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国运游戏:开局选择刘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3章 儒家的变化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陛下,百官已经全部到齐!” 大殿之内,张让用尖锐的嗓子高声唱喏道。 “我等参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听这话,不用张让多说,所有官员向高台之上的皇帝躬身行礼道,声音整齐且响亮无比。 那万岁之声,回荡在天空之中,久久没有散去。 看到这一幕,刘宏嘴角微微上扬。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要不是国运之力在与张角的战斗中消耗过大,刘宏都想将其直接给释放出来。 除了震撼他人之外,最主要的一个原因还是群臣以及天下人知道,现在这个天下依旧姓刘,未来同样如此。 “诸位爱卿平身!” 刘宏声音摆了摆手,中气十足的道。 “谢陛下!” 众人应道。 到现在流程才刚刚开始,首先是刘宏讲一些有的没的,大体是回忆了以往的大汉有多少强盛,先祖二度复兴大汉,如今天下局势怎样,明明天下安康,那些贼子却为了一己私利,将战火带给了天下百姓。 总之给刘备的感觉就是一句话,跟前世那些领导讲话一样,完全没有任何意义,纯粹浪费时间。 说起来,这倒是令刘备有些没想到。 刘宏在他的印象里,怎么想也不像是会做如此浪费口舌之事的人。 首发&:塔>-读小说 (看来儒家的观念已经深入到大汉骨子里去了,哪怕是高高在上的皇帝也无法避免!) 察觉到另一边神情平和的文臣们后,刘备很快便意识到了这一点,在心中摇了摇头暗道。. 儒家或者说是儒家思想,在华夏历史上影响颇深,特别是由董仲舒提出来的大一统思想,对于国家的安稳统治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说到董仲舒,就不得不提到他所达成的一个最大成就,那就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个治国方针怎么说呢? 有利也有弊吧! 对于汉武帝刘彻这位可以评为千古一帝候选人之一的皇帝来说,自然是利大于弊,因为汉武帝刘彻有那个能力和手腕。 儒皮法骨! 说的便是汉武帝时期朝堂格局! 汉武帝刘彻明着支持儒家,实际上却重视法家。 塔读^小说APP@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从汉武帝时期,儒家和法家之间得到重用的臣子相对比,就可以看出很多问题了。 董仲舒提出独尊儒术,堪称儒家领头人,一生也未登上三公九卿高位,而是将其外放! 根据史料记载,皇帝祭祖的地方长陵高园殿、辽东高庙发生了大火,董仲舒认为这是宣扬天人感应的好机会,于是带病坚持起草了一份奏章,以两次火灾说明上天已经对汉武帝发怒。 这不妥妥的作死吗? 刘彻是什么人,那可是谥号汉武的皇帝,没有将其直接斩首,已经很给儒家面子了。 其他大多数儒家门人同样也是如此。 只给名声,高高捧起,但不给其任何权力! 而法家之人跟儒家之人相比,情形又截然不同了。 先后担任太中大夫、廷尉、御史大夫的张汤;政治家、理财专家、与霍光同为汉武帝顾命大臣的桑弘羊。 这两位在汉武帝时期首屈一指的名臣,可都是法家之人。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汉武帝刘彻有这个手段,让儒家为他所用,还不受其害。 但这不代表其他皇帝也有这个能力! 自汉武帝之后,特别是在汉朝之后,因为百家消失,儒家独尊的缘故,它一点一点发生了质变,迷失本心,越来越畸形! 到最后,除了那寥寥几个坚守本心的读书人外,儒家门生大多数都是唯利是图的腐儒。 独尊儒术的弊端,后世中可有着活生生的案例,或者也可以说是血例。 赵宋一朝,儒家士大夫苟且偷生、卖国求荣。 宁愿害死精忠报国的武穆岳飞,也要跪舔金人! 这便是以那群腐儒治国的结果,哪怕中途出现了一批司马光、王安石、包拯、辛弃疾这样坚守儒家本心的名臣也无济于事。 哪怕是文武双全的唐太宗李世民,也不免受到了几分儒家思想的影响,认为天朝上国是礼仪之邦,理应大方,这才爽快无比给外族送了各种当时最为先进的技术,给后世华夏子孙埋下了一个很大的隐患。 衣冠南渡、儒家风骨、满嘴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这些可都是那些腐儒玩出来的花样! 简直是罄竹难书!! 幸好,现在的儒家思想还算很正常,是君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和宋朝时期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愚忠不同! 但共同的是规矩、礼仪同样多。 弄完了这些表面工作后,刘宏这才对旁边站立于一旁的张让点点头。 见状,张让躬身行了一礼,捧着一张朱红色的卷轴,站到了众人面前,朗声道:“天子有感群臣平定黄巾之乱的功绩,特于今日举办大朝会,论功行赏。” 说完,张让便展开朱红色卷轴,刚张嘴打算念起来。 就被人给直接打断了,只见刘宏突然开口沉声道: “诸位爱卿,此次剿灭黄巾军的战役中,虽然冒出了不少军功卓越的年轻将领,但首功者还是皇甫嵩和朱儁这两位将军。”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他们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乃国之顶柱。” “也确确实实做到了,出征前对于朕的承诺!” 望着下方位居首位的皇甫嵩和朱儁两人,刘宏眼中闪过一抹满意之色。 这两位不管是能力亦或者品格,都是上上之选,而且永远不会背叛自己,去跟那些世家之人同流合污。 也就是,只要有这两人在,他刘宏便可以高枕无忧的坐稳这大汉江山,与那群该死的世家门阀斗一斗。 “此次平乱中,左中郎将皇甫嵩南征北战,百战百胜,位居首功,诸位可有异议?” 刘宏微微一笑接着道,并且做了一副自己很民主的样子。 众人闻言,齐声应道:“左中郎将皇甫嵩,当居首位!” 只有袁隗、何进等人脸色很难看,倒也没有说些什么。 毕竟,刘宏说得本来就是事实,他们根本就狡辩不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