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书荒年,我靠空间宠夫养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8章 不会死心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崔大人眼神有些茫然。 接着沈千宁把抓来的男子丢在了后衙的院子里。 然后和崔大人说了一下具体发生的事。 此刻,男子已经被吓得瑟瑟发抖。 沈千宁在村子里说和县令熟悉,他心里是不相信的,一个乡野村妇,怎么可能会认识县令。 但现在,听到沈千宁和崔县令很自然地聊天,他知道沈千宁没说谎。 崔县令听完皱眉。 “也就是说,你发现了他们的计谋,并且出手破坏了。” 沈千宁看了一眼男子。 崔县令立刻让人把人带下去关押。 等到人被押走,沈千宁才道:“虽然我已经破坏了她们的行动,但我觉得他们不会轻易放弃,这些人都是没有赶上春耕的人,家里已经没有余粮,不偷都会饿死。” 现在还好,好歹有点吃的。 等到大雪封山,到时候就说不定了。 崔县令目光深沉,听到沈千宁分析,也觉得这些人不会轻易放弃。 抬起头,担心问道:“那你说该怎么办?” 沈千宁很认真:“先通知村民,让他们防着突然出现的外村人,另外就是加强官差的巡逻,不说每个村子都去人,但至少在镇上要安排上官差驻守。” 普县下有好几个镇。 安排上官差,在发生事情的时候,也好第一时间去抓人。 崔县令觉得沈千宁这个提议比较好。 问道:“你今年当真要交赋税?”他还是希望沈千宁能自己留着,哪怕变卖成银子也行。 沈千宁望着崔县令,知道崔县令心里在想什么,会心一笑道:“难道朝廷就没有分配任务给你?” 崔县令坦然道:“分了啊!让我今年上交粮食,可我们这里才大旱了,交不上也是情理之中的吧!百姓日子已经够苦了,朝廷不帮忙也就罢了,我怎么能够让百姓的生活雪上加霜。” 他可不是没良心的人。 沈千宁不缺粮食,而且,她相信这样做对她还有萧飞野都有好处。 于是道:“我已经决定要交赋税了,也算给你减轻一点负担,而且我联系了陈老板,等粮食可以收的时候,打出来的粮食都不用在村子晾晒,从田里收获你们就直接拉走。” 粮食这玩意太打眼。 早点运走放心一些。 崔县令心里挺钦佩沈千宁的。 “那南瓜?” 沈千宁道:“南瓜你要种子就好了,等南瓜采收后,我会把种子单独晾晒出来。” 人交给了崔县令,该说的事情也说了。 沈千宁去找陈仲秋。 陈仲秋听说稻子还有几天就收获,立刻道:“我等会就去找人准备着。” 沈千宁道:“最好找五大三粗的男人,我担心有人来村子抢粮食。” 她觉得那些外县人不会轻易放弃。 为了活下去,这些人做出什么事情都有可能。 必须要提前防范。 陈仲秋也听出中间的问题,询问了一番后道:“你说的这些人我倒是知道,他们不止四十几人。” 沈千宁再次震惊。 惊讶地看着陈仲秋。 陈仲秋继续道:“你知道的四十几人,应该只是他们联合起来附近的一些人,事实上,隔壁县来普县的人,少说也有上千,这些人分散在各个地方,之前我以为这些人只是出来找事情做,现在想来,他们应该都是打的抢粮食的主意。” 他也是听隔壁县的商人偶然间提起。 本来没有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 如今,却开始为普县的百姓担心。 沈千宁很讨厌这样的人。 皱眉说道:“他们胆子未免太大了一些。” 陈仲秋轻笑:“何止是大,这些人都是当初逃荒的那些人,你没逃荒大概不知道有多乱,为了一点粮食就杀人都是正常不过的事,他们这些人中很多人手中都沾了血。” 沈千宁想到了消失的门村。 世道太乱,人性已经经不起推敲了。 陈仲秋看沈千宁低着头也不说话,担心是自己的话吓着了沈千宁。 赶紧安慰:“当然你不要害怕,再过三天我派人先去你们村子。” 买沈千宁家的粮食是小事。 他主要想照顾一下沈千宁,毕竟,他靠沈千宁的菜也赚了不少。 要沈千宁出什么事情,他也会内心不安。 沈千宁路过铁匠铺的时候,重新买了一把砍柴刀,顺带还给三个孩子一人买了一把小匕首。 回村子的路沈千宁很小心。 也不知道萧老伯他们怎么和那些外县人对峙,她并没有在回村的路上再遇到那些人。 快到青田村的时候,沈千宁还是决定去提醒一下青林。 等她从青田村回家,天都快黑了。 村里已经组建了巡逻的队伍。 晚上四个人一组,巡逻一个时辰换岗。 沈千宁自然也要巡逻的。 不过,她也不想占大家便宜。 拿出了空间里还没吃完的杂粮。 让秋水和石娘子晚上煮糊糊给大家吃。 她还大方地拿了几个鸡蛋。 糊糊里面打一个鸡蛋搅散,再放一点盐,对村里人来说,这就是美味。 沈千宁这么大方,村里有那么一个两个心头有意见的,也没意见了。 因为只要巡逻的人,晚上都能喝上一碗。 所以在沈千宁家外面直接支了一口锅。 村里的晚上再也不是静谧的,而是热热闹闹。 村外的小树林。 几个外县的人聚在了一起。 白天说话的妇人,大家都叫她月桂婶。 月桂婶也是狠人,一家人逃荒被人盯上,想要抢走她家的粮食,她不想被抢,也不想一家人被饿死,所以反抗了,拿着菜刀直接把来抢粮食的三个人砍伤。 自那以后,月桂婶的胆子也大了。 只要敢盯上她家的,都没落得好下场。 渐渐地,月桂婶的胆子越来越大,她开始抢别人的。 大雪之后,她没赶上春耕回到村子。 她们村子大部分人都没赶上春耕,虽然地里种了粮食。 但粮食长得极差,还不够粮种。 正因如此,她才会心一横决定来普县抢粮食。 反正只要她们彼此不泄露对方的名字,官府想要抓人很难。 她去了不少村子,就盯上了泥窝村。 因为泥窝村有十几亩地的水稻长得太好了,一块田能当别人家好几块地的收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