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酣耳热。
又刚刚才经历完一场大战,白安心中自有万丈豪情。
他痛饮杯中美酒,再度开口。
“秦要东出,必定要先斩断六国联系。”
“建立郡地。”
“是极为重要的一步。”
“但随后,却不应该再继续攻打魏国,应该远交近攻。”
“交好没有接壤的燕国、齐国,让他们不会在秦国征战时阻挠。”
“稳住有实力骚扰秦国的楚国、魏国。”
“最后,是拿掉最为弱小的韩国,以及威胁最大的赵国!”
“如此一来。”
“秦再拿魏、楚,吞燕、齐,指日可待矣!”
赵文双眼暴射神光。
“如何交好燕、齐国,又怎么稳住楚、魏?”
白安笑笑。
“这点。”
“大秦尉缭子,比谁都更清楚,我也是只有一些愚见。”
“燕、齐好说,燕国要的是利益,许以利益即可,齐国对五国痛恨至极,只要不做出危害齐国的举动,自会袖手旁观。”
“魏已经被打服气,楚在大秦有许多贤才,只要大秦主动示弱,又屯兵边境,他们巴不得跟大秦交好。”
“至于韩、赵,韩国事秦多年,灭韩不过举手之劳,唯有赵国麻烦。”
“不过,赵王年幼,朝堂又不上下一心。”
“既然廉颇老将军都能被逼走,其他赵将也能用相同的办法逼退。”
赵文已经是心潮澎湃。
这叫愚见吗?
分明就是大秦未来二十年的国策啊!
他这义弟,果真了得!
但此时。
说到兴起的白安,却是没有停下。
“灭国。”
“必须要灭其宗庙,不然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诸如卫国卫元君,拿掉就拿掉,没必要再立一个傀儡卫君。”
“这样只会让卫人思念故君。”
“或许有一天。”
“他们过得不好之时,只要别人振臂一挥,他们就乖乖成为复国大军的一员!”
“同理。”
“六国被灭后,宗庙还在,肯定就会有人想要复国!”
“因此。”
“除去拿掉宗庙外,还得扶持另一股势力来主动镇压六国贵族。”
“周天子分封自家诸侯,导致天下争霸四起,肯定不能效仿。”
“郡县制,是大秦的唯一出路,世家,是拱卫大秦的重要力量。”
赵文锋芒毕露,紧紧追问。
“世家可否是将门,臣子家族?”
“放任他们强大,未来定会形成大患,远比宗亲诸侯危险。”
白安笑笑,不以为然。
“一个国家,是持续发展的,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任务。”
“确保功臣们这一代的利益,约定好非赢氏而王者,共击之。”
“再扶持另一批势力起来,分化世家的权力,并且,施行推恩令。”
“让世家的每一位子嗣,都拥有平等继承爵位的权力,让世家内斗,一代更比一代弱。”
“此乃阳谋,世家想要拒绝,就是那些嫡次子,庶子都不会答应。”
赵文内心已经是惊涛骇浪,激动万分。
但他还是压住情绪,继续追问。
“那为了对抗世家扶持起来的势力,又是些什么人,能起什么作用?”
白安的表情变得严肃,目光变得深沉,似乎在回忆什么。
可最后,却是轻松一笑。
“那些势力,是大秦的未来。”
“军功授爵,给了征战之人的崛起的机会,可一旦太平下来,无军功可拿。”
“将门就容易养寇自重,白白消耗国库财力。”
“为此。”
“大秦一统华夏之后,必须推行新的制度,与军功授爵并行。”
“我称其为,推举制。”
“让世家自己推举人才,仔细考察其能力,然后委以重任。”
“顺带。”
“吸纳百家,广开教育,无偿教导天下幼童,传授诗书礼仪,开启民智。”
“如此一来。”
“两代人过后,人人识得经文,人人都有大才。”
“届时,再开科举,选拔这些人才为已用。”
“到了这时,世家的威胁,才算是彻底消除。”
“当然。”
“想要做到这点的前提,是统一文字,还不能是大篆,必须让秦民也一同学习新的文字,才能形成统一的认同。”
说到这里。
白安悍然起身,眺望天上明月,豪气已经不再,只有无边的落寞。
“统一六国,是地理认同。”
“推行郡县,是制度认同。”
“传授经学,是文化认同。”
“唯有这样,华夏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整体。”
“但是。”
“每一个认同,都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并非一日之功。”
“我恨世上只有一位白安,恨自己不能长生。”
“或许。”
“终究是见不到阳光所照,皆是秦土,熙熙攘攘,皆为秦人的壮阔景象了!”
余莞尔,起身搂住了白安的腰,默默不语,只是陪伴。
荆轲,对白安已经是五体投地,对自己的决定,也是万分庆幸。
而赵文,热泪盈眶。
好一个白安!
好一个秦国百年大计!
武能策马平天下,文能以笔治长安。
天下英才。
无人能与白安争锋!
兵家亚圣,也略输风骚。
他跟白安一样,心中怀着恨意。
恨自己没有早日认识白安,恨大秦现在才发掘这等奇才!
唰--
赵文也站了起来,与白安并肩。
此等盛世。
当他们兄弟二人共同联手打造!
若是有谁阻挡。
哪怕是他的仲父,他也会为白安铲除!
这一日。
赵文再度大醉。
他已经决定,今日醉过之后,便重回朝堂,表明身份,早日扶持白安,共创大秦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