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赵云,开局获得后世记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07章 彭典的作案动机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看到这一幕,赵云的呼吸不自觉地变粗了一些。 说实话,他非常痛心! 满打满算,夏国立国也就九个半月。 这么短的时间里,就有两三成的官员以权谋私了。 这固然有夏国没有及时制定法律的原因,却也与当官之人的思想觉悟有关。 他相信! 那些没有以权谋私的官员,未必就是思想觉悟比别人更高。 只是他们运气比较好,还没遇到值得以权谋私的事情。 如果深究根源,则是这个世道的普遍认知就是这样。 他不能容忍官员腐败,反而显得格外另类。 当然! 没有官员敢当众指责赵云。 一是赵云是个大王,掌控着众人的生死。 二是赵云很早以前就说过,他要打造一个官员廉洁公正、百姓清平安乐的天下。 能在夏国当官的人,没有人不向往那种世界。 赵云为了实现那样的世界,对所有人执行高道德标准,谁都无话可说。 殿中七人,各自向赵云拱了拱手,就满面羞愧地退了出去。 又过了一阵,外面的院子里也重新安静下来。 赵云深吸一口气,对外面问道:“外面,还剩多少官员?” 马上有一名礼部官员越众而出,来到大殿门口,对赵云躬身一礼:“禀大王,外面原有四五品官员137人,现存102人。” “我知道了。”赵云点点头,挥手让那官员下去。 心中默默计算了一下,发现外面的腐败官员超过了25%。 比起大殿之内的比重还高! 中枢官员就在监管者的眼皮之下,尚且有这么高的贪腐比例。 那些地方官员的贪腐程度,只会更高。 那么! 会是三分之一? 还是二分之一! 甚至是更高? 只要有一半的官员因罪去职,各地的政务就会受到严重影响。 对于外界的影响先且不提。 夏国的发展,必将因此而暂时停滞。 某些地方,甚至会出现混乱。 想到这里,赵云不由暗自叹了口气。 目光下意识投向彭典。 却见彭典老老实实地跪在那里。 面无表情,眼皮低垂,浑身一动不动。 分明正在出神。 赵云突然发现,这时候的他,已经不再痛恨彭典了。 他不明白,自己到底是因为什么,方才产生了现在的心态。 “彭典!” 赵云语气冷淡地叫了一声。 彭典身体一颤,如梦初醒般看向赵云。 眼见赵云正在看着自己,忙又垂下眼皮,答道:“属下……草民在!” “能否告诉我,你现在在想什么?”赵云语气依然冷淡。 彭典稍一迟疑,如实做了回答。 “草民见识到了大王的决心,觉得必死无疑,说不定还要连累亲人。 心中悔意大生,但已无济于事了。 听见大王叫我,心中又生出了一些侥幸之心,觉得大王也许会饶过我的亲人。” 赵云心中再度叹气。 这就是另走一条新路的坏处。 时间太紧了,夏国根本来不及制定出一部适合自己国情的新法典。 或许,正是因为新法典的缺失,让官员们心里全是侥幸。 认为自己即使犯了些小罪,国家也拿他没有办法。 从这一点来说,赵云这一次大规模处置官员,其实有点不教而诛的意味。 当然! 赵云处置罪官,罪官们也不敢反抗。 谁让赵云的声望如日中天呢? 反抗绝无可能掀翻赵云,却会加重自己的罪行。 赵云沉吟片刻,又道:“我注意到,有些官员并未向你行贿。但是,你也替他们隐瞒了罪行。你当时是如何想的?” 彭典敏锐地听出,赵云的语气明显没有先前冰冷,不由得心中暗自欣喜。 他猜,赵云对他刚才的回答较为满意,这才语气变软了。 连忙再次如实回答: “一开始,我想派人前去验证。 后来我意识到,在安全司总部,那些资料只有我知道。 如果我暂时压住消息,或许可以谋求一些好处。 即使何司正因此而责问我,我也可以推说正在派人验证。 何司正对我非常信任,从没想过我会向他隐瞒情报。 最终,所有官员不法的事情,尽数被我隐瞒了下来。” 院中众人听到这一番话,齐刷刷用一种古怪的眼神看向何信。. 在他们印象之中,何信非常精明,还十分孤傲,从不给人好脸色。 却没想到,何信其实是个糊涂虫,被手下人玩得团团转还不自知。 何信羞得面红耳赤,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他不由得再度想起赵云对他说过的话—— “当安全司发展到一定规模以后,你生出了傲慢心理。没有完善安全司的管理制度,导致各地负责人的自由度太大。” 彭典的事情说明,他简直不是一般的傲慢! 造成的后果,不可谓不严重。 若是彭典的事情更早地暴露出来,他多半当不成经调司司正。 何信心中生出一种强烈的侥幸之感,不由得暗自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引以为戒!” 赵云用左手手指轻轻叩击着椅子左边扶手,眉头微微皱起,陷入沉思。 殿中所有人都知道,赵云正在权衡——权衡着要给彭典定个什么罪。 彭典的罪到底有哪些,肯定得调查后才能断定。 但就眼前来看,彭典至少有“隐瞒公文罪”(呃,假定有这罪名吧),以及“受贿罪”,“徇私舞弊罪”。 从严重程度上判断,绝对该死。 而且,应该惨死! 然而! 彭典所记的种种事情,大多发生在六月以后。 那段时间,赵云已经南巡去了。 如果彭典把那些事情如实向上反馈,就到了内阁那里。 内阁会将大事留下来,询问赵云的意见以后再进行处理。 对于那些情节较轻的事情,直接就会阁处理掉。 处理结果,多半会是: 训斥、通报批评、降级。 总之,那些官员绝不会得到现在这么重的处罚。 一旦案件已被内阁处理过,赵云大概率不会翻案。 而且,赵云在处理内阁留下的案例之时,有可能还会照顾前面那些案件的判罚力度,也对犯案之人轻判。 那样一来,所有案件的处罚力度都会变轻。 对于后来者的警戒作用,也就不那么强了。 从这一点来说,彭典甚至称得上有功! 当然,这种功劳不可能作数。 过了好一会儿,赵云抬起头来,目光投向彭典。 彭典立即紧张起来。 他知道,赵云要对他进行宣判了! 殿中众人,不约而同屏住了呼吸。 他们都想知道,彭典会落得一个什么样的下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