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赵云,开局获得后世记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07章 开局小胜,带张松!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站在高台前面的史阿见状,立即暴喝一声:“肃静!” 他的声音也随着喇叭传到四面八方,使得百姓们下意识闭上了嘴巴。 暂时还未噤声的,也受到了禁卫司士兵的喝斥。 开玩笑! 史阿可是禁卫司老大。 老大都发话了,如果周围还在吵嚷,回头大家一定要吃挂落。 不一会儿,周围安静了下来。 赵云看着阎圃,肃然道: “在我国当官,的确是有要求的。 但不是要求懂经典,通义理。 那是汉朝大儒们弄出来的东西,是约束百姓、约束帝王、愚弄百姓的工具。 我对官员的要求大约有五条。 第一条,处事公正,品行端正。 第二条,具备夏国的主流价值观。 第三条,具有极高的荣誉感。 第四条,具有高度自律能力。 第五条,通过科举考试。 不能符合这五方面条件的,即使他侥幸当了我国的官,早晚也会出事。” 周围的百姓们听了赵云这话,或是露出思索之色,或是直接双目放光。qδ.net 思索者且不去说。 双目放光的那些,都觉得赵云对官员的要求真是相当低。 前面四条,自己就能具备。 第五条,自己学会认字算术以后,说不定也能通过。 也就是说,自己也有机会当官! 那种家里有个孩子在上学,而且学习成绩还不错的,直接兴奋得心脏都快跳出来。 在他们看来,自家孩子将来必然当官! 至于在场的官员们,多数人脸色都不太好。 他们认为,赵云设置的当官门坎太低,实际上是贬低了官员这个身份。 但赵云是大王,又处于大庭广众之下,他们实在不好反驳。 赵云本来以为,阎圃会消沉下去。 谁知,阎圃竟一脸决然地说话了。 “大王,我的思虑不如大王周全,思虑不如大王深远,这是很正常的。 但是! 很多的事情,并不会像大王想象的那样发展。 就比如: 大王将房子免费送给百姓居住,他们却高价售卖,还参与房价的炒作,成了奸商。 在我看来,最好的办法就是顺其自然,取其利,绝其害。 若是大王非要反其道而行之,必然损害许多人的利益,进而损害大王的名声。” 赵云深深地盯着阎圃,不明白他为什么要把事情扯到房产炒作上去。 不过。 他承认,阎圃说对了一些。 若是他禁止炒作房地产,肯定有许多人利益受损,继而暗自不满,甚至暗自反对他。 徐庶却是一眼就看穿了阎圃。 若是阎圃直接就焉菜了,阎圃就真的完了。 但若阎圃还能挑起一个话题,并最终得到赵云的认同,就会给所有人一个印象,阎圃其实还是大王得用之人,不能对其过多攻击。 所以说,这就是阎圃的垂死挣扎。 对于阎圃的意图,徐庶当然要挡回去。 “大王,阎圃提及的房产炒作,微臣表示反对。而且,这事与眼下的议题无关,请暂时搁置。” 赵云恍然大悟,直接点头:“元直说得没错,事情须得一件一件处置。阎圃,你坐下吧。” 阎圃听赵云直呼自己的名字,分明地表达了对自己的不满,只得坐了回去。 他低垂下头,以此来掩饰眼中的惶恐与恨意。 同时,阎圃也在反省。 他发现,自从听说张松被抓,他心里就慌乱了。 心里一慌,就急着想要撇清自己。 结果! 一不小心冲在了前面。 还忘了场合,当众说错了一句话。 事已至此,只能另寻机会了。 赵云又看向其他依然站着的官员,问道:“你们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这些人当然有话想说,但却害怕落得阎圃那种下场。 他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指望着别人站出来。 赵云懒得等下去,直接说道:“既然大家再无意见,那就坐下吧!” 众官不得不坐了回去。 赵云道: “国家草创,很多制度都是在摸索之中前行。 按照我得到的资料来看,刑部和督察院,都已出了不小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这两个部门就失去了公正性。 所以,徐元直的建议是可行的。 就由安全司、裁决司、经济调查司、禁卫司组成联合审查组,调查一切冤假错案。” 在场所有官员都明白,调查冤假错案只是表象,其实却是调查张松一伙。 因为,几乎所有的冤假错案,都和张松脱离不了关系。 而只要查到张松身上,和张松扯上关系的许多官员,也就处于被查之列。 呼延卓、热丹木子、何信、史阿,一起高声应诺,接受了审查任务。 官场上排名先后都是有讲究的,赵云把安全司说在前面,自然就是呼延卓担任组长。 如果非要加一个副组长,那就是热丹木子。 当然,这也暗示了主要和次要的出力部门。 那就是安全司要出大力,裁决司其次。 经济调查司和禁卫司进行协助和监督。 这也是合理的。 经调司是个非常年轻的部门,人员都没多少,根本当不了主力。 禁卫司主要任务是护卫赵云和王宫,这一点永远不会改变,不可能花大把精力去查什么案子。 再说了,禁卫司也不擅长查案。 眼见没有官员出来冒杂音,赵云便主动开始了下一步。 “把张松带上来,我有些事情需要问他。” “诺!” 史阿躬声答应,迅速跑向点将台的后方。 赵云注意到! 在场官员有不少都变得不安起来。 他不由得心中冷笑。 对于张松一伙,他当然是要清理的。 但是! 为了让夏国的官员们感到安心! 为了让夏国的法律变得更加可信! 为了表达对高官们的必要尊重! 为了让心怀叵测的人无法制造出有力量的谣言! 为了后世的阴谋论者没有钻空子的机会! 他绝不能把一个堪称开国重臣的人轻易处置了。 赵云思来想去,决定当着数万百姓的面与张松来一场辩论,当众揭穿张松的真面目。 当然! 赵云必须当众把张松驳倒! 甚至必须胜利干净利落。 否则! 就会起到反作用,甚至让自己沦为天下笑柄。 徐庶曾经想要劝阻赵云,但被赵云拒绝了。 徐庶便给赵云分析了他对张松的理解,算是让赵云进一步了解张松。 但后来赵云回去吃饭,使得徐庶并没能说出多少。 眼见事情终于走到了这一步,徐庶紧张得一颗心完全提了起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