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快穿:工具人不走剧情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96章 七零重生文里的懒弟妹四十七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苏继工拉着赳赳往外跑,一边跑一边跟她讲外面的情况。 “村里刚刚来了好几辆车,都是京市派来的,几位老师都是一起来的,这次回去也是一起接回去。” “这些年,他们一直不曾放弃,不曾灰心,终于等到了今天,真为他们感到高兴!” 赳赳也很欢喜,有本事的人就应该被好好对待,好好尊重。 不过她也知道,几位大人物能坚持到现在,和村里的和谐民风脱不开关系。 大队长带头的所有村民,都很尊敬这些读书人。 自从苏春娇找了张教授帮忙,大队长发现了潜在的能人之后,就慢慢的找各种借口帮助这些人。 教授们也知情领情,帮助村里改造了不少东西,同时也有事可做,找到了精神寄托。 赳赳他们到的时候,几辆车子那边已经围着很多村民了。 几位教授和村民们挨个握手告别。 “苏队长,谢谢你们这些年的照顾,谢谢乡亲们。” “不,不用谢,应该的,应该的。” 大队长一脸的拘谨,他知道这些人有能耐,但没想到这么有能耐! 他见过最厉害的领导就是社里书记了,这些以后可都是京市的领导。 张教授是最先与村民合作的,她对村民更熟悉一些,目光看过村里的这些孩子们。 她真诚的对大家说道:“乡亲们,孩子们以后不管走哪条路,都别忘了让他们读书识字,这是以后进入社会保命的能力,也是赚大钱必备的本事呀!” 别的大道理她没有提,只趁着这次转折机会给他们说这个,估计他们会记住的。 果然,村民们纷纷表示一定会的。 看见苏继工两口子过来了,一直不爱说话的郑教授对他们招招手。 苏继工看着他这动作却想抬腿就跑。 但这个时候,一向贴心的媳妇笑眯眯的拉着他走了过去。 郑教授一脸严肃的看着苏继工说道:“你该好好看书了,你很聪明,只要好好努力一下,等机会来临的时候,你就有一博的能力。” 苏继工一脸的郁闷,果然又是催着他学习。 郑老师不知道哪里得出来的结论,觉得他很聪明,明明不喜言语的一个人,见到苏继工总是絮絮叨叨。 苏继工看在他要走的份上,也不反驳他,只是低头“嗯嗯啊啊”的应付着。 他没听出来郑教授的言外之意,可赳赳听懂了。 她感慨,果然能有大本事的人都很聪明,仅仅是来人接他们这一个信号,他就能猜到接下来的发展。 赳赳见他怒其不争的看着苏继工,赶紧拧了他一下。 苏继工痛的一下抬起头,然后就看到郑教授那严肃面容下,期盼的目光。 他愣住了。 他,是在期盼什么? 期盼自己能好好学习,迎接他口中的机会吗? 这一刻,尽管他知道自己的懒病没得治了,但还是不想让郑老头在临走之前失望。 他摇摇头,自己可太善良了! “放心吧老头,你的话我牢牢记住了,你不是说我最聪明吗?肯定忘不了。” 郑教授看他真的听进去了,露出一丝笑意,点点头,背着手走了。 赳赳看着苏继工目光追随郑老,说道:“真的记住了?” 苏继工收回目光,看着刚刚拧自己的小妮子,想着,等回家收拾你。 然后点点头,“记住了,他不是说我很聪明嘛!” 赳赳:“……”记住的就这一句? 等车开走了,大家也都散了。 这些大人物只是他们生命中的过客,生活还要继续。 这些京市来人,就像是一个信号,慢慢的全国各地都陆陆续续的有了响动。 直至第二年的十月份,一封封电报,彻底轰动全国。 “同志们,社员同志们,好消息,好消息,经国家教育部决定,于今年十二月份,恢复高考,恢复高考!参考人员不限年龄,不限……” 正在地里忙碌的知青们,听见大喇叭里传出来的大队长的声音,只觉得脑子嗡嗡的。 一位已经下乡六七年的老知青,明明年纪不大,却身体颤抖着看向旁边的伙伴。 “怎么回事?我,我怎么听不清大队长在说什么?是最近太累了吗?” 他的同伴也是一脸的不知所措,“我,我也是,我问问别人。” 他们手忙脚乱的跑到旁边那块地里,找到同为知青的同志们。 结果看到了那些年轻面孔都抱在一起,嚎啕大哭。 此时,他们再也不在乎那一直撑着不同于村民的知青形象。 然后一个人突然仰头喊了一句,“我终于能回家了!” 其他人也反应过来,跟着喊了起来,顿时一片响声伴随着哭泣声。 看着这一幕,他们终于相信,自己没有听错,他们真的等到希望了! 这澎湃的场景感染着他们跟着一起喊了起来,哭了起来。 四周的村民社员,看着这些知青“发疯”,没有一个人制止或者嘲笑他们。 他们都是看着这些稚嫩的小青年,慢慢走到今天,理解他们的行为,毕竟家家都有孩子。 虽然平时怎么怎么嫌弃他们啥也干不好,但此时也为他们感到高兴。 晚上,苏家人也在饭桌上讨论这件事情。 被今天的气氛影响,苏母看着自己这三对儿子儿媳妇,也开始幻想着她家能出一个大学生。 “老大,你们两口子要不要去试试参加高考?” “噗,咳咳咳……” 苏继东直接将嘴里的粥喷了出来。 还好他身手敏捷一次,转个方向,不然这顿饭大家不用吃了。 张桂凤也是满头黑线的看着苏母,“妈,我小学都没毕业。” 苏母也是想起来苏继东那学习成绩,白了他们两口子一眼。 接着目标转向二房。 应该说是二房的苏春娇身上。 毕竟二儿子那成绩还不如大儿子,好歹大儿子当年上课还算坐得住。 她一脸笑意的看着苏春娇,“春娇呀?你去参加考试能不能行呀?” 苏春娇一脸不好意思的挠了挠额头,小声的说道:“妈,我没上过学。” 苏母:“……”忘了二儿媳妇家是个什么样了,怎么可能舍得让孩子上学。 苏春娇看苏母把视线转到三房,松了口气。 还好突然想起来,自己这辈子应该不识字才对。 不过,就算识字,她也不打算现在去考大学。 诚然恢复高考的第一年是个机会,但,在她心里,现在这个风口更是个百年难遇的好机会。 尤其是他们已经抓住了机会的一角,要赶紧趁着这次风起飞。 至于学习,她一定会学的,但不是现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