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北安王的折子里所写,也不全是假的。
像知府伙同山匪偷他的家,这个就是第一假,谁不知道这临州知府是他楚锐的狗。
至于知府及其家眷,贪肯定是贪的,欺压百姓的事儿也没少干,但在北安王的地盘上,知府作为一条合格的狗,也不可能胆大妄为到这种丧心病狂令人发指的程度。
满篇的折子基本上都是北安王胡乱给知府扣的屎盆子罢了。
只要知府的罪名足够多,他先斩后奏弄死知府的事情就越是显得合理。
至于合的哪门子的理,这个狡辩权归北安王所有。
皇帝是一百个不信北安王府真的一夜之间被人偷的只剩承重墙,但他着人查过,又确有其事。
但监守自盗的到底是谁,就不一定了。
谁让他当初是被曾经的皇后,如今的皇太后赶鸭子上架给硬赶上皇位的呢!
毕竟他屁股底下的椅子,到如今也不过是堪堪坐稳,真要是想把他掀下去,倒也不是特别难。
先帝不曾创业而疯狂挥霍,那时候前朝后宫乌烟瘴气,而他被迫接手空荡荡的国库,实惨。
苏妙棋一家悄咪咪的抄了北安王的家,那自然就有很多北安王的罪证了。
正因为有他们在背后推波助澜,成功让皇帝名正言顺的干掉了北安王。
大乾也迎来了久违的大雨。
次年,苏妙棋特意让老宅割稻子的时候把稻茬留高了,等到顺利长出了二茬稻以后,让苏强带着劳模爹和他的劳动成果去拜访了广义县县令。
有了苏家的先例和实验成果,县令在广义县大肆推崇再生稻,并且上了折子给皇帝汇报。
此等利国利民的好消息,让皇帝大喜,广义县令顺利官升一级,苏老汉老了老了还荣封了个大司农,负责广义县农桑一事。
老头乐的找不着北,一把年纪居然混了个事业编。
为此,苏妙棋又给了老头一批菜种和水果种子。
蔬菜之前种过,所以老头挑了几样种植,同年蔬菜大丰收以后挑了最新鲜的劳动成果献给了皇帝,顺便还把种子和种植技术大全也交给了皇帝。
至于哪来的菜种?那当然是山里挖回来瞎琢磨培养出来的呗!
反正爱信不信吧,理由就是这么简单粗暴。
皇帝吃的喜笑颜开,转头就下旨让苏老汉一家子进京,专门负责京郊皇庄的农桑,顺便让他培养一下京郊的废物司农搞种植。
倒也不是他贪嘴,主要是他觉得苏老汉种地确实是把好手,得放在他眼前充分发挥才行,万不能在山旮旯里埋没了。
苏妙棋给的水果种就是富士苹果,香梨和葡萄草莓这些,不过要从育苗开始研究,所以是个漫长的工程。
而一年时间里,苏老汉成功培植了二十棵苹果树苗,十五棵梨树苗,八株葡萄苗。
至于草莓,三分地的苗爬藤爬到五分地,老头伺候的精心,果子结的相当喜人,吃不完,根本吃不完。
原本苏苏妙棋是想在村里弄个作坊,加工土豆和红薯的副产品来着,但是圣旨都下来了,她便把土豆粉、红薯粉、红薯干一类的副产品制作方法整理成册,让爷爷交给了里正。
苏孝昌是个好里正,为人正直善良,做事也很有章法,他儿子庆来也不错。
他们只管给人鱼竿鱼饵,钓鱼就靠他们自己了,相信他们会带领大槐村奔小康的。
苏老汉和老伴带着好大儿和好大孙们,以及他的宝贝果树苗,挥别住了大半辈子的大槐村,举家迁往京城。
抠门皇帝反正只负责薅人,宅子却是没给安排,苏强大手一挥买了个三进宅院,都是一家人也不用太讲究,直接长辈一进,女孩一进,男孩一进。
至此,苏家全家开始在京城地界搞事业。
苏老汉成日在皇帝的私家菜园子里带着一群老头盘瓜果蔬菜。
曲梨花盘了个医馆,路边捡了个掌柜,五坨云则安排在医馆做小药童,招了三个看病倒贴钱的人间活菩萨老大夫坐镇,她和老大夫们探讨外科手术,跟老大夫们学习把脉针灸和中医药理,日子过得相当充沛。
苏妙棋则揪着老父亲去城郊买了个庄子,托邵瑾逸和李念搞了些石灰石,砂岩黏土铁矿铜矿等各种矿,反正都是做水泥红砖玻璃的原材料,抓了苏强兄弟仨做壮丁,一门心思搞研究。
长欢审美不错,性子也温和沉静,跟苏妙棋学了绒花和缠花,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成天在家捣鼓首饰,成了京城多宝阁的神秘设计师。
冬蓉就比较跳脱了,在书摊上淘了本《沉冤录》,着迷的不行,书都盘包浆了。
偷摸找了街溜子李念,让他帮忙找了个仵作拜师,成天女扮男装的跟在师傅后面给死人验尸。
男娃子们有一个算一个,全部进学堂上学,苏墨名是小小的身体大大的灵魂,假小孩一个,反正学啥都快,如此聪慧的孩子自然深得夫子的喜爱。
如今家里在京城落脚了,他决定还是好好学习,争取考个探花郎,谁让他帅呢。
长平和冬来中规中矩,学业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长安性子跳脱胆子大,每每都把夫子气的吹胡子瞪眼。
冬林嘛,哭倒是不哭了,但是成了长安的小跟班,趁夫子睡着揪夫子胡子的主意是长安出的,但胡子是他揪的。
把夫子的墨条换成芝麻糕的主意是长安出的,芝麻糕是他吃掉的,而墨水活的黑泥条是他自己的小聪明。
当然,罚站抄书打手板一个俩人都逃不脱。
徐氏和李氏俩人没嫁人以前在娘家操持家务和田地,嫁人了在婆家操持家务和田地,外加生儿育女。
你要问特长大概就是头发特长……
但是家里老的有事业,小的有学业,就她俩老不老小不小的,在家无所事事那简直比杀了她们还难受。
妯娌俩思来想去,决定在后院种菜。
曲梨花觉得俩弟妹的刺绣手艺不错,给家里人做成衣也利索,不如弄个成衣店或者绣坊。
就专门弄些新奇的样子,过于繁琐的就搞限量款,她觉得还是很有搞头的。
这一建议家里人全票通过,徐氏和李氏便紧锣密鼓的忙活上了。
租了个两层的铺子卖成衣,楼上是工作室,楼下展览售卖,她俩负责做成品,苏妙棋则是顾问兼设计师,拿三成利。
周氏则统管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