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败家小县令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95章 给钱,必须给!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还是不妥,十分不妥!” “微臣以为,干脆增加到二千万就好!既然是修长城,那必须要超过所有的前朝,为了让子孙后代受益嘛,这银子,花的值,不能含糊!” 苏有平一开口,就喊到二千万的高位,让百官都沉默下来! 好大的口气啊! 就算现在国库充裕了,可张口就二千万两的银子,放在以前的任何朝代,都立刻能凑齐的。 长城最开始修建的时候,不光耗费了千万两的银子,更是调集了天下近百万人的徭役,无数人埋骨在长城之下,就这,还用了六七年才完成。 大周修长城,不管用料,还是规划之大,都不是之前能够相比的。 苏有平的话后,众人都不在吭声了。 秦霄仔细想了想,才道:“那就二千万白银吧,苏有平,你速速地准备,务必稳妥地从国库拨二千万两,送到幽州,不得有误!” 秦霄豪爽大气的定了下来,只是,他内心却在肉疼。 天额! 这可是二千万两银子啊! 他从小就身无分文,一直人到中年,都没见过十两以上的现银。 自从登上了皇位,他都不敢奢侈过。 就连居住的皇城宫殿,也是在前朝遗留的基础上,修修补补过日子的。 现在这二千万两的银子,就这么一口气地送了,看起来很轻松,可心里不可能不心疼的啊! 大周也才刚刚好转不久,一句话,就嗖地没了二千万。 这还只是修建个榆关。 真要在大周的边境修建上一圈儿,大周国库掏空都不够啊。 秦霄越想越心里滴血。 这么下去,简直无底洞似的。 而且,修好了也并不是结束,还要世世代代的维护下去,那维护费,更是一个天文数字! 之前见到了许墨这小子的贪财,没想到啊,他花起钱来,也是少有的好手。 朝廷拨银二千万两,史无前例。 很快。 朝廷的旨意快马加鞭,向幽州的方向奔去。 当朝廷要拨二千万两银子修建长城,这个消息传到了幽州,当地的官员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听错了吧! 怎么会? 并且,朝廷还取消了必须半年完工的决定,改为要幽州保质保量的做好。 布政使的府衙。 幽州的大小官员齐聚在一起,人人都忍不住地兴奋。 他们脸上洋溢着笑容,目光都看向许墨。 本来都在担心,时间会不够用。 现在好了,这道圣旨彻底打消了疑虑。 “给幽州拨了二千万两的银子,还不再限定时间,皇上圣明啊!” “许大人,我们用不着那么急了。” “时间充裕,陛下在圣旨中也说了,由许大人和程国公全权地负责,务必要开个好头,一切需从长计议!” “陛下给咱们撑腰,再加上许大人,程国公坐镇,这个工程想不做好都难。” 幽州官员都是摩拳擦掌,激动万分,就连程琼也咧开大嘴,笑个不停。 想到自己之前还对秦霄有意见,现在一看,应该是自己误会了。 许墨见大家众志成城,也不耽误工夫了。 本来商人的踊跃资助下,银子已经不是个大问题。 但毕竟是超级大的项目,谁会嫌钱多呢。 而且朝廷一出手,就是二千万两! 只能说,朝廷铁了心支持,自己必须把这事情办得漂漂亮亮。 “行了,都别光顾着高兴了。” “工程已经开工,要做的,首先是落实好砖石的规格尺寸,不得超出公差以外!” 许墨的话音刚落,田纪中就一头雾水的愣在原地了。 “许大人,为何要确认砖石的尺寸呢?这些,不是应该那些工匠们在执行吗?” 田纪中,还有一众的官员,都不明白许墨的意图。 许墨忍不住破口地骂:“笨蛋!无药可救了你们!” “这些事情,交给幽州的百姓去做!还要我说的这么明白?总要让老百姓多做事情啊。他们不去做,难道叫你们这群笨蛋去搬砖吗?看看你们的身体,搬得动几块砖?” “传令下去,就说官府有偿地请他们劳作干活,叫他们尽量地多做,多做多赚钱,但也不能逞能,毕竟,人累死了就什么都没了。本官还要继续地好好剥削他们的,如果修个长城就死了,那本官在他们身上下的本钱不就亏大了!” 听到这话,众官员如拨云雾而见青天。 个个的恍然大悟。 丢! 许大人,果然是个大清官啊! 都到这份儿上了,还为百姓着想,生怕百姓们累坏了,难怪闽越的百姓这么崇拜许墨。 名不虚传啊。 这才是爱名如子,真正的大清官! 在场的官员都知道,幽州太穷,只是通过耕地,来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几乎不可能。 经商做生意吧,但这么危险又贫瘠的地儿,实在没有好的资源。 许墨的这么措施,是给了百姓们就业的机会,让他们也富裕起来。 但是,说到搬砖。 幽州百姓是专业的,许墨的担心是不必要的。 “许大人,您不用担心,我们幽州的百姓向来吃苦耐劳。” “我们苦了好多年,不知道搬了多少年的砖,这个真的是毛毛雨。” 李金水说得大气,许墨只翻个白眼,然后,猛地一脚踹过去。 “就你话多!滚一边儿去!” “本官就不能爱惜百姓吗?都说幽州民风彪悍,刁民特别的多,没想到你们这些当官儿还是白痴!” “项目多着呢,这是持久战,懂吗?” “都愣着干什么?还不快下去准备!” 许墨骂个不停,官员们却个个喜笑颜开,很快散了,各忙各的活儿去了。 但他们的心底里,对许墨佩服的五体投地! 许大人,那是刀子嘴豆腐心,别看他骂人不留情面,一副凶巴巴的样子,其实是个十足的好人。 对幽州的官员是这样,对幽州的百姓也是如此。 此时,他们算是体会到了闽越官员的快乐了。 发自内心的幸福,源源不绝啊。 许墨既然来到了幽州,那官员和百姓的好日子,眼看就在前头等着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