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83,从养猪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16章喜被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熊贵清如今在南北河农场的知名度越来越高。 主要是他的加工厂太牛逼。 不仅管人吃的,还管牲口吃的。 谁都离不开他。 这样的人能没有知名度吗? 刚进入十二月,加工厂又宣布了一项新业务。 就是黄豆换豆油。 现在是啥时候? 正是节前。 谁家过年不想多买点豆油? 尤其是各个基层连队和分场。 职工们现钱没有,可是哪家都有几麻袋豆子。 一听说可以拿黄豆换豆油,那还等啥? 豆油出油率低,只有12% 也就是说,100斤黄豆能出12斤豆油! 这个兑换比例你还得出每斤加工费5分,按黄豆计算。 也就是说,100斤黄豆的加工费是5块钱。 如果你不想出加工费也行,100斤黄豆只能兑换9斤半。 有人会算账啊,划算。 为啥? 因为现在的水化豆油国家收购价1.65元一斤,按照这個价格5块钱抵得上三斤油,人家加工厂还饶你半斤呢! 当然销售价格比这要低的多,现在是购销倒挂,这已经是普遍显现了。 个人搭便车拉豆子来换豆油的很多。 加工厂大院里堆的黄豆越来越多。 很多交了豆子,拎着塑料壶打豆油的也排起了长队。 这项业务,熊贵清的主要目的是变相要他们的豆饼。 你想,换豆油的他把豆子交了,可是没得着豆饼啊! 这豆饼就是熊贵清的利润了。 就在熊家猪场按部就班,加工厂热火朝天的时候,熊贵清拉着崭新的被褥,给老弟送去了。 今年暑假,熊贵亮因为参加补习班就没回来,被褥也没能拿回来拆洗。 到了如今,熊贵亮都快寒假了,这被褥说什么也得拿回家洗洗了。 再不洗,估计都能照出人影了。 老妈心里惦记着没回家的老儿子,早就抽空把新被褥缝好了,见大儿子要在家躲清闲,就让他送被子去。 这种事,自然少不了潘春梅的身影。 熊贵清拉着行李,先去城里找潘春梅。 跟她一说,给老弟送被褥去。 她马上自告奋勇,要给老弟铺床去。 熊贵清自然同意。 跟老太太打了招呼,两人一溜烟的去了二井子。 熊贵亮如今高三了。 明年就要高考了,对他们来说,每一天都是宝贵的。 好在暑假的时候,熊贵清强行要求他参加了补习班,这个寒假也是一样。 这是最后一个补习班了。 当熊贵亮见到大哥和嫂子送来了崭新的被褥,就知道这个寒假又泡汤了。 可有啥办法呢?! 如今的熊贵亮已经切身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不是学习上的压力,而是同学们之间的竞争。 那真是太残酷。 每周的测验,每学期的模拟,早把他们变得机械。 熊贵清望着老弟清瘦的脸颊,有些心疼。 可他不得不狠下心来,叮嘱道:“现在就得当做高考冲刺,不能放松。” 可他还是有些不忍。 “你倒是减肥成功了。” “哥,嫂子,带我吃点好的吧,食堂的饭太难吃了。” “行,我们带你去。” 两人把老弟的旧行李打个捆,扔进了车里,给他铺上了新被褥。 “嘿嘿,还是咱妈对我好!” “本来咱妈想来看你的,我怕影响你学习,就没让她来。” “不用来,我都长大了,最好别来。” 话是这么说,可老弟的声音有些委屈。 “哎呀,走了,吃好吃的去。” 三人上车直奔城里。 这顿饭,熊贵亮吃的很满足。 潘春梅有些自责,自己这个嫂子没当好啊! “这段时间我做点好吃的给你送来。” “别,再说了,我也吃不了多少,都被宿舍的人吃了。” “那你也能吃点啊!你看你瘦的,这脑子还不缺氧啊?!” 潘春梅准备每个礼拜来一趟,炖只鸡送来。 熊贵清也就默认了。他只是说别耽误正事就行。 熊贵亮听到嫂子每个礼拜送只鸡来,乐得嘴都瓢了。 “嘿嘿,那感情好!谢谢大嫂!” “谢啥,多吃点!” 最后又给他打包带回去一些炸排骨。 熊贵清把潘春梅送回去,还给她塞了点钱,既然要炖鸡啥的,没钱可不行。 一直以来,潘春梅的生活都是靠她自己的工资,可能也有点家里的支援。 熊贵清给她钱也不要。 现在因为老弟的事,她还是收下了。 不然她还真没钱买鸡,一块二三一斤的土鸡她可买不起。 熊贵清把老弟的旧行李拉回家,老妈一看,眼泪就下来了。 被里子都黄了,被头黑的发亮。 