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庄公击败卫国,班师回朝,君臣举行盛大宴会弹冠相庆。正当大家举杯换盏宴会达到高潮之际,一侍卫从外面走近庄公,悄悄耳语一番,庄公瞬时脸色大变。祭足在一旁看得真切,知道有要事发生,不多时便把宴会解散了。
宴会结束,祭足询问庄公发生何事,庄公咬牙切齿地说,那老东西想罢我的职。祭足是何等聪明之人,君上话语一出,便知何事,随即对庄公细语一番,庄公不住点头。
列位看官看到这里不禁要问发生了何事。原来郑庄公身居周朝堂正卿,久不在朝,令周平王很是不满。这日西虢公进得京都,见到周平王,君臣相谈甚欢,一时周平王头脑发热忘乎所以,想让西虢公替代郑庄公担任周朝正卿之职。这西虢公也是个清楚之人,知道郑庄公在朝堂经营多年根基深厚,自己属国虽然也接近京师,但自己只是个小国,在他国面前轻若鸿毛,也就没有答应周平王。看西虢公回绝,想想郑国距离洛邑近在咫尺,郑侯真反了脸,确实不是好玩的,周平王也就没再坚持。
郑庄公虽不常上朝,但在朝中安排了大量眼线,周平王的一举一动尽在他的掌握之中,这边还没等西虢公回国,而他和平王的一席交谈已经传到了郑国郑庄公那边,君臣之间的一番较量也就此展开。
等到西虢公回国,郑庄公即驾车入周,上朝进谏周平王曰:臣不才,得王惠顾,秉政多年,臣实感激涕零。但近来国内事务繁多,实在忙不过来,臣愿辞去正卿职务,由有德有能有闲者任之,以不误国事。平王闻听此言,浑身打了个冷战,知道事泄,但仍耐着性子说道:卿久不来朝,我很是想念。今见卿来,我高兴还来不及,卿何忍心舍我而去。
近年来我那个弟弟一直不安稳,常怀篡逆之心。昨天我才把弟弟之事料理清,星夜赶往京师,却在路上听说圣上打算让虢公担任正卿,以代臣职。臣之才万不及虢公,我怎敢尸位素餐,还是让虢公担任正卿吧。看平王露出惬意,庄公得寸进尺把话挑明了。
见庄公说起虢公之事,平王面红耳赤,勉强应道:卿家久不上朝,我知道你国中有事,不过想让虢公代理正卿几日,等你事忙完了,再还政于你。可虢公再三辞让,已经回国,你又何必多心呢?
平王此语一出,朝堂哗然,有几位大臣向庄公怒目而视。
不是我多心。圣上身为天子,乃一国之主,想用谁就用谁,根本没有必要顾虑臣下的感受。虢公才干确实远胜于我,我理当让位。不然,群臣必以为我贪恋权势,不知进退。圣上还是仔细考虑一下吧。
卿家父子有大功于国,故相继辅以正卿,君臣相处一直很融洽。今卿家有疑王之心,不如这样,我让太子狐前去郑都作人质,以证明我没有二心,卿家以为如何?
圣上此言折杀罪臣了。为圣上服务是我的职责,从古至今哪有天子委质于臣的。圣上如果非要这样做,那臣立时死在堂下。
不然,卿家治国有方,我有心让太子去郑国向你学习很久了。太子名义上是去郑国为质,说白了是去郑国观风向你学习去了,你就不要推辞了。
郑庄公虽然霸道,但面对群臣自然不敢轻易接受平王的这种和解请求,因此,坚决推辞。
列位大臣看这君臣二人僵持不下,一位大臣出班奏道:既然圣上非要让太子前去郑国为质,那郑侯之子也需要到京都为质,这样君臣交质,方能化解彼此猜疑,成全上下君臣之恩。
听闻此言,平王连说甚好,其他大臣也随声附和,郑庄公自然也不便再说什么,事情就这么定了。
周、郑交质等于自己在群臣面前被郑侯扇了一耳光,等太子到郑国为质去后,周平王羞愤交加,郁闷塞胸,加上年老体弱,沒过一年就去世了。周平王去世,太子狐匆匆从郑国赶回吊丧,但由于悲伤过度,加上这一年在郑国身心备受摧残,七凑八凑也不幸身亡。不得已周群臣另立周皇子林为君,是为周桓王。周桓王知道父亲及哥哥所受郑庄公的委屈,因此,一登上王位,立即罢免了郑庄公的正卿之职,任命虢公为正卿,与周公黑肩同领朝政。
郑侯被罢职传到郑国,郑侯义愤填膺立马召集群臣商议对策。大夫高渠弥建议兴兵灭了周桓王,另立他人为天子。而颖考叔则坚决反对,说这样做大逆不道,不如等些日子,看天子是否还有反悔之心,如过几个月天子实没有反悔之心,另作计较。看祭足在一旁不语,郑侯寻问祭足意见如何。祭足说以兵讨伐天子必然招致周群臣及各路诸侯的反对,这样做万万不可,而象颖考说的不采取任何行动,又显得我们太弱了,这又必然招致各路诸侯看轻我们。我以为比较稳妥的方法是率领军队把与我们相邻的周温邑麦子借口我国农业受灾欠收割掉,然后看周天子反应如何。如周天子无动静,则有来有回,各路诸侯自不敢再小瞧我们。如果周天子有动静,我们再择言相对,责备他无礼罢君上之职,以找回君上脸面。听罢祭足一番分析,郑侯连连点头称是,随即要祭足按自己设想的去做。
祭足得到郑侯应允,随即率兵抵达与郑国搭界的周温邑。周温邑守边将士问祭足带兵到此何事。祭足说郑国国内受灾欠收,暂且向周王室借些粮食。周守边将士没有得到上面应许,自然不肯让郑兵入境割麦。祭足见对方不允,也不再多言,随即吩咐部分兵士越境割麦,自己则率领剩余兵士全副武装,往来巡视接应。周边境将士看郑军势大,待在一旁,自不敢轻举妄动,任凭郑兵割完麦子扬长而去。
郑兵远去,周边境守军立时把郑兵强割温邑麦子之事上报给了周天子。周天子闻言大怒,急令虢公及周公黑肩二位正卿安排讨伐郑国事宜。虢公、周公黑肩自知周王师敌不过郑军,接到命令推脱说郑兵割麦可能是郑国某些将士下面私自所为,而郑侯并不知道,这样贸然开战得罪郑侯不说,也没法向各路诸侯交待。
难道我们的麦子就让他们白白割去了不成?看二位正卿推脱,周天子满脸不悦斥问周公、虢公。
非也。不讨伐郑侯,并不是说这事就这么算了。我们可以派人到郑国责问郑侯,让他们把割去的麦子退回还给我们。如果不退还给我们,再责罚他不迟。周公答道。
听到周公黑肩这么一说,周天子感觉有理,就让周公前去郑国办理此事。这黑公周肩知道郑国惹不起,自不敢去郑国那里碰钉子,和虢公两人合议一番,从虢国那里运来一些麦子,对周天子说是郑国退回的麦子。周天子得知麦子被退回,自是欢喜,岂不知自己完全被二位大臣蒙敝其中。看周天子那边没有动静,郑国这边得寸进尺,到秋天,祭足依葫芦画瓢,率兵又割了周地的一处稻子。而这一次,虢公、周公把这一事件干脆压了下来,沒让周天子知道。
郑庄公被罢职后接连两个动作,重新找回了自信,同时郑国在诸侯列国中的威望也得到了极大提升,诸侯兴起盖过周王室无疑始于郑庄公。