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文娱:从西游记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战一触即发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黄钟一行人回到宾馆,瞧着姑娘们一个个依旧一脸兴奋,他不由得调侃道:“嗨嗨,我说咱们能不能有点出息,五十万日圆就乐成这样,晚上别睡不着觉。” “师兄,你以为我们都像你一样呀。”宋菲不满地撅起嘴。 五十万日圆,兑换成华夏币的话,大概一万左右。 一下子就变成万元户,对乐坊的姑娘们来说,这简直跟做梦似的。 有了这笔钱,回去的时候,像是冰箱彩电啥的,都可以给家里买回去。 想想到时候家人高兴的样子,她们怎么能不兴奋呢? 这年头,大多数国人对岛国的印象,就是这些电器了。 就连全程打酱油的杨主任和安教授,也都有份,这两位也一直眉开眼笑的,听黄钟这么一说,连忙摆出一本正经的模样。 杨主任当然有乐呵的理由:老婆交代的任务,肯定能完成,而且还是超额完成,搞不好能弄个几大件电器回去。 别人出国,都是费劲巴力地在国内兑换点外汇。 他这次跟着出来,全程陪榜,愣是从天上掉下来五十万日圆,你就说上哪找这种美事儿吧? 都是跟着小黄沾光啊,杨主任心里也很是感慨一番。 “你们高兴我也不拦着,不过都有点胸襟,对于以后的你们来说,没准这都是小钱儿。” 黄钟还是给师妹们打打预防针,别真赚到大钱的时候,再被吓到。 “我们当然没有黄师兄你那么大的胸襟。”林玲嘴里笑着打趣。 黄钟眼睛一扫,然后咳嗽一声:“这方面还是别比了吧。” 就算是刚刚发育的宋菲和曾格格这几個,黄钟都比不过,没法子,人家天然就具有这方面的优势。 姑娘们也反应过来,不由得俏脸飞红。 黄钟一瞧不好,连忙挥挥手:“都过十二点了,赶紧回屋睡觉。” 说完,他先带头撤了,要不是看到黄师兄怀里抱着孩子,姑娘们肯定不会轻饶他。 第二天上午,姑娘们依旧兴致勃勃的,张罗着要去买电器。 国内最紧俏的三大件,就是彩电、冰箱、洗衣机。 不过大家也犯愁:买完了怎么带回去啊? 还是杨主任这样的老同志有经验,人家早就打听好了,跟大伙解释:“不用在这边买,等回到京城就行。” 姑娘们更蒙了:回去还上哪买去? 杨主任就解释了一通,原来京城专门有一种商店,叫出国人员服务部。 等回去之后,只要提交相关的出国手续,再加上足够的外汇,就可以在那地方购买领取相对应的商品。 否则的话,总不能扛个电冰箱回国吧? 大伙一听,这才放心,到时候,把钱准备好就行。 黄钟也是第一次听到这方面的情况,他也准备买点家用电器,家里还没冰箱呢。 另外,彩电的话,也再买一台,给先生家里换个带色的。 杨主任还告诉大家,像是一些小件儿的电器,还是可以在这边购买携带回去的:比如电动剃须刀和电吹风之类,这些在国内都属于紧俏商品,很不好买的。 这样的结果就是,黄钟又被师妹们拉着去逛了一天的街。 不过这些姑娘花钱都很仔细,并没有铺张浪费。 当晚,电视台的娱乐节目里,就播出了黄钟他们这一期,反响超出想象的好。 尤其是黄钟和小泽指挥等人合奏的那个节目,令观众耳目一新:啥时候见过小泽指挥弹钢琴啊? 而那首睡莲,也成为了继故乡原风景之后,第二支开始风靡起来的曲子。 而观众对于女子十二乐坊这个奇特的乐队组合,也产生极大的关注。 老百姓纷纷往电视台打电话,询问哪里可以购买到乐坊演奏的音乐磁带。 而在这天晚上,钢琴王子也受邀参加同档节目,这当然也是为了造势。 钢琴王子的表现同样不俗,节目播出之后,同样受到热烈欢迎。 在这一点上,岛国人也差不多,骨子里都有点崇洋媚外。 黄钟也变得越来越忙,主要是和唱片公司以及电视台进行洽谈合作。 早知道的话,就把小李子带来好啦。 而且黄钟也只能是和对方进行初步的商谈,定下大概的框架;具体的,还得京城文化传播公司出面。 参考几家唱片公司给出的条件,黄钟最后还是敲定了索尼,毕竟索尼实力雄厚,在全世界都有影响力。 出乎意料的是,竟然还有来洽谈录影带的。 黄钟想想也就明白,乐坊成员都是年轻漂亮气质脱俗的美女,当然是一边听一边看,那才叫享受呢。 除了商业方面,黄钟一行人还受邀访问了几所音乐学校。 比如小泽指挥就邀请他们去了小泽先生的母校,桐朋学园大学;另外还有国立音乐大学,在这里,黄钟还见到了久石让。 纯粹是友好交流性质的活动,自然都比较友好。 