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书荒年,我靠空间宠夫养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4章 南瓜籽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沈千宁之前提议的事情他觉得很好。 南瓜的产量很高,老百姓都种上,也多一点吃的。 如果沈千宁手中的南瓜种子被商人买了,他还想买就难了。 沈千宁想到了一件事道:“我听说新皇人很好。” 崔县令眼中带着钦佩道:“新皇的确很好,勤政爱民,而且也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人。” 沈千宁道:“既然如此,我觉得你可以把南瓜籽上交给朝廷一些,让朝廷一起推广,今年收的南瓜种子很多。” 她只能用很多来形容。 家里晾晒南瓜籽都是直接摊在院子里晾晒。 崔县令有些不明白沈千宁说话的意思。 心头有个小想法但又被自己的想法给惊讶到了。 “我有些不懂你的意思。” 沈千宁认真看着崔县令道:“我一个妇道人家,有什么好东西拿出来比较显眼,但你不一样你是县令,拿各种东西都是正常的,实不相瞒,我需要你的庇护,所以我希望你越爬越高。” 崔县令来到普县后,普县的变化很大。 她知道崔县令是一名好官。 崔县令震惊道:“你是想成全我?” 沈千宁很坦率地承认:“可以这么认为吧!南瓜籽我给你,你可以上交朝廷,南瓜我也可以给你一些,你直接送去皇宫,让新皇品尝,怎么种植我也会告诉你,如果皇上赏赐下来,你分我一点就好。” 赏赐她还是想要的,谁会跟银子过不去。 崔县令被沈千宁一席话震惊到半天说不出一句话。 过了好一会,才真正地回过神来:“你是认真的?” 沈千宁无奈看了一眼崔县令道:“你看我的样子像是在跟你开玩笑吗?” 崔县令连连摆手,笑道:“不像再给我开玩笑。” 沈千宁道:“那不就得了,我没有和你开玩笑,我说的每句话都是认真的,南瓜籽这种东西就算我想献给朝廷,依照我的身份地位,也只是白白给别人当嫁衣,我信不过别人,但我信得过你。” 书中对崔县令的描写不多,但只要有崔县令的场景,都是说崔县令是一位好官。 她不怕崔县令一个人贪墨功劳。 崔县令感动不已。 这是沈千宁对他的信任。 认真看着沈千宁说道:“既然你信得过我,我也不会辜负你的信任。” 说完后突然笑道:“而且我也不敢对不起你,要让我娘知道,我估计得挨揍。” 他娘嘴上没说,但他知道,他娘是真的在乎沈千宁。 不管什么事情都会想到沈千宁,就连吃饭,也会念叨两句。 沈千宁被崔县令的话逗笑了。 “伯母还真有可能会揍你,话说回来,此事关系重大,我希望你亲自派人送给皇上。” 南瓜这个功劳还是很大的。 崔县令心里比沈千宁清楚。 保证道:“你放心我心中有数,这件事我会亲自经手,你等着我的好消息就行了。” 沈千宁和崔县令约定好过几天就把东西送来。 站起来要走,崔县令却说起另外一件事:“你先别急着走。” 沈千宁又坐了回来。 等着崔县令继续说下去。 崔县令目光柔和道:“还有一件事情和你说,之前你提起三个孩子念书的事情,因为灾荒的关系,城中的私塾之前都被关停了,我决定办一家私塾,主要收寒门子弟。” 他出生寒门。 所以很清楚寒门子弟想要出人头地有多难。 他现在有能力,就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若是能帮助到别人,那是他的荣幸。 沈千宁眼前一亮,一个想法从脑海中冒了出来。 赶紧问道:“办私塾需要很多银子吧!我能不能加入啊!我现在有钱呢!” 卖菜赚了上千两银子了。 她平时也不怎么花钱。 而且,要是私塾有她的份,三个孩子念书的事就好解决。 崔县令很坦诚:“换成别人我肯定不愿意,你若是想投入一点银子进来倒是可以,只是我丑话说在前面,私塾不一定赚钱。” 沈千宁明白,道:“我清楚啊!你都说了收寒门子弟!” 她现在最大的爱好就是赚钱,多一点产业没关系。 每样都投入一点,能分银子就分。 反正她相信自己看人的眼光。 崔县令想到私塾的事情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落实下来,于是道:“私塾的事,等一个月后我们再好好商量,争取开春前开出来。” 沈千宁同意下来。 她去了陈仲秋那里。 只是今天运气不怎么好,陈仲秋刚好出去,只好叮嘱店小二带话。 她没什么需要买的,直接去了城外。 结果村里人都在等着了。 马车上放了不少东西。 沈千宁看了一眼笑道:“今天大家花了不少钱啊!” 吴婶子不好意思道:“把家里的所有钱都花光了。” 沈千宁想到之前说请青田村和村里人做工的事,结果因为徐长河和王麻子他们太厉害,导致村里人没机会干活,于是道:“之前还说请你们干活,等谷子打完,你们帮我挖地吧!” 十几亩种了南瓜的地都得挖出来,她要种植豌豆和胡豆。 吴婶子笑道:“大家都理解的。” 村里人看徐长河他们做事那么勤快,也没好提起帮忙的话。 毕竟打谷机的确比他们摔打谷子更快更方便。 回到村子。 沈千宁见徐长河他们没剩下多少田了。 昨晚大家都没有睡好,于是她主动让大家停下来。 院子里堆了很大一堆谷子。 才打回来的谷子还有些湿润,必须要晾晒。 沈千宁之前就没计划晾晒的事,无奈,只能翻动一下散热。 好在第二天一早,陈仲秋和衙门的马车就来了。 崔县令对这件事很在意,亲自来到了泥窝村。看書菈 按照朝廷交赋税的规矩,沈千宁先让崔县令收谷子。 直接拉了两马车的谷子。 崔县令道:“稻草你留着,说不定以后能卖钱。” 粮草粮草,要粮食也要草料。 谷草是很好的草料。 沈千宁也没打算糟蹋那些谷草,正好崔县令来了。 她把南瓜和先晒干的南瓜籽给了崔县令。 估摸着有十几斤南瓜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