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赵云,开局获得后世记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06章 向青不服,赵云表决心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向青伏地答道:“属实。” “你之前的所有功勋,全数归0!削职为民,永不叙用。”赵云开始宣判,“你的事迹,将被登到报纸上,以为他人所戒!” 功勋归0! 削职为民! 永不叙用! 登报宣扬! 这么重的判决,让所有官员都被惊得心脏一阵猛缩。 向青猛地抬起头来,神情满是不服气。 “大王,我没有贪污,也没有干出别的伤天害理之事,何至于处罚如此之重?” 赵云盯着向青的眼睛:“你认为,什么样的处罚比较合理?” “降级,内部通报。” “那么请你想想,如果我这样处罚你,外面的人会如何评价这件事?” “我,我不知道!” “就当你不知道吧。” 赵云嘴角勾起一缕冷笑。 “别人会说,那种处罚根本不重。 又有人会说,处罚得不重的原因是,你是我的心腹。 假如某一天,你重新成了高官,一些人心中更会不服。 他们会认为,你有关系,很快又爬上去了。 当很多人都产生这种想法,大家就会认为,我国的官场十分黑暗。 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 下面的官员见状,自然也要学习我的做法。” 向青越发不服了:“大王的意思是,为了不让别人产生误会,必须委屈我?” “呵呵。”赵云被气笑了。 “直到现在,你依然以为自己特别重要。 所以,你才会有被委屈的想法。 在这里,我就当着你的面,立下一个规矩。 凡我夏国的官员,无论其官职高低,若有贪赃枉法、徇私舞弊等等罪行,最低处罚就是削职为民。 情节较重者,劳改。 情节特别严重者! 死刑! 并祸及家人!” 殿内殿外的官员们,不由得都在心中倒吸一口凉气。 向青也彻底蔫了。 若按赵云的说法,赵云甚至对他有所留情。 不然,判他去劳改几年,似乎也没有什么问题。 “谢大王!” 向青向赵云道了声谢,从地上爬起来,脚步虚浮地向外走去。 路过彭典之际,他满是恨意地看了彭典一眼,却迎上了彭典那戏谑的目光。 向青心中大怒! 却又不敢当众发作出来。 但是,他马上想到,彭典的事情更大。 现在的问题是,彭典到底会是个什么样的死法! 走出大殿,向青就深深低下头去。 但他依然感觉,所有人都在看他。 那些目光如同实质,直接拔掉了他的衣服,看到了他的内心。 浑身的血液,似乎一下子全部涌到了脸上和耳朵上,使得那两处剧烈地烧灼起来。 向青加快了脚步,迅速绕过人群,向着宫门方向走去。 事实上,院中众人只是看了向青一眼,便又把注意力投向了大殿之内。 赵云的话,正从大殿之中传出。 “我夏国的官员,绝大多数都出身寒微。 放在汉地,或者其他任何一个国家,多数人都不可能当官。 其中的一些人,根本没有太大的志向。 对于我描述的那个天下,他们要么半信半疑,要么根本不信。 所以呢? 他们手中有了权,就想为自己谋一点私利。 一旦他们这样做了,必然会对这个国家带来伤害。 如果人人都这样做,我所描述的那个天下,永远都不会到来! 既然如此,他们就是我的敌人,就是这个国家的敌人。 对于这种人,我绝不会客气! 哪怕他是我的亲人,我也绝不故息!” 说到这里,赵云从怀里取出一个小本子,朝站在一旁的绿茶示意了一下:“将里面的事情念出来。” 绿茶上前接过,一边低头翻看,一边重新转向殿中众人。 片刻后,绿茶大声念了起来。 众人只听了几句,就明白绿茶念的全是基层官员所做的不法之事。 比如, 某巡查士兵捉走百姓一只鸡; 某村长在村里欺男霸女; 某税官假借官府之名,向本村村民收取了粮税; 某县丞和人争风吃醋,将情敌直接安个罪名抓进大牢。 有些事情十分严重,有些则只是一些小事。 在很多人的认知之中,这种事根本就是地方常态。 至少,在汉地那边,这种事情非常常见。 不同之处在于—— 在汉地,欺负百姓的是当地的豪强。 在夏国,欺负百姓的是地方官。 若要说谁被欺负得更惨? 自然是汉地百姓。 在汉地,吃个鸡,打个人,睡个民女,根本都不算事情。 公然夺田夺产,当众打杀人命,才是汉地豪强的日常。 但是! 既然赵云让女官把事情当众念出来,说明赵云是不会容忍此类事情的。 这意味着,又有一批人要倒霉了! 过了好一阵,绿茶方才念完了。 赵云扫视着众人,冷漠道: “目前,我国还没有制定出系统的法律。 但是,什么事情不能做,大家心里应该是有一个模糊判断的。 什么是犯罪? 参照刚才那些事情,各位应当听出来了吧? 接下来! 督察院、刑部、安全司、经调司,要把各自的责任承担起来。 如果有人徇私舞弊,滥用职权,杀伤人命,行贿受贿…… 他就犯了罪,必须接受惩治。 主动自首者,检举揭发者,视情况减罪。 若是有人故意隐瞒罪行,或者畏罪潜逃,罪加一等! 为免有案件被错判,所有案件的审理结果,都必须汇总到中枢。 由刑部进行复核,并由内阁抽查。 对于其中的典型案例,刊登到报纸上。 此后再审类似案件,可依前例进行。 制定法律的人,也要参照这些案例。” 被赵云点名的各部官员们,齐齐起身答应:“诺!” 站在院中的对应官员们,也拱手应了一声。 “涉案的官员,自己走到宫门外面去,等候处置!”赵云又道。 说完,赵云就等待起来。 他相信,绝对还有更多的漏网之鱼。 有些人或有侥幸之心,但也有些人会主动自首。 果然! 过了一会儿之后,大殿之中,先后有七个人站了起来。 其中文官五人,武官两人。 大殿之中的官员,都是三品及三品以上的官员。 加上蔡琰等人,也就三十六七个。 一下子出来七个,占到了总人数的五分之一! 院子里面,更是传出一阵骚动。 显然! 外面的自首者更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