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赵云,开局获得后世记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06章 民意汹汹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 《我国十大怪现象》 一, 有人自己出来做工,把自己分到的田地租给新来的流民耕种。 这样可以让田主得两份利,却欺骗了新来的流民,制造了一些奴仆。 二, 百姓争着收养孤儿,有人甚至让商队去外地购买,一口气收养了三四十个。 聪明的少年人可由国家供养读书,愚笨的少年人被安排去做工赚钱。 三, 女子年过十五不婚配,都想当工人或做小生意赚钱。 当工人或做小生意都很赚钱。 四, 茶楼酒楼人满为患,其中有不少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的二流子。 枹罕需要的临时工太多了,把工钱炒得很高。 二流子们干一天临时工,三五天的伙食费都有了。 五, 有些人没病也要跑去医院看病,让医生们不堪其扰,就让众人领号排队。 一些真正有病的人得不到医治,只能高价购买别人的号牌。 六,有些人把自家院子让出一半,高价租给外地商人。 还有人高价转卖自己的家宅,继而低价购买别人的家宅,赚取其中的差价。 枹罕百姓的房子基本上都是官府发的,他们无成本地得到了一份巨额财产。 七, 很多外地黄包车夫被本地黄包车夫排挤,经常打架。 巡察司的一些官员,充当了本地黄包车夫的保护伞。 八, 男多女少,有人哄抬结婚礼金。 男方给的礼金多,女方父母被迫还以重礼。 一些人为了能让子女体面成亲,被迫向亲朋借债。 九, 如果黄河上没有砸冰船,最多两天就会冻硬,就可以走雪橇了。 为了砸碎冰层,沿岸无数百姓被组织起来,日夜沿河巡逻。 不但劳民伤财,还产生了不少死伤。 究其原因,是商业司贪图水运的便利,决定苦一苦百姓。 十, 地方驻军招了本地士兵,直接在本地训练和驻扎,出现了不少欺瞒舞弊之事。 当禁卫军开始从各地征兵,有些走后门进来的士兵就混进了禁卫军。 】 看完这十条,赵云的呼吸不由得粗重了许多。 赵云相信,阎圃绝不敢拿不存在的事情忽悠他。 所以! 那些事肯定都是事实,甚至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 除了第二条和第三条,其他每一件事,都是需要及时解决的。 但是! 事情得一件一件来。 赵云很快平复了心情,将小本子合上,对阎圃道:“你先配合调查,再谈工作的事。” 他这么说,相当于是答应了徐庶的请求,顿时让许多人心生绝望情绪。 阎圃心中充满不甘,干脆也不装了,直接向赵云提了一个问题:“大王,你若处理了诸多官员,该由谁来做事?” 徐庶此时并未坐下,当即接口道:“大王,我这里还有一份奏书!” 赵云对其点点头,道:“说来。” 徐庶便道: “内阁早已预料到,如果大王严肃处理有罪之官,必定导致大量岗位缺乏官员。 内阁想请大王退役一批有功士兵,让他们进入各地担任预备官员。 所谓预备官员,就是还未通过考核的候选者。 他们会有半年的实习时间,目标是取得‘合格"的成绩。 他们还需要通过最初级的科举考试,取得秀才身份。 两者同时达成,才能成为正式官员。” 赵云早就看过徐庶的这套方案,还亲自对其中的一些细节进行了完善。 此时徐庶再提相关内容,不过是君臣二人在做戏。 阎圃则是大惊,下意识反驳道:“那些士兵,不通经典,不通义理,如何懂得当官?” 他这句话,直接得罪了现场至少四分之一的官员。 因为! 现场至少四分之一的官员,真的就是大头兵转业当官的。 当然。 他们都是最近几个月被转业的,官职都不比较低。 而且。 不要忘了! 这是在大庭广众之下举行的朝会。 每个人所说的话,都有大喇叭向四周传扬。 虽然是非常原始的木喇叭,但也足以让站得较近的数千人听见。 更远一些的地方,直接由宣访司的人举着喇叭进行口头转述。 阎圃的话,直接传到了周围维持秩序的将士耳中,也传到了数万百姓耳中。 被冒犯的官员和士兵都是经过部队严格训练的,虽然心里愤怒异常,却都还能忍住。 那些百姓则不一样。 哪怕家中没有儿孙当兵,也对阎圃话语里表现出的轻蔑态度极其不满。 有些人当即小声咒骂起来。 “阎圃看不起当兵的,他该杀!” “对,阎圃该死!” “他和我们不是一条心,坏透了!” “他多半是个贪官,所以才反对严查!” “贪官都该死!” 数千上万人一起小声咒骂,就形成了一片嗡嗡声。 维持秩序的禁卫司士兵们心里有气,故意没有及时制止。 结果,许多人就高声喝骂起来。 骂声如同汹涌的海潮,直接落入在场诸多官员耳朵里。 阎圃一张脸顿时变得惨白,身体摇摇欲坠。 至此,其他官员终于明白了。 赵云在公众场合举行朝会,就是要把某些官员的丑恶嘴脸当众展示出来,让其接受百姓的唾弃! 就拿阎圃来说。 当周围这数万百姓散开,阎圃的臭名就会迅速传扬开去。 阎圃自己彻底完了。 不但如此,阎圃的子孙也会受到连累! 便是他们跑到董卓或者刘焉那里,也不可能有好下场。 因为! 夏国的一些小说作者,一定会把阎圃描写成大坏人。 夏国的小说,是受到全天下欢迎的。 写得较好的小说,还被说书人当评书传扬。 只要那些书籍无法禁绝,阎圃就会臭名千古! 太狠了! 赵云则有一些意外。 他准备的大戏还没上呢,百姓们就鼓噪起来了,太早了。 当即举起右手,作了一个下压的手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