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超时空史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62章 摘茶,春游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这日,春暖花开,惠风和畅。 妙玉身着水田衣,梳着妙常髻,淡雅宁静的站在栊翠庵山门前,与一众小尼姑们等着。 不一会,远处隐隐约约传来一阵少女的嬉闹声。 妙玉眼眸微动,很快见着了一群姿容绝艳的青春女孩们,正言笑晏晏的走来。 她们当中,既有年方二八的妙龄少女,也有双十年华、身段长成的美貌女子,既有弱柳扶风似的娇弱,又有端庄莹润的丰美。 不一而足,共同构成群芳翩跹的美景。 但。 妙玉的眼神,却落在被诸艳包围的一名男子身上。 他……俊眉修目,身姿挺拔,见之不俗,虽处群芳之中,却相得益彰,诸多女子或相互顽笑,或朝他展颜,无不妥当,仿佛这些女子全都…… “妙玉!” 楚祯和她打了个招呼,笑道:“我们来你这打扰了。” 姑娘们都说打扰了。 妙玉淡淡一笑:“我这儿平日里清静,偶尔来些人热闹也未尝不可,况且园子本是神仙之物,不必说什么打扰。请进,因人多,有怠慢之处还请谅解。” 今日来的人有点多,园子里住的人全都来了,包括李纨贾兰,还有王熙凤和巧姐。 各家的丫鬟们也都捧着东西来了——饮料,茶叶,茶杯,点心等,因栊翠庵茶杯不够,她们就带过来了。 王熙凤朝姑娘们笑道:“咱们这次不像是来开什么诗会,倒像是来游春了!” 宋婉秋奇怪问:“我们不是来摘茶叶的吗?怎么开起诗社来?” 王熙凤听了就笑:“宋姑娘是怕写诗?正巧呢,我也不会写什么诗,我们几个不会作诗的就只吃酒,看你们和易安居士写诗作词!” “嫂子好个狡诈的!” 探春笑道:“都还没开始,你就想逃了,你问问大家,依你不依?” 姑娘们都道不许,今日定要凤姐来写诗! 宋姑娘也要写! 一個都躲不开! “……” 宋婉秋表情精彩,半晌才笑道:“那好吧,我也来献丑,韵和平仄要是不对,你们别笑话我就好……真要笑话,就笑话他!” 手指楚祯。 “笑我干嘛?” “伱也不会写诗啊!你替我被笑!” “谁说的?我家娘子已经教会我了!” 楚祯信心满满,一旁的李清照掩嘴笑着,楚郎会作诗写词,一大半都是她的功劳。 “快进来罢。” 妙玉招呼她们,姑娘们鱼贯而入,楚祯跟在后边,目光落到妙玉高挑身材上。 他其实,很早前就想在今天,吃到,妙玉的少女茶…… 似有所感,妙玉站定,等着她们进来时,瞥了他一眼。 楚祯朝妙玉笑了下。 众人进了栊翠庵,很快见到围绕在四周的梅花树,树上已挂了果,青涩的果实沉甸甸的,让人看了有种丰收喜悦感。 ——至少宋婉秋看了会觉得。 她看着梅子好一会,才赞叹道:“我还是第一次见到那么多梅子!” 众人都知道她是现代大户人家的“小姐”,而在现代,到处都是高楼大厦,想见梅花树不太容易,除非特意去游玩欣赏。 楚祯看着满树果实,微笑道:“我想到了首词,清照可能你也听过。” “宋朝的?” 李清照看过来,略一想,就想到了好几首关于梅子的词。 唐不以词出名,因此大概是说宋。 黛玉笑说:“你是不知道清姐姐的才学?过目不忘,肚子里有五卡车的知识” 李清照噗的笑起来,抬手拧了拧她的香腮,其他姑娘们也都笑着。 她们都知道卡车是什么。 “楚郎,是什么词?” 李清照转而继续问楚祯,准备待会也写一首相近的词,让郎君点评。