还有枕头套,全是头油。 “你老弟这是遭了多大的罪啊!呜呜呜……” 老太太一边拆被子一边哭。 把熊贵清哭的心里难受。 他还是强装欢笑的说道:“妈,哭啥啊?老弟是要考秀才,现在不吃点苦,以后能有出息吗?!” 老妈听了抽泣声才收了。 可眼睛还是红红的。 熊长禄叹了口气,也伸手帮着忙乎。 第二天,熊家的院子里就晾上被单床单。 十二月的天气,气温可想而知。 冒着热气的湿单子刚挂在绳子上,一秒钟就冻硬了。 熊贵清忙前忙后。 余秀华看着洗衣机颇多感慨。 以前洗衣服洗被单最打怵的就是冬天。 是真冻手啊。 过一冬,每个春天手都会开裂,上冻疮。 今年好了,有了这玩意,终于不用冻手了! “妈,这能干吗?都冻硬了。” “没事,用风稍两天,半干了再拿进去。” 熊家是有走廊的。 走廊里也有暖气片。 收进去的被单子只能挂在走廊里了。 这两天,倪桂花也不来熊家了。 她正在忙着给闺女准备陪嫁。 啥东西呢? 就是四铺四盖的喜被,也就是四套被褥。 两家人商量好了,娘家就负责这个。 就在熊贵清忙着加工厂的时候,倪桂花就跑去了北安。 跟潘春梅一起在第一百货挑选了被面。 被褥都以面子为主。 因为是新婚被褥,售货员也帮着推荐。 大红的绸缎,一对彩凤拱卫着牡丹。 喜庆吉祥。 这个就是被面了。 褥子则是相对暗哑点的颜色。 是红绿团花,加黑边的面子。 为啥不选里子呢? 因为里子都是统一的白棉布。 棉套买现成的。 倪桂花对自家闺女不吝啬,绝对的大方。 虽然潘春梅对老妈的眼光有些意见,可现在结婚都这样。 这年头可没有什么床上几件套。 买好了东西,倪桂花就拿回来在家里亲手缝制。 熊贵清跟老妈晾完了被单子,就说去潘家看看。 他是知道丈母娘在做被子的。 “妈,我去潘家看看。” “她们不是在做喜被吗?” “应该是,我听春梅跟我说了。” “咱家也准备了,我和你爸攒的。” 说着话,老妈就去翻箱倒柜。 果真拿出来厚厚的一大叠花花绿绿的绸缎被面。 “一会儿你毛大娘她们就来了,跟我一块把喜被缝上。” “啊?还做啊?不是她们家做了四床了吗?” “这玩意还有嫌多的?越多越好。家里来个人啥的,也有的盖啊!” 熊贵清能说啥? 老人们看着安排吧。 熊贵清把自己裹得跟个狗熊似的,这才踩着积雪出了门。 这几天一直陆陆续续的飘雪。 不下雪的日子,就有风。 熊贵清宁可下雪也不愿意有风。 身上的寒冷是风带来的。 当他一步一滑的刚拐上往老房子去的土路,远远的见有几个人迎面过来。 熊贵清细看,正是毛大娘她们。 几个老邻居见熊贵清出门都打着招呼,问他干啥去。 “大娘大嫂,我去丈母娘家一趟,你们是去我家吗?” “是啊,你妈说今天要给你做被子,我们来帮着忙活忙活。” “哎呀,那可得谢谢你们!还想着我!” “你这话说的,能不想着你嘛!从小看到大的!真是。” 几个围着厚厚的围脖,穿着大棉袄的邻居们一扭一扭的往东边去了。 熊贵清嘿嘿的傻笑几声,就转进了养猪场。 别看熊贵清在作饲料,可他自己的养猪场还是在自己粉碎自己配方。 并没有用加工厂生产的饲料。 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必要。 自家有机器有人手,何必从场部拉饲料回来呢? 挨个猪舍转了一圈。 豆包也跟着他屁颠屁颠的转。 饲料间里依然温度很高。 两个负责烀猪食的工人忙得晕头转向。 土锅炉的水箱冒着呼呼的热气。 嗡嗡的加压泵把热水压进管道里,无休止的循环着。 转了一圈没有看见老爸。 一打听,说是去了老学校。 一听这话,熊贵清就知道,这是去老弟的房子烧炉子去了。 因为这边没有住人,又是独门独院,现在天气太冷了,要是不烧炉子,房子里的砖瓦会被冻坏的。 老爸一定是去拾捣房子里。 正好去潘家路过那里,就去看看也好。 他还没走到这个家,远远就看见烟囱里冒着白烟。 屋顶上的积雪不仅压住了瓦片,也把烟囱打扮成了白色。 院子里的雪已经被扫了。 他打开院门,喊道:“爸,在吗?” 喊了两声,得到了一声很沉闷的回应。 他拉开房门,走了进去。 一股热气打在脸上。 “爸!” “哎,你咋来了?” 熊长禄正拿着炉钩子捅炉子。 炉膛里腾起一股火苗,把灰白的烟灰冲的老高。 “我去潘家路过这,进来看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