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的1992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0149章 座谈2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罗老旁边桌子坐着的赫然是501寝室三贱客。 好死不死的,偏偏是刘斌这个直男跟罗老紧挨着坐。 孙建国有点担心刘斌这个大嘴巴胡说八道。 片刻功夫,十几家媒体的长枪短炮就跟了过来。 罗老边吃东西,边跟跟孙建国聊天。 聊了没几句,他就转头问左手边的刘斌,磁卡好不好用、比之前的饭票怎么样。 王超跟程晓东也意识到遇上了大人物,大气都不敢喘,只顾低头干饭,盼望尽快把盘子里饭吃完好撤退。 孙建国装作跟他们不认识,自顾自的吃餐盘里的东西。 刘斌看着怼在他脸上的相机镜头,跟周围一大群官员做派的人,神色有点紧张。 “还…还行!” 罗老又笑道:“小伙子今年多大了,上几年级,生活怎么样…” 刘斌磕磕巴巴的回答着罗老的问题。 “……上大一,哦不对,大二了。生活嘛…物价太高,食堂涨价涨得厉害…”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孙建国暗自叹口气。 刘斌对周围人脸上尴尬的表情视而不见,越说越上瘾。 “…就说这个青椒鸡蛋吧,上个月还是5毛一份,这个月已经涨到六毛,涨幅高达20%。米饭去年五分钱一两,现在8分;木须肉倒是没涨价,就是里头看不见肉,全是土豆条子…” “斌哥,快点吃,回去下午还有事呢。” 程晓东扒完饭,打断了刘斌滔滔不绝的牢骚。 刘斌这才掐断话头,低头吃东西。 罗老有点意犹未尽的意思,见刘斌开始吃饭,就转头问孙家国:“小孙,小刘同学说的情况你了解多少?” 孙建国脸上火辣辣的,万一应对不当给罗老留下滑头的印象就不好了,可是也不能削了学校的脸面... 他斟酌着用词说,“罗老,最近两年全社会的物价上涨得都很厉害,我们学校食堂也难以独善其身...每个月15元钱补贴,饭量大的男同学有点不够吃,所以平时勤俭节约、手里有结余的女同学都成了香饽饽,追求的男生都得排着队...” 罗老被他后面的话逗笑了,周围的领导也都跟着笑了。 孙建国的这番话既反映了物价问题,又活跃了气氛。 罗老笑过之后陷入了沉思。 谁也不敢打扰他。 突然,他把筷子一搁,抬头对孙建国说:“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依我看,我省大学生的生活补贴标准是时候往上提一提了。” ...... 把罗老一行人送走后,李校长把孙建国叫到了办公室,详细询问了他跟罗老离开礼堂之后的所有谈话内容。 孙建国一五一十的作了汇报。 作为教育部直属的重点大学,理工大学跟江大一样,地位相对超然,但是省里的支持、特别是财政支持对学校来讲也是很重要的,千万疏忽不得。 老李对孙建国的表现很满意,很快就放他走了。 孙建国前脚刚离开老李办公室,大哥大就响了。 他接起来一听,原来是江城电视台的记者,不知从哪弄到他的号码,想约他明天上午补拍几个镜头。 这时候的记者还带着“无冕之王”的光环,孙建国不敢托大,连忙答应下来。 一个出境记者,加一个摄影,组成了一个采编小组。 两位记者是坐公交车来的。 孙建国和王超在南门公交站台接到他俩的时候,两人都是一头油汗。 出镜记者叫岳灵珊,摄像记者是个小伙子,两人看上去年纪都不大,估计在台里地位不高,要不也不至于连个采访车都没混上。 拍摄的地点分三个,一个在图书馆、一个在校办工厂、一个在校园的路上。 孙建国按照岳灵珊的要求,摆拍了刻苦学习搞研究、认真指导产品生产、在校园里匆匆走路三个镜头。 王超作为群演也参与了拍摄,扮演跟孙建国一起讨论问题的学生、以及在校园里走路的同伴。 捣鼓完这事已经到了中午,午饭王超给安排的小肥羊,孙建国也去作陪。 吃完饭,孙建国一人包了五十块钱红包当车马费,相当于他们一星期工资。 别看俩记者入行时间不长,对此已经习以为常,连推辞都没推辞,直接塞进包里。 把记者送走,孙建国跟王超火急火燎的去了东方大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