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宠妃:我在东宫陪三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55章:围炉烹雪,煎水煮茶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围炉烹雪,煎水煮茶。.. 武三思幽默善言,和众人聊着这几日嵩山又出现了祥瑞之相。 什么嵩山涌出醴泉,山顶祥云盘绕,芝草瑞木不计其数,只哄得武则天喜笑颜开。 太平公主和婉儿有一句没一句的听着,私下聊着京城最新时兴的花钿款式…… 只有武旦坐着无事。 他初次来嵩山,既不知祥瑞之相,也不懂花钿妆奁,干脆扭头去看牡丹煎茶。 此时,牡丹跪坐在一侧的茶台之前,先把梅雪倒进茶具之内,开始化雪为水,同时取出茶饼炙烤…… 因为刚刚在外面取雪,牡丹的鼻尖冻得有些红,此时炭火烘烤之下,她的身上逐渐暖了起来。 牡丹额前的落雪渐渐融化,化作晶莹的小水珠徐徐滚落,专注烹茶的牡丹却毫无察觉。 通红的炉火照在牡丹脸上,她的脸蛋红扑扑的,眼睛里闪着灵动的光…… 看着专注煎茶的牡丹,武旦竟然忘记了自己身在陛下寝殿,不由的入了神。 是有多久,他都没有见过如此生动鲜活的女子了…… —— 武旦入迷的神色,让坐在他对面的太平公主尽收眼底。 早在牡丹还在东宫做少傅的时候,她就看出了皇兄对牡丹有意,只是当时他并不承认,也不在意。 没想到他亲手把牡丹推出了东宫,做起了女冠,倒是又惦记了起来…… 看来这个皇兄是出了宫,过于放松,竟然会在母亲面前如此失态。 毕竟他们都知道,如今陛下有意将牡丹许配武延基,不管牡丹愿不愿意,谁都不能再打她的主意了。 正值封禅大典,武周王朝的盛世,母亲能让东宫参与,这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在这个节骨眼上,可千万别出什么岔子了。 太平公主怕母亲发现武旦的心事,徒生事端,不动声色的打断了众人。 “我都闻到茶香了,看来这茶要煎好了。母亲,魏王不来吃茶吗?” 武则天闻言,愣了一下,看了看太平公主,感叹了一声。 “难得你还能问起他。婉儿,承嗣呢?我不是也让你叫他了吗?怎么还没过来?” “陛下,魏王本就体弱,如今天寒地冻,咳疾又加重了,为免过了病气给大家,魏王遥谢陛下赐茶,说等咳疾好些之后,再过来品茶。” “这才刚好了些,又加重了?这是出不得门,见不得风了……” 武则天摇了摇头,叹了一口气。 她这个侄儿,素来最喜热闹。 他如果不是身体不好,像这封禅大典,应该是他卖力表现的时候。 “随行的不是有几名御医吗?派过去给他看看……” “御医已经看了,倒也没有大碍,只是病情缠绵已久,不好痊愈。” “身边可有贴心人服侍?” “魏王长子武延基,一直随侍左右。” “哦,延基这孩子倒是个孝子……” 武则天想到这个曾经为自己鞍前马后的侄儿,心里还是有些不忍。 “也罢,让他好生休息吧。实在不行,就让他先行回宫。他这身体,如今倒还不如我……” “陛下身康体健,千秋万岁。” 武三思和太平的恭维话,几乎同时而出。 “行了,你们也别捡好听的说了。婉儿,承嗣不能来,那攸绪呢?” “启禀陛下,武将军本在殿外巡逻,如今帮着牡丹收集梅雪呢!” 上官婉儿笑着回道。 “牡丹这孩子,倒是会使唤人。这大冷天的,叫他也进来吧!他可是最爱吃茶的了。” 婉儿领命出去,很快,武攸绪抱着两罐梅雪进来了。 他一进来,随之裹进一股寒气,当然,也夹着一股梅花的清香…… 行礼过后,武攸绪把几罐梅雪放下,也坐了下来。 “后殿里究竟几株梅树,染得你们一个个满身梅香……” 太平公主看着武攸绪打趣。 “也没有很多,不过株株盛放,着实难得。新梅初雪,这样好的梅雪,怕是再也难得了。” “攸绪,你倒是听得牡丹使唤……” 武三思嘲笑着他。 “这些日子,我没少来找武少傅讨茶吃,帮着做些活计也是应该的。” 武攸绪笑着看向武则天。 “还有几罐梅雪,都在后殿存着了,等来年夏日,我们再过来吃茶,才是最妙之处……” “你倒是上瘾了,这些日子没少往嵩山跑,这今年还没过呢,又计划上明年了……” 太平公主忍不住拿他打趣。 众人哈哈笑了起来,武攸绪一本正经的解释着。 “公主有所不知,嵩山入夏清凉,实为避暑胜地……” “也好,婉儿,你记得交代众人,将这些梅雪收好,明年盛夏,我们就来这里避暑。” 烹雪煮茶,人间佳话——今夜,武则天心情大好。 对她而言,越是亲人,越要提防,这些年自己身边不是血雨腥风,就是疏远间离。她已经很少有如此和睦轻松、其乐融融的时光了…… —— 此时,牡丹已然煎好香茗,给众人一一分倒完毕。 今夜的茶,她没有再放调料,只是选了发酵茶饼,煎出了茶的本色。 茶香混着梅香,沁人心脾,回味余甘,众人无不交首称赞。 眼看一罐梅雪用完了,牡丹就去一旁搬了一罐,路过武旦的时候,武旦只觉得眼前一闪,看到了一个熟悉的东西——是那个雕金镂空花鸟香囊。 果然,自己的心意没有白费,费尽心思却又不动声色的送给牡丹香囊,她还是用上了,而且将之随身佩戴。 武旦心中一动,忽然有种莫名的幸福…… 就在他走神之际,武则天发话了。 “嵩阳看雪,庙宇闻道。今日难得瑞雪,你们几个都是有些才学之人,喝茶斗诗如何?” “姑母,侄儿告饶,近来杂物繁多,今日竟是不能作诗了……” “也不用亲作,作不出来就拿名家名作来抵。” 上官婉儿笑着,起身去准备笔墨。 “你若这样说,那我这里倒有一首现成的……” 武三思闻言高兴了起来,他站在案前,提起毛笔,一挥而就。 上官婉儿上前拿起文稿,念了起来。 “龙云玉叶上,鹤雪瑞花新。影乱铜乌吹,光销玉马津……你这?” “怎么了?” “这不是那骆宾王作的《咏雪》么!” “果真是捡了现成的。”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哈哈大笑了起来。 牡丹却笑不出来,听到骆宾王的名字,她的心中忽然有些难过。 她不由的想到了父亲,想到了周真人说的那首夺命歌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