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则如果程某此次不做郓州通判,要到何年何月才能再得机缘?”
程万里到底是官迷,虽然听王伦分析了赴郓州做官的坏处,但比起无官可做,这些统统都可以不计,除非王伦有办法给他个实缺。
而在他看来,王伦真能。
这次的郓州通判一职空缺,听说便是梁师成的意思----自己和梁太傅素无交情,他这么做,肯定是王伦的面子无疑了。
所以他把目光盯向了王伦,希望他能给自己一个承诺。
其实王伦真没有把握,他连这次程万里的升职一点都不知情,又哪来那个面子?
除非跟梁师成一混到底,或许有几分可能。
至于他和程婉儿说的到济州做官,纯粹胡扯----官场上牵一发而动全身,没有合适的机会,怎么可能便有一个通判----等同于副市长兼纪委书记的职务等着你?而且还非你莫属!
朝廷高官哪一位没有几个体己人要提拔?
通判是宋代冗官的表现,即以中央派员的身份下到地方作为地方行政长官的副官存在,以监督、制衡知府的权力,相当于纪委监察。
这个权力是很大的,因为虽说它是副职,但因为同是朝廷委派,所以知府对其并没有管理权,相当于独立的存在,并且知府的行政法令必须有通判副署才有效。
所以怪不得程万里眼热。
但是程婉儿就在旁边,而且眼巴巴地等着他劝动其父亲:既能平安做官、又兼顾了王伦的产业,还能时常与娘家人在一起团聚,哪里修来的福分哟。
王伦不能承诺,只是劝阻道:“丈人且稍安勿躁,此事便着落在小可身上,定让丈人称心如意。”
程万里肯定是不想等的,一鸟在手,总好过二鸟在林。他深知夜长梦多的道理,怕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
但是王伦也不多言,只不同意,他便知道不好。
论交情,他可是和梁太傅那边一点也无。
惹恼了王伦,他到梁太傅那边一说,那就万事皆休。别说做官,能安稳退下来都难说,要知道他的知县一任可不是顺当的,想抓小辫子多的很。
不甘心又如何?
除非王伦高兴了。
王伦怎么高兴?
他突然把目光转向女儿:“哎呀,忘了这块了,失策!”
王伦和自己非亲非故,为什么要在梁师成面前给自己要官?还不是看中了婉儿!自己光忙着想做官,忘了给他一个交待了,或许这才是他力阻的原因?
亡羊补牢,犹未晚也,赶紧补上。
“小官人,其实老夫上次便已初步应允了你和我家婉儿的亲事…”
此话一出,程婉儿登时娇羞无限,都没敢看王伦一眼,扭头便往里间走。半天之后好不容易平息心情,忍不住又倾听外边的消息。
便听王伦爽朗的笑声:“丈人竟然如此小看小可!小可如此做,真个不是用小娘子拿捏丈人的仕途,实则是在郓州做官注定了十分凶险!而只要稍等几个月,丈人必有惊喜!”
程万里忍禁不住,哪里还顾得上含蓄?直接动问道:“此间又无别人,你我又非外人,小官人有何惊喜,便提前说来也无妨。”
程婉儿便免不了乱猜:难道廖郎把事情说破了?
上次王伦承认对自己有情,而爹爹并未反对,只表示要依足了六礼并暗示须见到实在的好处----官职。现在爹爹都说两人不是外人了,那不就是认可了两人的关系?
一时间幸福的昡晕袭来。
但听王伦道:“要做便做主官!依丈人的资历,便是直接上任知府又如何?小可现有个内幕消息,便是济州知府很可能出缺,只消一个契机便可。那时小可通过太傅,直接保举丈人做济州知府,却不更好?”
程万里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但是王伦既然说了此内幕,那么九成九是有这么回事的,极可能是从梁太傅那里得来的消息。只要梁师成发话,没人敢和自己抢这个职务。
“贤婿从哪里得来的消息?”他仍要确认下,只不过对王伦的称呼一下子亲近了许多。
知府肯定比通判强,所有官迷都不会嫌官大。有这么好的机会,当然想抓住。
程婉儿听得清,又是一阵羞涩,好在没人看见。
“贤婿”都叫了,那不是好事成了?
其实程万里想差了,王伦哪里有什么消息了?就是天马行空地信口胡扯。
但也不完全是胡扯,因为按照历史的惯性,过不了几个月,青面兽便会从大名府出发押运生辰纲。在黄泥冈,被以晁盖为首、吴用等人施计劫了这些宝物。
黄泥冈归济州所辖,于是济州知府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抓住白胜,然后坐实了晁盖等人。
等到派人到郓城县要当地安排抓人时,消息到了宋江手里,这才有宋江报信、晁盖等上梁山之事。
他们大展神威,先在上山途中打败缉捕的公人大队并杀了观察使何涛,又在火併王伦重整梁山后打败了进湖剿匪的官兵并俘虏团练使黄安。
生辰纲加上后两件事情一递加,原济州知府便做不下去了,只能回京待罪听参。
换了新知府,好像姓宗。
程万里应该是下一任。在他任上,委派了新的府都监,便是双枪将董平。
只要机会选得好,程万里并非不能提前上任。
因为前面的两场大败,郓州伤了元气,朝廷是不指望本州兵马能剿灭梁山的,只要求自保就成。
有自己在,梁山肯定不会为难郓州,借此机会王伦既能稳固梁山的经济盘,程万里也能平安做官。你好我好大家好,那不就是翁婿和谐的大好局面?
当然,这一切王伦是不保证的,他现在连自己能不能平安带着梁红玉出京都不能保证。
但是不代表他不会借着这个劲爆消息取悦或者拿捏程万里,继尔完成他与程婉儿结亲的夙愿。后者知书达礼,似乎能容得下自己身边的莺莺燕燕,实在是不可多得的良配。
“小可也是听说,朝廷对济州知府已然不满意。若是小可拉下面子请太傅出面,这事未始不能成功。”
“小官人,上巳节小女便要行成人之礼。若是小官人不弃,便请着手准备六礼之仪,老夫在这里静候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