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末年:我的快乐奋斗史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5章 祖大寿的倒霉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崇祯14年3月初,辽东锦州 祖大寿独自一个人在总兵府里叹气:去年到今年,锦州断断续续被攻打了好几次,这次已经彻底被围了。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祖大寿? 为什么倒霉的总是我祖大寿?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他心里感叹这么多年了,坏日子与坏消息总是不断到来。 目前唯一好一点的消息是粮食还有很多,差不多可以维持几个月; 同时,官兵们都是自己的手下,都能指挥到位。 但锦州已经变成了一座孤城,锦州与外面的消息被完全隔断了。 幸亏在夜不收多次侦探,发现大量建虏人马,并得知建虏开始挖壕沟后,自己马上派出好几波人马往外面送消息。 否则,这消息现在还真送不出去! 这次,建虏好像来真的,他们竟然在锦州城外开挖壕沟了,并在周围布置了不少人马。.z. 如果没有外部的支援,锦州城里的人马根本不可能突围出去。 其实,按照正常情况,如果建虏愿意付出一定的代价,那么锦州城估计也支撑不了多久就得破城; 但建虏就这么耗着,不进攻却挖壕沟,围困锦州。 -读小说 这二十年来,大明与建虏的战事一而再、再而三的糜烂,自己却就是这糜烂战争中的倒霉蛋。 表面上看,自己的家族日益荣耀,祖氏满门都获封官职。 自己兄弟辈祖大乐、祖大成、祖大弼,子侄祖泽远、祖泽沛、祖泽盛、祖泽法、祖泽润、祖可法等,都是上自总兵、下至副将、参将、游击的各级军官。 但实质上,自家人更知自家事:辽东战事让自己苦不堪言,这不断失败的战事让自己和家族放在火山口上。 建虏的骚扰和入侵、朝廷内部的指责和防范、朝廷经常性的欠饷、军饷被上级部门克扣导致自己家族内部纷争不断。 作为一个总兵,除招募的士兵外,私家兵还有上千人,要养活这么一支近2万人的队伍,一年再怎么说也要40万银两; 自己还要向兵部、东厂、总督、巡抚那边送点好处费。 可在朝廷官员看来,自己和自己的家族总有问题。 甚至还说祖家打仗不够勇猛,可能与建虏有染。 养活这么多官兵,没有银子和粮食,怎么能安抚人心? 朝廷的官员真是一点不知道他的苦。 自崇祯皇帝继位以来,自己更是在倒霉的道路上一路狂奔。 崇祯2年,黄台吉绕过长城,自己跟随袁崇焕驰援京城,到京郊差点就跟随袁崇焕一起下大狱,要不是自己溜得快,下场可能跟袁崇焕一样。 尽管后来有收复滦州、永平、遵化、迁安之功,重新回到锦州前线防守; 但自己从此再也不敢轻易离开军营,生怕被东厂番子暗中抓捕。 崇祯四年,自己奉孙承宗之命修复大凌河城; 但没想到就发生大凌河城被围了三个月,城内的粮食吃完了就杀马吃,马吃没了,就杀人相食的事件。 没有办法,自己假装投降,先行派遣自己的亲儿子祖可法、侄子祖泽润、副将刘天禄、张存仁等四人随来劝降的建虏将领石廷柱一同到了建虏大营; 自己最终于这一年十月第一次作为大明的叛将投降了建虏。 在取得皇太极的信任后,自己趁机逃回了锦州,幸好朝廷并没有怪责,但自己和祖家的名声彻底坏了,自己的儿子也留在了建虏那里。真是耻辱啊!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接下来就是与建虏一轮又一轮的小败仗,然后就一次又一次被黄台吉劝降,直到这次锦州又被围困; 如今该怎么办呢? 投降建虏肯定是不可能。 其一,自己祖辈下来享受大明的优待和荫庇,怎么可能做这苟且之事呢? 其二、建虏以区区几十万人口,巴掌大的苦寒之地、落后的文化怎么值得自己去投降? 其三、按照各处得到的消息,投降的汉人将领如耿精忠之流,也是低满人一等,缺银子缺军粮,建虏的日子更不好过。 可现在如何才是好呢?发往兵部和蓟辽总督洪承畴的消息应该收到了。 突围可能性很小! 即使突围出去,自己的兵活着突围出去的能有多少? 到时候自己岂不是就一光杆司令了。 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十月,经过崇祯皇帝圣旨批准,吴三桂正式获授总兵,团练辽东宁远中左、中右、前屯、中后兵马事务。 从此,他也算是大明诸多武将中的一号人物。 副将说道:“总兵大人,这锦州被围,属下也心情低落,但我们还是要听朝廷和蓟辽总督的调令!” 吴三桂没有说话。他心里很清楚,这次他有麻烦! 首先,祖大寿是他舅舅,也是他的恩人,祖大寿被建虏俘虏或杀害,都对他有影响; 其次,锦州在宁远的前线,如果锦州失守,那么宁远就成为了抵抗建虏的第一线,危险大幅上升; 最后,吴三桂如果见死不救,他很难在祖氏家族立足。 如今,只有派出夜不收,先等待时间,伺机而行! 人性是复杂的,祖大寿这个人很难评价! 很多人看他最后投降了满清,就觉得他很差、很菜! 事实上,如果把明末历史好好看,就会发现他很无奈、很倒霉; 同时,他做得也并不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