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们是文官集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189【势豪之家】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魏进忠道:“俺问什么,你回答就是。” “是,爷爷尽管问,孙子定会一五一十答。” 魏进忠朝船外一努嘴,“怎么回事啊?” “哦,是这样的,”许老二站起来老老实实回道,“孙子不才,手底下经营一个打行,名字叫‘罡会",昨前天吧,接到老主顾一桩买卖,说有脚夫在福山塘恃强霸踞要冲桥梁,什百成群,私划地界,设立盘头、脚头,凡是商民货物就横索,脚价稍不如意就抛货河下,无人承挑,以至商贾裹足……叫我们罡会的去把人收拾了。” “哦?”朱灵均听到,脸一下严肃起来,“脚夫哪家的?” 许老二鼻子里哼出一声:“哼!还有哪家?奚浦钱家豢养的走狗!” “钱家……”朱灵均慢慢攒紧眉头,“你那老主顾又是哪家?县城赵家?” 许老二摇摇头:“不是,是白茆浦的归家,但实际是福山曹家与钱家有过节。” “水利疏浚?还是争田?” “多半是争港口,不过两家对那儿的腴田也争得厉害。那群脚夫特娘的就是棒槌会的人,成天手上带着铁棱、拿流星锤上街的那群玩意儿……” 朱灵均问两句就大致清楚了来龙去脉,可见也是相当熟悉。可两人对着话,似乎把魏进忠晾在一边去了。朱灵均慢了一拍才察觉到,脑子嗡一声,急忙转过身来瞧。 好在魏进忠十分淡定,脾气也好得很,他俩对话,他就边喝茶边听。朱灵均急忙解释:“魏爷,本身事情不大,里头关系有点复杂。简单说就是两个势家为了各自地盘的利益在互争,而且两家本身也有宿怨。” “是吗?”魏进忠放下手中茶碗,又斜眼瞥了一眼,“什么势家竟如此嚣张?” “就是常熟本地的,实话实说本地的势豪有二十多家,有那么几家比较横,其中就有奚浦钱氏,白茆浦归家,李墓塘的老徐家这些……” 魏进忠眼底有讥诮之意:“常熟不是你保生社的老巢吗?原来还是有你们不敢惹的势豪之家?” 朱灵均有些尴尬了:“魏爷,小人的访行有一半业务都靠他们提供,只要不是涉及利益,一般来说关系还是不错。而且不仅常熟,太湖以东沿江海的高乡基本都是这种情况,苏州城反倒相对简单些。” “此话怎讲?” “因为势豪之家都是世代经营自己的市镇,就像钱家有奚浦市,归家有九浙和归家市,徐家有老徐市,何家有何家市,这几家是比较早的,后来钱家另一支又经营了三丈浦的鹿苑市。这些市镇的主姓之家就是钱、归、徐、何几个大家。反而苏州的南濠、浒墅、山塘、枫桥这几处市镇没说靠主姓之家经营的……” 魏进忠眼光微沉,“你说的这些市镇都是这几家的?” “是啊,谁家的市镇谁就收租金、征廛息,别人根本插不进手,包括县衙门。像奚浦、鹿苑都面向大江,海陆交接舟舆交会,鱼、粮贸易最兴盛。隔壁江阴的长泾市以棉花贸易为主,早先长泾还是夏家的,二十年前被袁家取代。还有诸翟市,在嘉定、上海、青浦交界处,做棉布和蓝靛买卖,也是最开始沈家的,后来归了侯家,这侯家几世簪缨,在诸翟根本就是一家独大……” 这听起来问题很大,魏进忠渐渐皱起眉头。前不久他还让朱灵均在苏州几处主要市场立了石碑,来确保顺利推行他的新商税政策,若是常熟是朱灵均说的这种情况,他还怎么推行新商税? “也就是说,俺让征的新商税在常熟这里根本就行不通?” 朱灵均没有马上回答,默然半晌才回:“爷,徐徐图之。这里有些市镇都是那几家在百年前就开始经营,一时半会真插不进手。” 魏进忠不再说话,渐渐闭上了眼睛,仿佛睡去一般。 撇下朱灵均和许老二两人不管,而他俩只得互瞪着眼睛,又坐立不安,搞不清是继续讲,还是退下去。 久没听见声音的魏进忠又忽然开口:“继续说,俺听着呢。” “是,小人继续,”朱灵均这才轻轻嘘了一口气,想了想继续说道,“因为福山塘连着城壕,出望洋门四十里就是大江,与常熟有贸易往来的船,大都经福山港来。福山也是沿江七峰中山形最大最险要的一峰,山下就是大江,左通泰右江阴,这就使得福山和江北的狼山成了控扼江海的第一重门户…… “自松江下口到常熟接江阴界约三百里,沿海港浦有六十多条,福山港是最宽的一条。嘉靖倭乱时,贼船就是从福山港登陆的,所以这里除了巡检司还设有营堡。而且环塘的壤地多腴田,比白茆塘那里更肥沃,是高乡唯一种稻多于植棉的地方……” “钱家、归家都不在福山,他们又争的什么?” “曹家在福山城,其实归家的老祖宗就是曹家人,这两家也是姻亲。钱家势大,但钱家的地盘在更北的奚浦、三丈浦,如果舟船想由江入海,必然经福山第一关。以前两家就算有宿仇,也没到各自找打行来解决纷争的地步。可自从刘家港开埠之后,这两家就开始成天争斗,人都死了好几个呢……” 朱灵均絮絮叨叨说了恁许多,都是想起什么说什么,他也不知说到魏进忠心里去没有,反正有些拿不准,而魏进忠毫无表示,一直保持一个姿势不变。 “当然,这些都是小人猜测,未必准确。” 许久,魏进忠才缓缓睁开眼睛,审视他两个,“钱家……你说他怎么势大来着?” “这怎么说呢,”朱灵均琢磨了一下意思,“钱姓是个大姓,来奚浦也早,奚浦也是最早设市招商的,钱家建市屋出租来供贸易。发达之后就从赀郎转为制科官,钱家的两支都科第连绵,鹿苑那支尤其兴盛。所以巨额家业加上士绅身份,常熟这里确实无人敢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