枣。 送人这些自然不能用歪瓜裂枣,不过李秋言也没有打肿脸充胖子,都是挑的中等个头。 这可真是,好裁缝穿着烂衣服,好木匠坐着烂板凳了。 自己反而吃的最差。 罢了罢了,味道反正也没差。 李秋言默默摇摇头,对着王大牛和周震挥手告别。 王大牛赶着牛车,周震赶着马车。 两亲家各自归家。 王家坳那边节令与现在差不多,是以虽说李家人也恳切的留了,但老李头和赵氏还是坚持回去了。 “等过些天忙完了,我再过来住。”赵氏笑呵呵的与杨氏告别。 这俩老亲家一个面上泼辣却讲理,一个面上温和心里有数。 自从日子慢慢变的好过,相处的时间多了,也日渐亲密起来。 客人们走了,李家很快就平静了下来。 杨氏坚决不肯收同村人的礼,除此之外在村里也与先前别无二致。 慢慢的,李秋言成为乡君这件事在李家庄也没有先前那么火热了。 当然,这还有另一层原因,要收麦子了! 收麦子可与收红薯不尽相同。 红薯早一天晚一天刨影响没那么大。 这麦子,可就要抢天时了。 毛头毛蛋几个,连饭也不打算吃了。 早上揣着几个干饼子和水到了地里,一待就是一整天。 李向南吃完午饭歇了会儿回到地里,见几个娃又多割了不少,不由就是一愣:“你们没去吃饭?” 他记得走之前,让大家回去吃饭了呀。 毛头擦了一把汗,笑着回李向南的话:“老爷,我们吃了饼子,还喝了水。” 哎哟哟,干这么重的活吃这点哪够啊。 偏几个娃都乐呵呵的,见李向南要回家,还着急忙慌的说不饿。 李向南也只好作罢。 这一天的成果也是十分显著的,李家的麦子割的快极了。 本来李家就种的其他东西更多些,麦子只种了五亩地,这一天下去,竟然给割的干干净净。 等到第二天,再将替杨氏和老李头种的那三亩收了就成了。 李向南回家吃晚饭的时候这么一说,不由还有些心疼:“还是几个孩子呢。” 可不是吗。 就连杨氏也觉得,这几个孩子是真肯吃苦。 王氏皱眉:“反正就剩三亩地了,明天没那么赶,晌午带他们回来吃。” 李向南咽下一口馒头:“他们定然不来的。” 今日他要回家来弄些吃食,毛头他们就没同意。 这几个孩子,也忒能吃苦了。 “那我明天让人去地里送饭。”李秋言一锤定音。 农忙时节,还是要吃的好些才行。 哪怕就剩这么一天了,也不能糊弄。 李秋言一家人感叹着此事,自然是不知,毛头六人也在说这事。 “哥,老爷真好。” 可不是,不是站在一旁指挥他们。 而是亲自下地,还会关切的问他们有没有吃饭。 毛蛋也感激的很:“咱一定要好好干活,好报答老爷一家人。” 嗯! 几人一起重重的点头。 虽说桌上只有清粥小菜,但管饱。 这种踏踏实实的日子,实在是让几人满足的不能再满足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