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宠妃:我在东宫陪三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21章:一日之内,声华溢都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陈子昂?这名字有些耳熟啊!只是一时想不起来。” 听到这个名字,裴伷先也附和了一句。 “怎么,裴公也听说过他?这陈子昂小我三岁,我是咸亨四年的进士,他是光宅元年的进士,比我晚了整整十年……他中进士那年,你应该已经不在洛阳了。” “光宅元年?这又是哪一年?” 一旁的牡丹听到这些年号,有些迷糊。 “这……” 牡丹的问题,让两人面面相觑,欲言又止,后来还是裴伷先说话了。 “这光宅是睿宗李旦的年号,正是十二年前。那年徐敬业谋反,裴府遭难,我也被发配边疆远离洛阳……” 牡丹这才明白,原来那一年就是父亲被杀、裴家遭难的那一年…… “也难怪,当年郡主尚且年幼,这些年号变来变去的,谁能记得清。说起来,那一年还真是多事之秋啊。” 郭元振感叹着…… 他知道这一年对裴家而言,是过于沉重了。 “算了,不提这个。我这会儿想起来了,这陈子昂可是那个倡导诗文革新,鼓吹汉魏风骨的陈拾遗?” “裴公果然,正是此人。” “听闻此人颇有才华,还被当时的京兆司功王适誉为海内文宗。不过他既只小你三岁,怎的中第比你晚了整整十年?” “哈哈,这就说来话长了。这陈子昂出身庶族世家,少年时轻财好施、任侠尚气,志要仗剑走天涯,做个江湖游侠……” “这番经历听起来,竟然和您差不多啊。果然才华满腹之人,也都曾满腹侠情?” 裴伷先调侃着郭元振。 “少年时倒也差不多,都有个游侠之梦,不过我十八岁已经高中进士,他十七岁时尚不知书。” “哦。陈拾遗十七岁尚不知书?那后来是如何成为海内文宗的?” “听说在他十七岁那年,因击剑伤人,差点给自己惹来牢狱之灾,在其父的劝导下,这才幡然醒悟,从此,丢了宝剑,谢绝旧友,开始发愤攻读。数年之间,博览群书,学涉百家……” 牡丹在一旁听的入迷,不由自主的感慨了一句。 “原来陈子昂也是个天才诗人,这番经历,倒是和李白很像……” “李白?谁是李白?” 裴伷先和郭元振都好奇的看着牡丹。 牡丹这才发觉自己失言了。此时,那诗仙李白怕是还没出生吧…… 她只得笑着敷衍了一句。 “哦,李白是我之前在洛阳的一位故友,无名小卒,你们不认识的。” “无名小卒,说起来,谁又不是从无名小卒起来的呢?这陈子昂虽然才高八斗,科考却也并不顺遂,曾连续两次落第,郁闷难捱,甚至上演了一出千金一掷摔瑶琴的大戏……” 听郭元振这么一说,裴伷先也来了兴趣。 “哦?这又是怎么回事,说来听听。” “据说,当年陈子昂两次落第,惆怅至极,为排解愁绪就在街市闲逛。看到有胡人在卖一架胡琴,要价百万,且不还价,一时很多人围看,却没人敢买……” “什么胡琴要价百万,属实贵了,莫非有什么神奇之处?” 裴伷先说着,给郭元振递上一杯茶。 “围观者都是这么想,只有陈子昂一掷千金买下了,并邀请围观者次日前往他的住所,听他抚琴。不料次日,就在人们等待琴声响起的时刻,他却一把抓起胡琴砸成了两半。” “啊?百万所购,就这么砸了?” 牡丹和裴伷先都大吃一惊。 “是啊,众人都傻了,这可是花了百万买回来的,一声还未响,就这么砸了?这时,那陈子昂才缓缓说了一句话……” “什么话?” “蜀人陈子昂,有文百轴,不为人知,此乐贱工之乐,岂宜留心。说完,他就把自己素日写的诗文发给了众人。” “大家看后,无不惊叹他的才华。这才有了当时的京兆司功王适,誉他为海内文宗……可以说,一日之内,声华溢都。” 牡丹听的高兴,连连称叹。 “不愧是读书人,果然有一套,推销诗作都搞的这么雅致。郭将军,恕我直言,您当年在川蜀的特立独行,是否也是为了标新立异?” “哈哈,知我者郡主也,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若不做些出格之事,我这辈子怕是就要窝在那川蜀之地,又怎么能认识你们?” “对了,这陈子昂既然是一代文宗,怎么还派他去带兵打仗了呢?” “郡主,这你就有所不知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