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末年:我的快乐奋斗史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8章 商议战争(1)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崇祯14年6月中旬 对于崇祯安排过来的监军张若麒,周铉当然有意见; 但只要他不乱讲话,不插手瞎指挥,短期内,周铉也就当他是空气。 周铉知道他既然从京城来,应该知道一点朝廷的事情,比如说孙传庭放出来了吗?德王来京城了吗?“皇家孔圣人学院”开始筹办了吗?…… 想到这里,周铉认为下次应该在京城安排一个人,打探消息,然后发给自己,以便于自己能够了解最新的局势;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尽管他是穿越者,但也不是每件事情都能清楚; 更何况,不是每件事都如过去的历史,一成不变; 连周铉自己都改变了一些人的命运,比如洪承畴、曹变蛟等人。 周铉问道:“张大人,这2个多月以来,京城有什么事情发生吗?” 面对国舅,可不是面对洪承畴,而且陈新甲也给他打过招呼,周铉不好惹; 于是,他小心翼翼地回答道:“国舅大人,京城也没有什么大事发生。 范阁老带领户部和顺天府伊在京城到处掩埋脏物,救济穷人; 鲁王也来到了京城,并在京城住下来了; 衍圣公也来京城,听说要办什么学院; 主要就是这些事。” 周铉继续问道:“那战事如何?” 监军张若麒摇了摇头,说道:“不好,河南、湖广、南直隶很多城池失守。皇上很生气,朝廷也是议论纷纷,仍旧没有拿定主意; 丁启睿总督与河南巡抚、湖广巡抚相互弹劾,都认为对方要承担责任; 但有一个好消息,锦衣卫传回来的消息说,流寇内部发生火拼,献贼死了。” “什么?张献忠死了?”周铉大声问道,他太奇怪了。 周铉记得,按照历史,这张献忠不是崇祯皇帝死了三年后,即1647年才死掉吗?怎么现在已经死了?难道是自己穿越导致起义军内部发生火拼吗? 监军张若麒很诧异周铉的神情,但仍旧回答道:“是的,听说尸体都火烧了,而且是在襄阳,闯贼吞并了他的部队。” 周铉眉头紧锁,觉得事情有些蹊跷; 如果李自成吞并张献忠,势必兵力和战斗能力大增。 张献忠的四个干儿子,特别是李定国的战斗力,那可真是杠杠的! 说不定,开封城破可能会提前; 周王、朱九灵、杨文岳、虎大威等这些人可是危险提前来临! 这可怎么办? 哎,算了吧!不想这些,赶紧解决眼前的事情,周铉有些心急。 既然如此,那就早日同大家商议如何打吧! 毕竟,现在已经是6月中旬了,离他自己设定的时间只有1个月。 晚上,照例是晚宴招待从京城而来的监军张若麒; 周铉有心事,所以晚宴也有些冷场。 待晚宴快要结束时,周铉说道:“诸位、既然皇上希望早日驰援锦州,我们明日上午讨论该如何打仗吧!只有我们十位,再加上祖大乐将军。” 众人皆同意此安排。 第二天上午,辽东巡抚邱民仰、监军张若麒、四位太监、吴三桂、曹变蛟、周遇吉、祖大乐都到齐了。 周铉先说道:“诸位,今日我们11位商定驰援锦州的战事,这是绝密消息,请不要外泄,待实施日再发布命令。” 众人皆点头,明白其重要性。 周铉先请吴三桂简单介绍建虏状况、兵力和布局; 大明官军状况、兵力和布局; 塔山、杏山、松山、锦州周围的状况。 待吴三桂介绍完毕后,周铉请众人发言。 四名太监当然说不出什么东西,他们只是要显示自己的存在。 监军张若麒问道:“周国舅,为什么军中副将、偏将、幕僚请过来一起讨论?也许他们对现场有更多了解。” 周铉差点就要骂人了;他心想,就你张若麒事多! 为了避免张若麒和太监打小报告,周铉还是冷静下来,解释道:“张大人、诸位,军中副将、偏将知道的事情,三位总兵应该都知道; 我们今日讨论的事情乃是军中机密,人多口杂,容易外泄,引起不必要麻烦; 各部的偏将、副将只知道自己军中状况,很容易只思考自己的得失,导致对战局不利。” 监军张若麒这才闭了嘴。 辽东巡抚邱民仰说道:“钦差大人,这战怎么打,还是你来决定吧!我们提点建议,如果众人没有异议,那就按照这样执行。” 周铉点了点头,他本想请周遇吉讲出来,因为他的思路就是周遇吉的方案,上策中策下策方案。 但他又担心日后害了周遇吉。 因为大明有奇葩的政治环境,如果没有大腿抱,肯定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于是,周铉说道:“本人有上策、中策、下策,今日一起讨论一下,看哪种方案更好、更合适、更能打胜仗。” 众人一听,皆精神百倍。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随后,周铉说出了上、中、下策。 上策是围魏救赵,绕过锦州,快速拿下义州,擒拿济尔哈朗等建虏将领;回头拿下围困锦州的4万建虏军马; 中策是锦州外围挖壕沟,守住建虏外逃方向,然后消灭这一波围困锦州的主力; 下策是逐步从松山稳扎稳打,逐步推过去,但要在义州和沈阳的建虏增援之前营救锦州成功。 众人皆对上策很感兴趣; 因为大家知道,如果这件事干成了,那绝对能够升官发财; 但大家又担心风险很大! 于是,众人提出了如下问题: “官军能否长途奔袭,拿下义州?这段路程可是有些远。” “建虏的夜不收是否会侦察到官军出动情况?” 告^在线免。费阅&读! 但因为一年前,建虏多次小范围攻打锦州,所以义州才被建虏重视起来。 听到两人的简介,周铉说道:“目前,我们难以确定是否采用上策。 首先,义州状况还需要充分了解; 其次,如果不阻挡围困锦州的建虏和义州建虏之间的连接,袭击义州有很大风险; 最后,要足够多的马匹,因为初步预估,建虏在义州也有1万人以上。” 众人点了点头,都认为需要充分掌握义州的状况。 对应于中策,众人又提了不少意见: “义州的建虏是否会驰援围困锦州的建虏,然后前后夹击大明官军;” “围困锦州的建虏是否会坚守不出,强攻他们是否会付出巨大代价;” “围困锦州的建虏粮草多吗?如果皇太极从盛京发兵驰援他们,那该如何?”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众人对消灭围困锦州的建虏信心不足,因为这里有约4万建虏,他们会固守阵地,等待援军。 对于下策,众人认为可能能够救援锦州,但是所得较少,伤亡较大,因为这是硬碰硬地面对建虏; 而且,如果建虏及时驰援,则会出现翻版的“松锦之战”,只是没有那么惨罢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