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盛唐一品公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零二章 送行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咱们这一趟走的是水路,出了长安城东门,再走上两里路,便能直抵码头。” “等上了官船,便再无颠簸,咱也能放宽心了……” “欸,对了,这一路还要经过洛州,咱们要不要去那洛州城里逛上一逛……” 马车仍在驶向东城门的路上,李佑低头凝望着路线图,朝身边的韦敏等人道。 自说自话了好一阵儿,说得口干舌燥了,却没听见身边有人回应。 “怎么回事?” 这马车中明明坐了好几口人,咋都没人理我? 李佑这才抬头,正瞧见车内坐着的三个女人,正侧身扒拉在那车窗口,撩着帘子朝马车外观望。 那韦敏与汤圆已是泪眼婆娑,哭哭啼啼成了泪人儿。 就连一旁的二娘也是眼眶通红。 李佑一时看傻了,愣了好半晌儿,才苦笑摇头道: “我说至于么?不过出一趟远门罢了,有必要哭成这样吗?咱们又不是不回来了……” 韦敏这才缩回了头,抹着眼泪柔声叹道:“打小便在这长安城里长大,如今要远行,怎能不伤心落泪?” 李佑吐槽:“你又不是第一次离京了,至于这般伤感么?” 韦敏嫁入齐王府后,便随了李佑赶往封地齐州,算起来,这算是她第二次离京了。 可韦敏仍是哭哭啼啼:“妾身毕竟在长安城里过了小半辈子,总是心有不舍的……” “倒也是……”李佑懒得与她争辩,索性递了张帕子过去,自己又低头看起路线图来。 出了城门再往东北方向走上两里路,便是渭水河码头。 到了那码头上,将车马赶上大船,便能一路顺流而下,直朝东去。 过潼关到了黄河,再顺流经过洛州、汴州、济州等地,便能抵达齐州。 路途虽远,但一路都在船上,实际上并不劳累。 再说这沿途都是繁华城镇,若是乘船累了,还能登岸逛逛,倒也自在。 正畅想着这一趟旅途,李佑忽地听见,车外传来许福的声音。 “殿下,前方城门口处,好像被人堵住了……” 说话间,那马车已缓缓停了下来。 李佑一惊,赶忙探出脑袋:“堵了?谁人有这般大胆,敢堵咱的路?” 他李佑今日出行,是早就和沿途守备打过招呼的。 按说武候早就替他们开了道、清了场,绝不会有人挡道。 “额……” 许福瑟瑟道:“前面挡路的,是程大将军、房相以及诸多朝堂大臣们。他们说是在城门口等候多时,要亲自送行……” “啥?程咬金?还有房相?” 李佑懵逼了,这些朝堂公卿们,一个个的怎么这么闲,难道就不用上朝理政吗? “还……还有呢……” 许福接着道:“听闻陛下的鸾驾也已在路上了,正朝这边赶来……” “父皇?他不会也要来送行吧?”李佑傻了。 前几天他早就去过宫里拜别,李世民也没说过要御驾送行,怎么今日突然跑了来? 没辙了,既然李世民都要送行,那自是在这城门口等着了。 一行人歇了下来,那程咬金等人已凑了过来,攀谈起来。 说来也怪,这李世民早在朝臣之前便已打了主意送行,结果来得竟更晚些。 好在没等多久,一列雄壮威武的金吾卫开道,李世民的鸾驾也已到了城门口。 李世民今日穿了身明黄衮服,一亮相便闪瞎了众人的眼。 “嚯,陛下今日倒是够气派的……” “难怪他今日来得这么迟,敢情是费了工夫装点打扮,还召齐了仪仗队列呢!” 看着李世民从车驾中走出,程咬金张着大嘴吃惊道。 而一旁的房玄龄、魏征等人,则是凝眉不语。 唯有文臣队列中的韦挺,此刻已忍不住勾起嘴角,抚须笑了起来。 陛下罢了朝会,特意前来相送,这已足够说明他看重李佑。 而且他还特意穿了一身鲜亮衮服,摆齐了仪驾,大摇大摆地赶来相送。 这分明是向长安城中所有人昭示,他李世民极是看重李佑! 韦挺得意非凡,不禁捋须细思:看来,李佑虽远去齐州,但他所受的恩宠丝毫不减。 在众人瞩目之下,李世民下了马车,径自便向李佑这边走了过来。 李佑赶忙下车,上前迎去。 “儿臣见过父皇,今日风沙甚大,父皇躬身相送,儿臣愧不敢当!” 客气话总是要说两句的。 李世民满意点头,又拉过李佑到身边:“此番远行,路途遥远艰险,万望小心谨慎,切不可疏忽大意了。” 李佑自是点头领命:“父皇放心,儿臣自会小心。” 双方寒暄一番,说了些礼节性的废话。 这些都是必走的流程,李世民亲自相送,也算是给足了面子。 寒暄交代一番,李佑料想着也该放行出城了,正要拱手作别,却又被李世民给拉了住。 李世民拍着李佑肩头,又转身面向朝臣和围观的百姓,朗声道: “我儿李佑,年方弱冠,却能制桌椅烈酒,提治疫良方,实乃文武全才!” “此番他身负皇命,远去齐地,朕心挂念,是以御驾出行,前来相送!” 李世民朗朗宣令,所说的全是废话。 是个人都能看得出来,他今日前来,是来送行的。 这话虽是毫无意义,但此刻公然送行,又当着百姓朝臣的面夸赞李佑,却已表明了态度。 便是再傻的人,此刻也能看得出,李世民对于李佑的青睐看重。 一时间,朝臣们面面相觑,纷纷露出意会神情。 而百姓们也应和起来,纷纷鼓掌叫好。 李佑虽有种种劣迹,又身涉杀人纵火案件,但他多少也干了几件好事的。 那建言治疫、施粥救人等等行为,不也是帮了不少百姓吗? 对于李佑这种劣迹斑斑的皇子,百姓的期望不高,只要你别再祸害人,便已算是合格了。 李佑如今的表现,已超出期许,足可评个“优良”的。 一干人在城门口寒暄几句,最终李世民却并未就此放行。 他领着朝臣们,一路在前开道引路,竟直接将李佑一行人引到了渭水河码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