乐坊的姑娘们也算是大开眼界,见识到这边顶级的音乐学校。 同时还了解到了岛国这边的传统乐器和音乐,岛国这边的传统音乐被称为邦乐。 传统的乐器,也有三味线、尺八、太鼓、十三弦古筝,还有十七弦琴、萨摩琵琶等,多是根据华夏乐器改制的。 比如所谓的三味线,其实原型就是三弦儿。 至于尺八,这个就更不用说了,我国古代其实就用这个名字,后来传到岛国这边。 从这些都能看出来,华夏古老的音乐和乐器,对岛国音乐的影响之大。 或许也正是因为如此,女子乐坊在这里才具备了成功的基础。 这种交流和参观,黄钟和乐坊成员的心情还是比较愉悦的,毕竟所见所闻,令他们更加为自己祖国曾经灿烂的文化而感到无比自豪。 不过黄钟还是告诫师妹: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历史只代表着过去,想要重现华夏文化的辉煌,还需要努力。 比如马上就要到来的,就有和钢琴王子的争斗。 经过这几天的发酵,整个岛国文化界,都十分关注此事。 可以预见,届时胜利者必将受到热捧;而失败者,则只会沦为嘲笑的对象。 搞得乐坊的姑娘们都紧张兮兮的,心里没底儿。 还好有师兄在,看到一脸风轻云淡的黄钟,姑娘们就又变得信心十足。 参观的最后一站,是东京艺术大学。 这里是岛国最顶级的音乐学府,除了西洋乐之外,还设置了本国的传统音乐专业,培养出坂本龙一和千住明等等知名的音乐家。 这天上午,艺术大学最大的礼堂内,济济一堂,岛国音乐界,齐聚于此。 甚至礼堂外面,还簇拥着大群大群的在校生,根本挤不进去。 而有幸混进去的学生们,则看到宽大的舞台上,精心布置着一条横幅:西洋乐器与华夏古乐交流大会。 毕竟是艺术交流,要讲究含蓄。 虽然有一较高下之意,但是也不能写的太明显,直接弄个大乱斗之类挂上去。 而偌大的舞台上,也泾渭分明:左边摆放着一架三角大钢琴,右边则是古筝、扬琴等各种古老的乐器。 此时此刻,它们都静静地摆放在那里,大音希声。 年轻的学生,永远不缺乏激情,看到这样的宣传标语,不少人都觉得热血沸腾,开始议论纷纷: “大战一触即发,真的很期待!” “我却觉得可笑,华夏人实在狂妄,竟然敢挑战钢琴王子,不自量力!” “起码他们还有挑战的勇气,我们呢?” “我们和华夏文化同源,只要华夏乐器获得成功,那同样也是我们的胜利。” “还胜利呢,醒醒吧。” 在前面几排就坐的,则是音乐界的知名人士,有学院的教授,有知名的校友,也不乏青年才俊,可谓是汇聚了岛国大半的音乐人。 很快,后面学生们的目光也从台上汇聚到这边,继续新一轮的谈论: “哇,连小泽指挥都来了,那可是我的偶像。” “我竟然看到喜多郎,听说他娶的妻子,是某口组大佬的女儿?” “是坂本学长,真想上去讨要签名。” 黄钟一行十五人,也已经在电视台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进入到东京艺术大学。 校园已经有百年历史,由以前的美术学校和音乐学校合并而成。 大家一路走来,可以看到斑驳的古迹,也有现代化的教学楼和设施,历史感与生机活力交汇在一起。 前面是一座颇有些年月的小园,里面古树参天,黄钟停下脚步,口中轻轻哼唱起来: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黄丁丁也跟着爸爸,轻声唱着,只是小家伙还体会不到这首歌的意境,摇头晃脑的,唱得挺开心。 其他人也都停下脚步,乐坊的姑娘们不知道,黄师兄为什么忽然唱起这首《送别》。 好像和今天的比赛有点不搭啊? 安教授嘴里却轻声说道:“当年李叔同先生,东渡留学,就是在这所大学就读。” 啊,原来是这样,姑娘们也不由得肃然起敬:那可是李叔同啊! 前半生为俗世李叔同,是多才多艺的才子。 后半生成佛门弘一法师,是大彻大悟的高僧。 “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离别多。” 黄钟唱到最后,目光悠远,仿佛带着无尽的回忆。 宋菲眨眨眼,轻声和身边的伙伴说道:“黄师兄,李叔同,好像还真有点像?” 曾格格嘻嘻两声:“那黄师兄也要出家才行。” 林玲也点点头:“黄师兄不是演过唐三藏吗?” “我可不敢与前辈相比。”黄钟也回过神,“我们只是追寻大师的足迹,努力前行,走吧,现在就是属于我们的战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