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美洲风云:温哥华1619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62章 朱由校会是彼得吗?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会议室里的其他人听完莫文韬的办法,都不约而同地眼前一亮,脸上大都带着些兴奋的神色。 “……这个办法不错!那帮江南士绅是该放放血了!”高文亮第一个赞同道:“还要再加上一条,明朝的新军要聘请我们的军事教官进行训练! 嗯,我们也可以帮忙培训低级军官。” 坐在他身边的张学毅却皱眉道,“帮助天启编练新军,这能成吗? 天启和魏忠贤他们有这個能力? 还有,如果真让朱由校做成了……他会不会像俄国的彼得大帝那样,开始进行全方位的改.革? 一旦明朝拥有十万火器部队,我们可对付不了!” 关小虎想了想,摇着头说道,“应该不至于!大明朝积弊难返,问题太多了! 不是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可以轻易扭转的……朱由校,他也不行!” “是啊!”李松年插话道:“具体做到什么程度,还是要看环境和人,当年英国人赫德给清政府当了几十年海关总监,建立了一套严格的海关制度,清朝灭亡的时候,海关关税比之前多了好几倍,但这也不能阻止清政府的最后垮台! 我觉得这个办法,最多也就是为明朝续命,不可能再让明朝复兴的!” 吕建成听了众人的意见,仔细思索片刻,面露迟疑地向莫文韬问道:“老莫,小宋和学忠他们也认为应该用海关关税扶持明朝吗? 我知道这个办法有很多好处,甚至能让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迎刃而解,但是……明朝和清朝毕竟有很大的区别! 清朝是以小族御大国,心虚不敢真的改.革,明朝却没多少这方面的顾虑! 而且明末的士大夫我们也接触不少了,他们对新知识新技术,并不像清末士绅那样排斥,甚至和耶稣会的人也接触密切。 我担心……不!我认为明朝在未来必然会学习我们,出现一场【现代化改·革】,不用彼得大帝那样的改.革,哪怕像洋务运动那种,未来我们可就没有压倒性的军事优势了!” 莫文韬闻言,沉吟几秒,缓缓摇头道,“……可是我们目前只能采用这个办法,不是吗?.. 明朝现在的财政事实上已经破产了,一个关宁新军,拖延了一年都没有钱组建,还让努尔哈赤趁机破关而入。 如果继续这样下去,明朝很难撑过接下来二十年的气候异常期。 我想我们只要控制住对明朝的支持力度,就能尽量延缓明朝的改.革速度,有二十年时间,本土说不定都有上百艘蒸汽铁甲舰和数千驾飞机了! 另外,我不认为明朝能跟在我们屁股后面可以崛起……反过来,如果我们掌握那么大的优势还被明朝反超,那也是我们活该!” 最终吕建成和其他人都被说服了。 是啊,现在本土已经造出了第一代可实用的蒸汽机,那蒸汽铁甲舰还会远吗? 有了蒸汽铁甲舰,就能控制整个美洲西海岸乃至整个美洲,那么拿下洛杉矶的石油也就不成问题了,石油工业一旦建立起来,内燃机必然应运而生,汽车飞机也将出现…… 如果这样还能被明朝翻盘,那只能说明他们都是废物! 三天后,东江管委会决定应大明朝廷邀请,派遣使团赴大明京师,商讨国事并与之缔约。 不过让大明使者刘鸿训感到失望的是,威震辽东的高大帅并没有答应跟他一起去京师面见大明天子,理由是军务繁忙。 谁都知道这是不信任大明朝廷的推脱之辞,但形势摆在面前,大明现在有求于东华,刘鸿训遗憾之下也不再坚持。 十月十七日,经过一轮推荐和报名自荐,使团人选终于出炉。 管委会正式任命东华公民、东华陆军上校李仁军为东华共和国驻大明特命全权大使,并将他的军衔从上校特别提升为少将。 同时任命外交委员会顾问佛里德斯为外交专员、任命东华公民、义从军后勤处中校钱观廷为贸易专员,任命义从军警卫营副营长胡老四为使团卫队长。 此外,使团还配有秘书、翻译、厨师、技术顾问、随从等二十六人,以及两个排八十人的火枪卫队和十五名精锐胸甲骑兵(其中多数是殷人和济州人)。 十九日,使团乘坐新家园号战舰从复兴港出发,前往天津卫的大沽口。 随船同行的,还有刘鸿训和他随从,这次他成功把东华人拉到了大明这边,虽然没有邀请到高大帅,但也算不辱使命。 除了与东华使团回京城复命,他还有另外一个任务,那就是带着前任朝鲜国王李珲的亲信金宝,回京陈述朝鲜发生的“篡位”始末,以供内阁诸公参考。 不过,这个金宝整日哭诉自家主公被流放的惨状,弄得刘鸿训十分烦躁,所以他一得空,就找到东华的李大使闲聊些东华的趣事,以摆脱那个朝鲜怨妇。 只是,今天他们在甲板上谈起面见大明天子的礼仪时,气氛也变得不像之前那么愉快了。 “……李大使!这跪拜之礼,乃是华夏传统!您为何就不能迁就一番呢?须知入乡随俗,乃为客之道。” 听到李仁军不肯和大明天子下跪,刘鸿训有些急了,语气也变得不那么温和。 李仁军斜了眼面前这个一身大红官服的老头,心说开什么玩笑,就朱由校那个高中生小屁孩,还想让我跪他? 老子又不是那些想当奴才的贱种,真是想屁吃! 他有些憨厚的圆脸上也收起了一直挂着的笑容,他冷冷地道: “……刘老先生,入乡随俗,那是建立在不侮辱人格的基础之上! 抱歉!我国百年前就已经废除了跪礼,哪怕是亲生父母,也没有资格让我们下跪! 神灵之下,人人平等! 如果你坚持的话,我就不能去面见大明天子了,和方阁老他们谈,应该也可以缔约吧?” 刘鸿训见对方不为所动,胡子都快捏断了,急道: “可这……这,圣上血气方刚,万一因此而迁怒,该如何是好?” 李仁军淡淡地道:“……我相信大明天子会做出理智的选择。 刘老先生,你应该清楚,莪这一次去大明京师的结果,关系到大明社稷的安危吧? 我并不想以此为要挟,但我也不希望因为一些莫名其妙的因素,影响东华和大明的关系! 否则,损失更多的,一定是大明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