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之传奇士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49章 郭嘉之死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位于襄阳城沉玉坊的颍候府灵幡飘荡,哭声在府门之外便听到了。 等到杨陵的车驾抵达之时,灵堂已经布置完毕。 杨陵神色凄惶脚步凌乱,进入郭嘉的府邸后在郭奕的带领下疾步向内堂而去。 东征江东归来之后,整个中平八年郭嘉几乎都是在家养病,但郭嘉的身体便一直不见好转。 熬了一年,郭嘉终究还是走了。 来到郭嘉的门外,疾步行走的杨陵脚下一个趔趄,要不是典韦与张三符眼疾手快上前搀扶,说不定会摔倒在地。 杨陵一把推开两人,在门外停留半晌后,缓缓抬步进入了室内。 典韦与张三符守在了门外,房间之内,只有郭嘉的儿子郭奕陪同。 此时的郭嘉安静的躺在床榻之上,俊美的脸上一片灰白,神态却十分安详。 “望舒兄!望舒兄!嘉来晚啦!” “我来此地之前路过汉水之畔一处山谷,山涧成溪,土地肥沃,可开辟良田千顷······” “若主公起兵讨伐董贼!我军有十胜,董贼有十败!荆襄之地带甲十万,四方郡守并力叩关,此一胜!” “董贼军屠戮公卿,欺凌幼主,天下失其心!此一败!” “我军上奉天子,下承民意!此二胜!董贼······” 从落枫城到江陵,再到襄阳,郭嘉的影子与声音充斥着杨陵的脑海恍如昨日。 杨陵伏在郭嘉的床榻边,眼中含泪的喃喃道:“奉孝,你也要弃我而去吗?” 虽然杨陵多少有些心理准备,但真当这一天到来之时,杨陵却如同失了主心骨一般没来由感到一丝惶恐。 随着杨业、郭嘉的故去,以及甄有钱、沈炎叛乱被杀,杨陵起家的班底就只剩下了魏征与典韦了。 若是从七台乡算起,那就只有一个妹妹杨采薇了。 人是一种奇特的动物,当自己熟悉身边的老人去世,会在潜意识里感受到死亡向自己逼近。 但杨陵这样的枭雄的恐惧,却并非来源于此。 他的恐惧在于郭嘉的离去导致他失去了政治上信任的人,郭嘉虽是颍川士子,但也是寒门。 其他人,无论是魏征还是房玄龄多少有点世家大族的影子,只是不像荀氏、陈氏、蒯氏这样树大更深。 郭嘉虽然与荀氏交好,但君子之交其淡如水,相互欣赏是一回事,但施政理念上,从打压士族到推行科举,郭嘉都是杨陵毫无保留的支持者与背后的谋划者。 杨陵与郭嘉的谋划是通过科举培植新的勋贵来平衡朝中豪强士族的势力,但第一次科举进士及第的人中,除了张居正、徐庶、海瑞等人之外,大部分人依旧是士族子弟。 没有十年的时间,科举选拔的寒门子弟难以形成独立对抗世家的势力,只能由杨陵掌控的军功勋贵集团与杨氏宗族子弟来进行平衡。 一旦有事,杨陵掌控的势力将直面冲突。 而国家为杨陵设计的策略是通过科举举士培植新的勋贵集团平衡朝中势力,而杨陵掌控的军功勋贵集团与杨氏宗族势力则居中调和引导,推动整个势力不断向前。 杨陵非常清楚,除了麾下的将军们,文官集团中的大部分人对他的支持其实就是为了利益,他们看好杨陵能帮助他们的宗族再次强大。 这是植根在世家大族血液里的东西,宗族利益高于一切,封建帝王也不过是一个大族族长而已。一旦杨陵势微,不知会有多少人会一扑而上瓜分他手中的权力。 就在刚才杨陵还在筹划通过《考成法》来进一步削弱豪门大族的势力,在这个关头郭嘉的离去对他是非常大的打击。 