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汉羽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八章临戎会盟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陈胖子,这次来怎么空着手?莫不是想通了要来我这做副营长?” 陈胖子去而复返的速度很快,比任平预期的还要快,仅仅一天时间,他便单人独骑,同任平再度相会了。 对于其此番前来,没有带物资,人手,任平还是觉得挺可惜的,他自是知道,陈胖子乃无利不起早之人,商盟之事没进展,其绝不敢,也不会来沃野见自己。 明知如此,但任平嘴上却仍忍不住,调侃他几句。 好在陈胖子脸皮够厚,其被任平调侃,非但不恼,反而很高兴,他深知,任平能调侃自己,说明此时心情不错。 与人谈事,对方心情好,成功的几率便大了许多。 “任将军,我可不是空手而来,这是十七家商贾的联名状,请过目!” 任平接过联名状,大概扫了两眼,便将其扔到一边了。 里面全篇废话很多,有用的就两点,走私犯同意给陈胖子实权了,但是有一个条件,便是任平要做这名义上的商盟之主。 再有就是签订盟约,任平和十七家商贾代表,都需要亲至。 那群走私犯,接二连三的在沃野县城吃亏上当,哪里能没有教训? 所以他们商定,将会盟地点定在临戎城,由西部都尉董进做见证。 “去临戎没问题,只不过那里是董将军的驻地,我贸然前往恐有不妥? 你们说让其做见证人,可有凭证?” 能在边塞之地混迹,并且还积累了一定财富的走私犯,哪个是好相与的? 和这帮人打交道,任平又岂能不多一個心眼儿? 陈胖子这人,还是有些本事的,任平的顾虑,其早早便预想到了,他话音刚落,陈胖子便贱兮兮的从自家怀中拿出了一份手书。 任平接过来打开一看,其上明晃晃印着西部都尉的将印落款。 “愚兄诚邀任贤弟,临戎一会,大汉朔方郡,西部都尉董进留书。” “什么时间?” 凭证有了,诚意看了,任平也不啰嗦。 “将军事忙,会面时间,自然是您定夺。” 被任平连番吓唬了几次后,这些走私犯,是越来越懂事了。 “三天后,未时!” ————— 十七家商贾和西部都尉董进为了表示对任平的重视,在城外搭了芦棚,顶着晌午,秋老虎时节的大太阳,列队于临戎西门外等候。 任平此番率五十骑前来,罗愣娃,赵三箭,都在其中。 这五十骑,乃是由沃野军一营,二营的精锐拼凑而成。 清一色的铁甲,甭管射术如何,个个背上跨弓,箭袋束于腰间,人手一杆丈二长矛,高脚马鞍的侧面,还挂着二尺长的单刀。 就这装扮,自远处奔腾而来,一亮相,便把那些商贾代表给震住了。 先不谈过往战绩,就看装备,士卒精气神,一众走私犯的心中,便留下了沃野军战斗力非凡,此次会盟若成,日后在沃野县城经商,安全问题,可保无忧矣。 作为这支骑兵之首,任平自然是最亮眼的,在场众人,甭管事先见没见他,认不认识任平,今天一搭眼,观其面容,神态,便立马就一致认定了此人必是大汉彪猛校尉。 面色微黄,五官棱角分明,胡须虽然刮了,但留下青须须的胡茬儿,更显坚毅,刚猛。 身着皮甲,腰配宝剑,脚下蹬着一双黑靴,靴面花纹,隐隐与虎豹神似。 背后大红披风,迎风飘摆,其勒马驻足城门前,精气神尽显无遗。 “将军真乃神人矣!” 一众商贾,就属陈胖子会说话,也最受震撼。 其发出赞叹后,便是同为武人的董进,也不由得默默点头。 要不是此间人多,陈胖子真想好好问问任平,他是怎么从脚踏锅台,衣襟尽是油花,尘土的“叫花子”,“活匪”,一举化身成今天这般神武的? 任平若是知道陈胖子心中疑问,只会淡然一笑,不发一语。 他难道要说,自家这披风,是当日胜了匈奴,红英姑娘瞒着自己做得? 其还能告诉他,自己脚下的新马靴,是红英姑娘知道自己要来会盟,三昼夜不眠不休,今早出发前,方才赶制出来的? “一别多日,董兄风采依旧啊!” 任平翻身下马,同董进抱拳见礼后,并未理会旁人,一众商贾对此,都觉理所应当。 今日见到彪猛校尉和其麾下风采,在场商贾,哪有不自惭形愧,心向往之的? “唉!先谈正事,稍后愚兄再与贤弟详谈。” 本来任平方才只是一句客气话,但见董进这般扭捏,便知他是真遇到麻烦了。 不过此时对方不愿多说,他也不便追问。 客随主便,任平在一众人等的簇拥下,进了临戎城,都尉府邸。 这些走私犯,对于会盟之事,急切得很,任平进入都尉府邸,院内三牲祭品,香案贡果,已然都摆放得整整齐齐了。 当任平故意走过,不加理会,继续往厅堂前行时,他明显能够感觉到,周遭人群的急切。 “十七家代表来了么?” 玩笑开开也就罢了,看到这些人的急切心,满足了任平的恶趣味后,其便停住脚步,突然发问。 “赵家到,孙家到,陈家到,周家到………” 这些商贾,准备得非常充分,注意力高度集中,纵然任平态度转折有些快,但各家代表,却丝毫没有在关键时刻掉链子。 随着一声声报号,一位位代表出列,任平能够看到,这些商贾的脸上,自豪感越来越强,此时便是他们的风采展现。 任平见此,不由得点了点头。 一旁早就安排好的侍从,为他递上表文,任平粗略扫了一眼后,并没有就此按照上面程序去做,反而继续向周遭商贾代表提问道。 “诸位,汝等可知,今日吾辈创建朔方商盟,乃是为何?” 任平此问一出,四周商贾,皆无言以对。 大家心里都有答案,但是他们的答案,却不是能在众人面前说出口的。 他们总不能说:自家是为了逃避朝廷商税,朝廷的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