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傲世第一皇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63章 赐号神武军,楚军来了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赵鼎做出这个决定,并非因为耳根子软,一时被潘生行的话说服。 在来统卫城之前的路上,赵鼎想了想,单凭自己一行人,即便有着大晋储君一应依仗,恐怕也骗不过石泉。 毕竟千金之躯坐不垂堂,石泉不可能相信一个国家的继承人会做出将自己处于险地的决定。 唯有用一只万千人规模的军队在身旁护卫,才能令石泉暂时相信,也只有这样一只军队的存在,才能令这个陷阱看起来更加真实。 在同意潘生行等人作战后,赵鼎并未着急给他们布置作战任务,而是先取了一个名字。 “卿等在危难之际挺身而出,愿与鼎共赴国难,可谓至忠至诚,实乃国士也。” “也许这场战役只需片刻功夫就会结束,甚至我们无法给楚人造成多么大的伤害,但你们的精神将永远激励晋人为了保卫祖国而战斗。” “因此,我有必要为你们取一个新军名,好让后世之人祭奠。” 潘生行等人满脸期待,上前一步说。 “请殿下赐名。” 这一次赵鼎取名十分慎重,虽然统卫城中这只残兵老卒未必有多大的战斗力,可他们的事迹与精神定能千古不朽。 “就叫神武军吧,只有这样的名字才配 得上你们。” “候武卫指挥同知潘生行听令,今日我以大晋储君之名号,正式任命你为神武军节度使,特命你全权统领这只军队。” 饶是潘生行沉浮军旅三十载,也不禁为这一命令而感到震撼,自己竟然也有这样一天,被君主当面委以重任,这是何等的信任啊。 在潘生行的认知中,这样的厚恩唯有用生命才能报答。 潘生行单膝跪地,整个人的身形颤颤巍巍,却显得很沉稳。 “末将叩谢天恩,必当以死报国。” 潘生行匆忙换上一身赵鼎带来的特制将军板甲,用以表示身份。 这时,守城门者却来报,城外出现了大股楚军,正在叫嚣。 赵鼎知是石泉来了,不敢再耽搁,立即赶往城门,生怕石泉起疑心离开。 当他敢到城门时,只见楚军多位小将、先锋官正在挑衅,试图将晋军从统卫城中引出来。 而在更远处,则有许多楚军在搭建瞭望塔,试图侦察统卫城中的情况。 王行知觉得楚军的动作十分诡异。 “殿下,恐怕楚人还是不放心,生怕您不在此,而统卫城早已成为铁桶般的陷阱。” 赵鼎回道。 “既然楚人有疑虑,那我们就帮他打消这个疑虑。” 说罢,赵 鼎大步流星地走到女墙边,从垛口探出头,好让城外的楚人看清楚。 王行知匆忙上前阻拦,却拗不过赵鼎。 “我今日既然来了统卫城,就是抱着必胜的决心,若是不敢冒这小小的风险,如何取胜,又如何对得起为我奋战的千万将士们。” “你无需多言,且去为我安排好撤退的事宜吧。” “统卫城是留给楚人的,若是把我们困在了城里,那乐子可就大了。” 石泉很快发现了赵鼎的存在。 “他竟然真的在这小城中,难道他不怕被我集结重兵捉拿?” “罢了,只要能捉住赵鼎,这场战争便可宣告结束,即便统卫城有再大的风险也值得我冒。” 紧接着,石泉剑指前方,身旁军兵齐出,抬着云梯便向统卫城冲去。 可惜当他们抵达统卫城下时才发现,环绕城墙一周的护城河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么浅,而是深达一丈,若是有人敢入水,身上的盔甲顿时就会把他拖入水底淹死。 无奈的楚兵只好折返回去,集结更多兵力,并且背负泥土,将护城河一点一点填平。 这本是一项十分浩大的工程,好在楚兵工程并不需要将护城河全部填平,只要能创造出几条通道抵达城下即可。 而就在楚军来回折返的同时,神武军也在潘生行的指挥下登临城墙,并携带了手头一切可用的武器。 当楚军距离稍远,或在填平护城河时,神武军将士就用弓弩射击。 只可惜神武军将士多是老弱病残,射出来的箭不是轻飘飘,就是没准头,对楚军造成不了什么伤亡,只能稍微骚扰一下,阻挡敌军施工进度罢了。 好在当楚军兵临城下之时,神武军的攻击手段更加简单,也更加有效。 只要将石块砸下去就行。 石块从高空抛下,即便投石者没有施加任何力量,单凭石块的重力势能也足够楚兵喝一壶的了,轻则从云梯上摔落,重则被砸得头破血流。 虽然楚军的进攻并不顺利,可石泉的脸上却出现了难得的笑容。 “看来我的驸马殿下是打算用统卫城这样的小城来吸引我的注意力,好让我放弃进攻京城的打算,让他有更多的时间集中兵力。” 晋国毕竟是个大国,人口数千万,土地也多达亿万亩,不会因为一两场战争而耗干力气。 只要给赵鼎一定的时间,号召天下兵马勤王,很快源源不断地军队就会出现在京城,并接受赵鼎的统帅。 随着兵力的增多,战场上的攻守之 势就会改变,而楚军被赶出晋国也将成为一个时间问题。 “不过我可不惧你的阳谋,只要我能拿下统卫城或是京城,虏获你与晋帝。哪怕晋国再怎么强大,最终也会向我俯首称臣。” “我倒要看看,到底是你的勤王兵马先到,还是我先把你父子抓住。” 此时此刻,石泉才觉得战争变得有意思了,仿佛成了一场猫捉老鼠的游戏。 究竟谁是猫,谁是鼠,石泉很有自信,而赵鼎也有属于自己的观点。 按照预定计划,神武军会在两个时辰佯装不敌,主动放弃城墙,退守城内的民居、官邸等建筑。 而在三个时辰后,也就是楚军与神武军战斗正酣之际,在途的晋军会抵达附近,将统卫城团团围住,封锁石泉以及所部楚军逃生的通道。 尤其是要封锁住统卫城,将楚军困死在这座孤城之中。 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赵鼎计划得虽好,却料不到楚人四面攻城,竟靠着漫天的箭雨做掩护,不到半个时辰就攻破了北门。 而出城隧道所在的宅院就在统卫城北部,距离北门不过一百余丈的距离。 这意味着赵鼎将无法通过隧道离开统卫城,两个时辰后,他将与神武军一同被埋葬在这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