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之传奇士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48章 权衡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叮!主线任务第四章【宰割天下】第二环【整顿吏治】发布!请及时查看!” 主线任务卷轴缓缓在杨陵面前展开,任务的内容清晰的展现在杨陵眼前。 【第四章:宰割天下】 第二环:整顿吏治 说明:中平九年(192年)四月,督察院左副都御史张居正为河南尹期间,深感地方官吏渎职不法,行政拖沓,尸位素餐。遂呈《考成法》于楚公杨陵,谏言以豪族荫恩官吏入手,整顿吏治! 【任务选项】 1、肃清吏治:督察院左副都御史张居正调任吏部右侍郎,着令推行《考成行》。《考成法》施行完毕之后,疆域内所有官吏行政效率提高30%,腐败降低40%,俸禄支出降低15%,豪族好感降低50%。 2、暂且不议:张居正所呈《考成法》一旦施行,将清退大量地方豪族官吏,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地方出现混乱与士族离心。先行搁置,容后再议。 “甄有钱的事只是一个引子。张居正这是一步一步的拿刀子在割豪族的肉啊,不愧是为大明续命的人的啊。但现在就推行会不会操之过急啊。”杨陵望着《考成法》施行后的那一串buff不禁有些心动。 杨陵并未回复张居正,而是打开张居正递来的折子细细的看了起来。 张居正的《考成法》其实并不复杂,这个新法的核心就是由六部与都察院将从中枢到地方,各级文武官吏应办之事罗列清楚并立定期限,分别登记在三本吏册之上,再由六部与都察院根据吏册逐月进行检查审核,并进行考评。 考评分为甲上、甲中、甲下、乙上、乙中、乙下、丙上、丙中、丙下,共三等九级,以此为凭据赏优罚劣,影响官吏的升迁与黜落。 如此一来,这样便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官员考评机制,不仅如此,还能实现中央对地方政务的纠偏,改变了汉代直接笼统品评官员的方法。 此法一旦施行,在每月的考评之下,办事拖沓,庸碌无为的官吏将暴露无疑。 当年杨陵威势不及现在,当年推行科举之时,杨陵虽然不乐意,但还是向颍川荀氏、陈氏,襄阳蔡氏、蒯氏有过一些妥协。 虽然中平七年,杨陵东征江东损兵折将,但依旧占据了江东西部四郡。若是杨陵愿意,大军随时便可再次东征一举吞并江东。 加上杨陵在襄阳之叛中展现的果决与狠辣,杨陵今日之威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杨陵正想拍案应允,但抬头正对上了张居正那热切的目光,话到嘴边,却又收了回来。 杨陵眉头微蹙道:“叔大果然有济世之才,但······” 张居正上前一步,急切道:“楚公有何疑虑?!” 杨陵沉吟片刻道:“此法看似简单,却能一扫官场污秽。然牵扯甚重·······” “若有豪族阻挠,叔大如何处之?” 张居正眼中狠厉尽显,沉声道:“卑职正愁无人头为新法立威!若有人胆敢阻挠,卑职虽为文官,但腰间之剑亦能杀人!” 杨陵冷笑道:“叔大可知景帝时的晁错乎?此人亦如叔大博学多才,锐意革新,但最后却落得个腰斩弃市的下场。” 张居正大声道:“楚公要做景帝!臣,便敢做这个晁错!” 杨陵起身哈哈一笑,斥责道:“叔大到襄阳十日也不短了,怎会如此失礼!我等皆是陛下的臣子,切莫胡言!” “叔大可愿入吏部任个郎中啊?” 《考成法》首在治吏,杨陵将张居正调入吏部,基本就是同意此事了。 张居正闻言大喜道:“但凭楚公吩咐!那····” 杨陵抬手打断道:“此事事关重大,今日之事不可言他人。” “至于考成之法······等你到吏部之后,先呈送吏部尚书房玄龄,由吏部商议之后,再进行廷议。” 张居正双眉蹙起,上前一步道:“楚公······” 杨陵坐下身拿起一份折子冷声道:“退下!” 张居正微微一愣,连忙躬身拱手道:“卑职失礼了,卑职告退!” 等到张居正走远,杨陵抬起头望着殿外投射进来的夕阳余晖若有所思。 殿中的浮尘随着殿外吹入的微风在光线中游动,如同亿兆生灵。 杨陵望着殿外喃喃道:“张居正,这家伙功利心很强啊,如刀如剑。得磨一磨,二十来岁,距离入阁还有很长的路啊。” “这个就不同啦,就是不知道他到底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大忠诚,还是乾纲独断,架空幼主的权臣呢?” 杨陵的手指有节奏的敲击着案上的一份奏折,折子上笔锋潇洒,文辞优美,读起来令人心旷神怡。 左侧蜀锦绣封上写着《请修汉律疏》,右侧的封底落款上写着,户部侍郎,诸葛亮! 相比张居正的简单直接单刀直入,诸葛亮的折子则引经据典娓娓道来,不愧为琅琊诸葛氏的大家子弟。 历史上的诸葛亮制定蜀律,儒法并举刚柔并济治理蜀中,不过数年便道不拾遗夜不闭户。 若非诸葛亮卓越的内政才能与高超的政治手腕,季汉如何能以区区一州之地数次北伐魏国? 但诸葛亮同样是个专权的人,事必亲躬,不仅手下的人得不到锻炼,还把自己给累死了。 杜甫以一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将那种遗憾表露无遗。 但有了张居正,诸葛亮估计大概无法成为权臣。同样,有了诸葛亮,张居正也难以成为权臣了。 就怕两个人各自结党,为了权力乱搞一气。 想到这里,杨陵笑道:“只要居中调和,党争之事绝不可能让他发生,这两个家伙都得给我卖力干活。” “我得找一找诸葛亮要修的汉律里面有没有不利于《考成法》推行的。再看看《考成法》里有没有和《汉律》相悖的。” “既然是汉律,要不要先把诸葛亮调到刑部去做个侍郎呢?” 就在此时,值守在殿外的典韦神色凝重的进殿拱手道:“楚公!郭祭酒之子,郭奕殿外求见。” 杨陵正想着如何让手下这两个年轻人干起来,也并未看到典韦的表情,随口说道:“让他进来吧。” 片刻之后,一个头戴儒冠的少年进殿伏地痛哭道:“楚公!郭奕特来报丧。” “家父故去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