如今郭嘉已死,张居正火候还差点,诸葛亮是否支持他压制士族犹未可知。 此时的杨陵如同身处一片漆黑的战场,身后的郭嘉与杨业却相继故去,那种无法表露的恐惧感与悲伤混为一体,让人无法察觉。 诸侯与帝王是世上最危险的职业,陆渊就是最好的例子。这一年以来,不知道多少江东豪门士族私下给杨陵投来书信,言辞暧昧,几近露骨。 杨陵悲恸万分,哭嚎声传出门外。闻讯赶来吊唁的荀彧、荀攸、房玄龄、蔡瑁、蒯良、蒯越、南宫逸等人各怀心思的立于门外,神色复杂。 南宫逸可能是牵扯叛乱被处罚最轻的人了,只是被关在锦衣卫一年便被放了出来。 主要原因是南宫逸这家伙关在诏狱闲得蛋疼,居然鼓捣出了明代戚家军的三眼铳。 杨陵大笔一挥,就把南宫逸给放了出来,但剥夺了所有官爵,且不能离开襄阳城。 南宫逸叹道:“楚公真仁德之主也,我等得遇明主,死亦无憾了!” 除了蔡瑁附和了两句之外,其他人皆默然不语。 室内,郭奕见杨陵如此悲伤,从怀中拿出一封信宽慰道:“还请楚公切勿太过悲伤,父亲大人留有一封书信让奕亲手交给您。” 杨陵闻言,缓缓起身后整理了一下衣冠拍了拍郭奕的肩膀接过了郭奕的信。 杨陵取出信笺才看了几个字耳畔便响起了系统提示音。 “叮~您麾下天阶名士郭嘉病故,获得遗物【郭嘉英魂-天阶】请及时查看!” “叮!您麾下天阶名士郭嘉触发支线任务【遗计定鼎】!请及时查看!” 杨陵对系统提示音充耳不闻,而是细细的阅览郭嘉的遗信。 薄薄的信笺中,笔画凌乱,想来郭嘉书写之时,已无力控笔。 心念至此,杨陵又是泪如雨下。 “臣嘉,再拜于吾主阶前” “嘉秉烛临图,陆渊苟延残喘于东南,皇甫麒困锁雍凉,并张天邦、青州君忘尘、南中江思明之流,亦非主公之敌手。” “唯有二人,望主公慎之。曹孟德多谋善断,跨州连郡雄踞兖豫,袁逸、君忘尘必不能久。若不除之,恐为大患。” “冀州刘玄德,欺世盗名,假托仁义之名,实行王霸之事。其以皇叔自居,主公奉帝还都之后,散布谣言,诽谤我主,愚民甚重。且以关张为爪牙,桃刚为智囊,谋取袁氏基业,窥探天下权柄。” “主公当先平江东,再收南中,以袁逸、君忘尘之兵制曹孟德之师。” “江东士族鄙陋,与陆渊貌合神离,或可轻取。” “而后岳帅西出函谷,遣一上将出岐山。皇甫麒自绝与士族,主公稍加谋划,则雍凉可定。” “若君忘尘、袁逸尚存,则主公可存蓄粮草,磨砺军士,先胜而后战。若二人生死族灭,当以吴候之兵北上淮南,宛洛之兵出虎牢袭兖州,主公亲率荆州之兵攻豫州。” “若无纰漏,曹孟德众有通天之能,以当自缚于主公帐前。” “王虎勇烈,张天邦狡诈,刘备五年之内难以独据河北。然王虎、齐皓之流,或死于其人之手。” “王虎、齐皓若存,则许以官爵重利引以为援。若不存,则以河北锦衣卫招其旧部疲敝河北。北地胡人,恐为新患。”. “至于豪族之事,主公自有定夺,嘉亦无需多言。” “自光和六年与主公起兵于七台乡,至今已有十载矣。而今思之,往事历历在目,主公亦如是乎?” “嘉本浪荡之人,驽骞凡品不称驱驰之辇,虚梲劣材亦非栋梁之柱。与主公相识于宛洛之间,束发之时,主公念此旧恩,以三军相托。” “然近日目眩乏力,恐时日无多。嘉浪荡一生,亦无所牵绊。然心之所念所愧,未能助主公成就霸业,却离主公而去,此嘉之大憾。” “愿吾主立万世之勋,成王霸之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