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楚祯念出来,目光看着梅子时,李清照以清脆的少女嗓音帮他补完,众人看过来,她笑说:“去年时,此词方在汴京传开,黄翁曾赞称:"解道江南断肠句,只今惟有贺方回"。” 黄翁就是黄庭坚。 黛玉也赞说:“三句皆是写闲愁,词不可谓不工妙!” 宝钗,宝琴,探春等都是会写诗词的,众位姑娘们一起谈论一番这首词,又很快聊起了别的梅子词。 妙玉笑道:“可惜今日没下雨,楚大爷又在这,姑娘们要写愁可有几分为难了。” 李清照几人都羞着笑。 有楚祯在,愁从何来? 秦可卿笑说:“幸好今日没下雨,不然待会可没法摘茶叶” 去年摘茶时她也在。 但比起去年的青涩,如今的秦可卿可就妩媚许多,一颦一笑都很勾人。 众人进了栊翠庵,在禅堂小坐片刻,和去年一样洗手、更衣,再戴上草帽,各人再拿着一个香囊,跟着妙玉一块往后院茶园走去。 宋婉秋悄悄和楚祯说:“摘茶叶还要专门洗手换衣服,果然雅致!” 楚祯一笑,妙玉是有洁癖的,轻易不会染上污浊。 “栊翠庵的茶园比去年大了些?” 戴着一顶草帽,穿着轻薄衣裳的宝钗,很快看出不同。 楚祯多看了她一眼。 体丰怕热的宝钗,一旦穿轻便衣物,她的身段就很难再掩饰住,雪白的肤色与鼓囊囊的胸怀,很能吸引人的目光留连。 妙玉笑道:“去年时你们只得了不到三两茶回去,我自己也没多少能喝的,去年我就补种了一些,今年茶树长得很好。” 妙玉其实不像她表面那样清冷。 相反,楚祯觉得她很喜欢热闹喜庆的氛围,只是她不肯多参与而已。 姑娘们穿戴整齐后,各自拿着一个香囊做盛放茶叶用,便一起步入茶园中,三三两两,结伴同行。 少女们纤细、丰美的身段,婉约,秀丽,英气,柔弱的气质,无一不美。 楚祯拿出手机,给她们拍了一张照片,王熙凤看了过来,笑着不知跟旁边的宋婉秋说些什么。 妙玉腰间系着茶篓,走了过来,淡淡道:“楚大爷不摘茶叶?” “我不摘!” 楚祯回答得干脆,手却抬起来,在茶树顶上捻了一粒嫩芽,放入她柔软玉手中。 妙玉动作一滞,不动声色的拿过嫩茶叶,再甩开他的手,眼神不由自主的瞟向其他人,生怕被发现了。 “我只想喝妙玉的少女茶!” 楚祯笑着说出这句话。 妙玉岂能不知? 这个俗气神仙,就是为了掩饰这大胆且露骨的话语,才故意装作落落大方的说话! 少女茶……少女茶,不就是为了吃她胸怀内里的香气? 哪儿是喝什么茶! “妙玉已非是少女!” 妙玉也神情淡然的回他。 楚祯笑道:“不似少女,胜似少女。再者,我喝妙玉牌奶茶也是可以的。” 在其他人看来,两人就是在闲聊。 可在妙玉听来,这话简直就是在调戏于她! 虽然,她听不大懂,何为妙玉牌奶茶。 盯着他好一会,妙玉才冷笑:“纵使你想喝,也得有空来才行,晚上我这儿不招待客人!” “我是园子主人,怎么是客人?”楚祯笑道。 “栊翠庵我做主!” 妙玉继续冷淡。 “好好,你是主人,我是客人……身为客人,讨两杯少女的奶茶喝,总是可以的吧?” 楚祯眼神里多了几分明着的欲望。 妙玉清冷的面容冷淡,纤手还在摘着茶叶,可胸腔内的一颗少女芳心,却砰砰跳得厉害。 他人以为她二人是在闲聊。 却不知,她与楚祯是在…聊着奸情之事! 妙玉在这刹那间,想起来曾与他在房内,关起门,被他搂在怀中,坐于蒲团,手捧佛经为他念经文的一幕幕。 每每经文才念一段,她就被亲得丢开佛经,只与他拥吻。 “呵。” 楚祯轻笑,他看到妙玉呆住后脸红的样子,喊了一下她,她才回神。 “我想喝妙玉为我熏制的茶!” 楚祯重申,目光与看过来的林妹妹眼神对撞,一时有些心虚。 但色心不变。 妙玉深呼吸,冷淡且嫌弃的说:“你来了,我还能将你赶出去不成?你、你……你只管找个时间来,我为你再、再熏一杯茶叶!” 熏一杯茶叶! 