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秦:我能赋予经验值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2章 为万世开太平,收服荆轲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秦墨。 墨家分支之一。 因为曾经受过秦国的恩惠,所以在秦国逗留了许久,还为秦国做出不少贡献。 诸如秦弩。 就是秦墨吸收了韩国的弩弓制造工艺后改进。 只不过。 秦墨的政见,跟秦国是尤为不合。 于是。 秦国朝堂的秦墨弟子,几乎没剩下几个,更没有什么显著的政策。 荆轲对赵文的询问,似乎没有多大兴趣。 咕-- 不过,荆轲的肚子对白家的美食,却是很感兴趣。 白安也不含糊,立马招呼起来。 如今的白家。 完全不担心多一双筷子吃饭。 本就是早晨,大家该进食了。 半岁小鹿肉更没能让白安填饱肚子。 很快。 一桌桌饭菜,就被端了上来。 有不少。 一看就是余莞尔亲手做的。 这个时代。 还是分餐制。 要是招待客人,同样的菜肴要准备好几份,也是比较辛苦。 但余莞尔却一再表示。 她很喜欢这样的忙碌的感觉。 白安也就由着她。 只是会选择在平日里,多强化一些对身体有帮助的食物分给余莞尔。 面对热乎乎的饭菜。 荆轲一边狼吞虎咽的吃着,一边阐述自己的主张。 “七国本为一体。” “现在互相之间攻伐,完全是因为互相在争利。” “只要让人人争利,改为人人得利,那争斗也就可以免了。” “除去灾年。” “各国的粮食产量是完全足够,可因为要打仗,有许多人不从事生产,这才导致粮食短缺。” “要是各国没有斗争,也就可以不用常备大军,更不用人人事农桑。” “不进行农事的百姓完全可以经商,行走各国。” “赵国卖名马,韩国卖石炭,魏国卖铁甲,燕国卖胭脂……” “七国互惠互利,上下一心,形成紧密联盟。” “届时合力驱逐匈奴,占据广袤草原,岂不美哉!” 赵文听完,是大失所望,不住摇头。 白安也是笑话起来。 “荆轲侠士。” “你没事做,可以多帮我练练兵。” “比起治国来,更适合你。” 荆轲的武力,不利用起来可惜了。 至于治国。 毫无意外的没有跳出墨家的天真架构。 被这么一笑。 荆轲是格外不服气,立马质问起来。 “若是白校尉有不同见解,何不直接说出来!” 这下。 就连赵文都极其好奇的投来目光。 凭借他义弟上次的表现。 说不定。 能给大秦带来一点惊喜! 白安先是给赵文还有荆轲添了点酒,这才开口。 “你想让人人得利,发展商业。” “这点很有道理。” “但你有没有想过,五国合纵还有合纵长,未来七国真要联合进攻匈奴时,又让谁来当领袖?” “商之一国。” “就是万国之首,各国尊商为领袖,接受商的统治,管辖。” “但商代的争斗,可曾有一日停歇?” “最后,甚至还被坐拥函谷关的周国,夺走了江山。” “为避免商的悲剧,周便借天意,自行降阶,将天下土地收为周王室所有,大小诸侯,也只是代周牧疆。” “后面周平王自立,勾结申戎灭了周幽王,东迁洛阳,华夏还未出现动乱。” “但为何后面又出现春秋,诸侯争霸?” “就是因为周王室不能再带领诸侯获得利益,各国开始自己谋取利益。” “到了后面,三家分晋,也是同样的道理。” “臣子尊重你,是因为你有绝对的威严,并且能带领臣子们获利。” “你不能带领臣子获利,臣子就会自己谋利。” “一旦你的威严没了,臣子们就会想着取而代之,摄取更大的利益。” “现在看来,这个绝对的威严很简单,就是武力。” “就好比你们行侠仗义,没有长剑在手,别人能有几个听你的话?” “如果大秦自废武功,加入山东六国联盟,他们不过视大秦为蛮夷。” “大秦为华夏守西陲,换来六国辱之,骂之,现在打不过了,终于承认大秦的地位,但还是以暴秦相称!” “大秦也想要做生意,发展文化,创立稷下学宫,百家来秦。” “关中男儿,也想要男耕女织,老死田园,不必白发人送黑发人。” “可六国准许吗?” “付诸汗水跟鲜血的前辈们允许吗?”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秦乃是在周王室飘摇时建国,又在秦飘摇时奋发图强,立志崛起!” “它只能一往无前!” “带着一统华夏之使命,为万世开太平!” 余莞尔从未看过白安这副模样,指点江山,挥斥方遒,六国都不过尔尔。 一时间,竟然看得痴了! 扑通-- 荆轲在沉默良久后,更是直接跪倒在白安面前。 “校尉胸有沟壑,未来定能平定天下,为华夏做出卓绝贡献!” “荆轲不才,唯有一身武力可用!” “日后。” “校尉马鞭所向,就是荆轲所往!” “就算刺杀吕相,刺杀秦王,荆轲亦不会犹豫半分!”ap. 白安哭笑不得,连忙扶荆轲起来。 这群侠士,就是如此简单。 心中时刻有着大义,为了大义,甚至能将自己的一切都给舍弃! 先前。 荆轲为了替卫国鸣不平,以生命为代价刺杀他。 现在。 荆轲被点化,竟然一副成为他死忠的样子。 说出的话语还让气氛无比尴尬。 白安扶起荆轲的同时,不忘开玩笑缓和气氛。 “吕相跟秦王可刺杀不得。” “你真要手痒。” “以后遇到燕国的那个太子丹,尽情下手。” 荆轲抱拳。 默默的将太子丹列入了必杀名单! 而此时。 赵文却是给白安空着的酒杯添满了酒。 荆轲的治国之策,让他失望。 白安这次话语。 在情理之外,意料之中。 他要听。 就要听更为直接的内容。 “白弟。” “你对于大秦东出,又或者是治国方针,有何看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