楚祯心中一荡,忍不住又说:“我想亲眼看着妙玉你,用体香为我熏制!” “……” 妙玉羞恼的瞪她,清澈眼睛里满是恼意,转身就离开,和邢岫烟一起摘茶叶去了。 楚祯心痒痒。 黛玉走过来问:“楚大爷也想吃斋念佛不成?” “念佛还好,吃斋就饶了我吧!”楚祯拉住她小手。 黛玉轻哼一声,靠近后小声说:“你要给妙玉封什么妃?” 楚祯一惊,黛玉却已经走开。 李清照悄悄问她。 黛玉小声道:“他牵我的手,眼神还有愧疚,准是没好事!” “……” 一个时辰后,茶叶摘完,姑娘们都累了,怕热的宝钗出了一身汗,楚祯无意间靠近,就闻到她身上馥郁的少女香气。 而秦可卿挨近一些,就更能闻到了。 但眼下不是时候。 妙玉带着大家把茶叶炒了,刚好到用午饭时,众人更衣完毕,来到梅子林下,在地上铺了布,坐上去。 太监宫女和丫鬟们把准备好的点心、斋饭送来。 妙玉道:“既有望梅亭,当有青梅酒。你们取酒来喝罢,行酒令也要有酒。”说罢,看向李清照,笑道:“擅饮、能饮、会饮酒的易安居士在此,没酒也称不上是来春游的。” 楚祯笑道:“但愿今天不会有"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黛玉,宝钗,宝琴等一众姑娘们都笑得不行,宋婉秋也不禁莞尔。 李清照含羞带嗔的看向他,嘟囔着:“楚郎只会取笑人。” 说着,忙让自己的丫鬟麝月与小红回去拿酒。 紫鹃笑道:“早有备好,姑娘们等会。” 文官看了看四周,今日来的戏 班子姊妹不少,她试着跟老爷说:“有酒却无乐,不如我们几个清唱几曲助兴,老爷可觉得好?” 眼下虽离太上皇和老太妃去世没多久,禁止宴饮,但在神仙园子里却不拘这些。 楚祯笑道:“也好,你们清唱几段,对了,清照你教她们唱宋朝的词曲如何?” 黛玉忙说:“这个好,顺道也把清姐姐作的词都唱出来,让咱们也来听听” “还是唱如梦令?” 李清照觉得,她能拿出手的就只有两手如梦令。 “好啊。” 众人都赞成,李清照却又摇头,对她们笑说:“不如咱们把唐宋以来的词牌都写上,拈阄儿来决定写什么词,谁写的好,就让文官她们唱什么曲!” 宝琴忙说:“这个不好,文官怕是要一直唱清姐姐的曲!” 众人都笑起来,这是夸李清照写得好。 “我自然不算在内,我教你们韵律!” 李清照改口,众人于是都说好。 香菱忙起身说:“我来写!” 黛玉对她们笑说:“她近来是学了诗词的,让她写罢,看她漏了几个,再由她老爷补上!” “她老爷不就是你家老爷?”秦可卿笑道,黛玉不答,众人却又笑起来。 香菱在太监们搬来的桌子上,将记起来的词牌名都写上去。 楚祯和她们吃喝,一会儿后,香菱写完,又思考一番,添上几个词牌,才把纸条拿来给楚祯看。 宝钗笑道:“香菱写了什么?我们可不会偏门的词牌。” “念奴娇,鹧鸪天,渔家傲,如梦令等都有。” 楚祯念出来,王熙凤一听就头疼,这些她可都不会! 幸好,有人也不会。 第一首《虞美人被黛玉写出,众人都称赞,李清照喊了几个小戏子们过来,教她们怎么唱。 众人边吃喝边听,秦可卿听着听着,忽然说:“可惜不在宋姑娘家里,不然我们还能听到钢琴来伴乐!” 众人看过来,宋婉秋笑说:“我现在才感觉到,小时候学钢琴还是有几分用处的,不然眼下多尴尬?半点才艺也不会。” 大观园的姑娘们个个都会诗词,即使不会,也能琴棋书画里挑一样。 不一会,芳官、藕官几人学会后,开始清唱。 来自宋朝的词牌韵律,在六百年后的大顺朝响起。 一顿饭吃到下午方歇。 楚祯把众位姑娘们写的诗词都记录下来,将来说不定能汇集成诗词出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